(一)基于东亚生产网络演进的分析
如上文所述,东亚是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间,东亚地区的垂直生产体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利用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及其动态演变做了细致的勾画(见图3.9)。
1985—1990年期间,东亚生产体系主要是以日本为核心的供应链的建立和扩张。1985年,东亚生产体系只有四个主要参与国,即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当时,日本作为东亚地区最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国,围绕本国经济发展构建了区域内的供应链,从资源丰富的邻国,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引入生产资源和自然资源,以满足本国国内产业发展的需要。1990年,参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主要经济体增加到七个,在原有四国的基础上增加了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在这个时期,日本仍然是东亚区域生产体系的核心,其国内的生产依然依赖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的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开始将产品供应给东亚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这个阶段,受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加速向东亚邻国搬迁生产基地,在日本国内核心部件供应商和国外附属机构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1995年,东亚生产网络最显著的变化是美国的参与。美国是通过接触东亚区域价值链的外围——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建立产业关联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换言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扮演了桥梁的角色,将东亚和美国联系起来。这一时期,东亚生产体系逐渐丰富,更趋向于国际化。2000年,东亚生产网络在广度上继续延展。中国参与到其中,与韩国和台湾地区建立了产业关联,并通过台湾地区与以日本为中心的供应网络联系起来。同时,美国也在菲律宾建立了其在东亚的新的供应基地,将菲律宾纳入到供应链中来。在亚太地区,包括日本、中国、美国“三极”的生产网络的基本构架建立起来。
到2005年,东亚生产网络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区域价值链分工的中心已经转移至中国,而美国和日本则被推到外围。中国以其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基础,从东亚其他主要经济体进口中间品,并在国内加工组装成最终产品,再出口到欧美市场,从而形成了“三角模式”。在区域生产分工网络中,存在着技术梯度差异,日本和新加坡等经济体承担核心零部件和高技术含量中间品的生产,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和中国相比,相对更早地进入国际生产体系,在组装和低技术密集度零部件的生产之间,更多地从事后者,并将生产的零部件大量出口到中国,完成最后的组装。“三角模式”显著提升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重要性,中国扮演了区域内生产共享和区域间成品贸易的中枢角色,成为全球生产体系中连接东亚和欧美的关键节点。
图3.9 东亚生产网络的演变
资料来源:WTO,IDE-JETRO.“Trade Patterns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in East Asia:From Trade in Goods to Trade in Tasks”.World Trade Organization,Geneva,2011,pp.75.
(二)基于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贸易流向的分析(www.xing528.com)
随着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和演进,中国也经历了一个逐步融入区域生产体系并成为其中心的演变过程。对比中国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贸易方向,也可反映出中国在全球与东亚生产体系中的位置。
如表3.5所示,中国的中间品进口主要来源于东亚地区,其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中间品进口来源地。从最终产品的主要流向看,东亚在中国最终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欧美总体在中国最终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从贸易差额看,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在中间产品上存在大量逆差,在最终产品上则存在大量顺差。具体来看,中国中间品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而最终产品贸易顺差更多地来自于对欧美的贸易。这种贸易的不对称性,反映了国际分工中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在东亚地区加工制造行为的“重组”。在东亚地区内部,中国已经成为区域生产网络的中枢,从东亚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进口中间品,加工组装后将最终产品运往欧美市场或返销回东亚其他经济体,这与图3.9东亚生产网络动态演变中反映出的中国在区域生产体系中的位置和角色变迁相符。
表3.5 中国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贸易流向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