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在相当程度上是企业产品价值链空间地理上的全球布局问题。根据上文所述的相关理论,在解释全球生产体系的区位布局时,建立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下的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仍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两方面因素。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趋势下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契约执行环境等政策与制度因素也是推动全球生产体系顺利运行和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此外,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主导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营和布局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部分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成因归纳为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基础设施、政策与制度因素四方面,换个角度来说,这些因素也可以解释一国(地区)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基础或动因。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下各生产环节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布局。由于不同的生产环节在技术含量与要素密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各国可能在不同生产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如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跨国公司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在全球布局其产品生产网络,从而提高公司的产出以及收益。因此,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技术水平和要素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是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形成的首要客观基础。
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要素禀赋数量和结构方面存在差异,构成不同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市场、销售、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主要承担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研发、设计等生产阶段的工作;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主要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制造、加工、组装等环节。福禄贝尔等(Frobel et al.,1980)提出的新国际分工理论(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NIDL)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要素丰裕,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推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加工制造环节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这种分工增进了企业的利益。
如图2.1所示,考虑两个国家——资本(K)丰裕的发达国家A和劳动(L)丰裕的发展中国家B。AA’与BB’分别表示A、B两国两条等值的等成本线,通过AA’与BB’交点的射线OS具有国际分工临界线的经济含义。X0、Y0分别表示X、Y两种最终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线,OX、OY分别为X与Y的生产扩张线,位于国际分工临界线的两侧。在不存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情况下,按照赫克歇尔—俄林定理,A、B两国将分别专业化生产并出口X、Y。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下,假定X的生产可以分割为劳动投入相对比较密集的X1阶段和资本投入相对比较密集的X2阶段。两个阶段的要素投入比例分别用生产扩张线OX1与OX2表示。X的总要素密集度为X1、X2两个生产阶段要素密集度的加权平均,生产扩张线OX上单位价值X的实际生产点,可以利用对X1、X2两个生产阶段矢量加总的原理来确定。图2.1中OX1与OX2分别位于国际分工临界线OS的两侧,这就意味着跨国公司应该将X生产中劳动投入相对比较密集的X1阶段分布到劳动丰裕的国家B进行生产,将资本投入相对比较密集的X2阶段分配在资本丰裕的A国进行,这种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仍然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
图2.1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
跨国公司全球产品生产配置的关键是通过空间地理的优化布局使整个国际生产体系获得系统的效率。在成本最优化的逻辑下,成本优势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跨国公司将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生产阶段或工序,按照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将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全球生产布局。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在决定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布局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二)规模经济
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因素也可解释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形成的基础。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通过产品内生产分割形成不同的生产工序或环节,不同环节的最优生产规模存在差异。如果进行传统的一体化生产,势必会根据某个关键或主要生产环节的最优规模进行生产,导致产品生产过程的多数工序无法实现其最佳的生产规模。因此,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将不同生产阶段加以空间和时间的分离,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Ishii和Yi,1997)。如图2.2所示,假设某商品具有四个生产阶段,这四个生产环节的最优规模存在差异,但都处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不考虑产品内分工,则该产品生产规模Q由工序1决定,其他三道工序虽然位于规模经济区域,但是没有实现成本最小化,产生额外成本A、B与C。若以工序4的最优规模生产,则工序1~3均处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侧,即规模不经济区域。
图2.2 规模经济与跨国公司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
资料来源:卢锋:《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卷第1期,第55~82页,图8。
若考虑产品内分工,四道生产工序将按照各自的最优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有利于成本最小化。产品生产工序最优规模的差异越大,开展产品内分工的动力就越强。规模经济效应促使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厂商专门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一生产环节,同时突破不同生产环节之间最佳生产规模的差异,使企业产量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最优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这样,获取规模经济收益、降低生产成本的动机成为国际生产体系形成的推动因素。(www.xing528.com)
(三)基础设施
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不同的生产环节布局于世界各地,为使这一复杂网络体系正常运营,势必需要支付运输成本、协调联系成本等额外的支出。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助于降低跨国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成本,并增强全球生产网络运营的便利性,促进一国(地区)更好地融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因此,以交通运输与信息通信为主导的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推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扩展和分工的深化。换个角度来说,一国(地区)的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参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程度。
1.交通运输条件
跨国公司将其产品的生产分割成若干个不同的生产环节,并依据各个生产阶段的要素密集度与有效生产规模进行全球的空间地理布局,这种全球性质的生产布局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一方面,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中间产品需要多次进出国境,中间产品转移的次数越多,对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相对较低的运输成本的要求就越高;另一方面,一国国内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在生产基地至海运码头或者机场的运输也要求快捷和低廉的成本。因此,便利而高效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国(地区)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有利条件。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的大幅度改善和大量专业物流公司的发展,使货物在国内的运输更加便利,并使得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从而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2.信息与通信技术
在跨国公司复杂的国际生产体系中,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协调受到联系成本的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与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际商贸领域,对于厂商在进行商贸信息的传送、处理、分析以及应用方面的便利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信息传递成本大幅度下降,简化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跨国公司需要在其国际分工与生产体系中整合生产环节,电子传真以及可视通信等的信息通信技术的诞生和蓬勃发展,有助于公司原材料的跨国采购和产品生产的全球布局,使不同地域空间的企业之间的协调和监督成为可能,有利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内的信息交流和对全球生产网络运营的监控,提高了产品国际化分工生产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和扩展。
(四)政策与制度因素
1.对外开放政策
积极的外向型开放政策促进一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如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与多边贸易组织,可以降低国家在跨国交易活动中的成本,也有利于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史本叶,2008)。因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下的生产活动涉及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多次往返跨越国界,其对贸易壁垒的反应弹性非常大,即使是贸易壁垒的小幅度降低也可以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运营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跨国直接投资与垂直专业化生产紧密相关,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出台多项优惠的方针政策,为国际生产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世界各国通过多种途径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改革,提高了对外开放程度,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因素。对一个国家(地区)而言,自身贸易壁垒以及投资限制的大幅度降低、跨境经济活动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以及交易成本降低,能够促使其更好地融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
2.契约执行环境等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也是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紧密相关的重要内容,制度因素主要体现在契约执行环境、市场体系、法律系统水平以及经济政策连续性等方面。其中,契约执行质量是制度环境最重要的体现之一,东道国良好的契约执行环境,对于降低经济交易的风险、增强外部经济环境的透明度、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等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活动属于克莱格等(Clague et al.,1999)述及的“契约密集型活动”,契约密集型活动涉及更为密集和复杂的契约安排,对东道国的契约执行环境质量的反应弹性更强。纳恩(Nunn,2007)也指出,如果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基于某些特殊联系的投资,则需要良好的契约执行环境保障投资。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契约执行环境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列夫钦科(LevchenLko,2004)、Grossman和Helpman(2006)等的研究均表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影响着跨国企业国际生产组织的形成,东道国较高的制度质量,如健全的法律法规、良好的契约执行环境等,都有助于该国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地参与到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中。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会对各国(地区)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并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其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完善与发展。相应的,各国或地区可以深化本地的比较优势,培育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实施优惠的贸易、投资与产业政策,完善制度环境,通过这些措施提升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引致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与跨国外包,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