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商扶贫:新希望与挑战

电商扶贫:新希望与挑战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淅川县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此为契机,县里强力推动这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从2018年3月至今,淅川县已开展13期电商实操培训,培训4500多人,但其中贫困村学员不到10%。以绿色食品认证为例,最终批准权在国家级的认证中心,具体认定工作则委托省一级中心承担。

电商扶贫:新希望与挑战

孙慧峰 乔尚奎 刘军民

我们在淅川调研时了解到,电商扶贫见效快、带动力强、效果明显,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使其在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电商扶贫为贫困地区开辟了“网上致富路”,发展前景广阔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市场发育不足,与外界联系融入也不够,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资进不来,当地特色的产品也出不去。这是很多地方守着“聚宝盆”却仍然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发展电商扶贫,在贫困地区产生了多重效益:一是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打开广阔市场,加速了“山货出山”。过去藏在深山无人问津的土特产,通过电商卖向全国甚至海外,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以淅川为例,目前已经上行网销产品30多种。一些生产辣椒酱、洗衣液等过去线下销售的实体企业也纷纷“触网”,转型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经营模式,同时还让贫困户参与进来,成为他们的分销商,带动了200多户贫困户增收。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上网销售,倒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品种,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开展订单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也提升了供给质量。三是带动了农村居民的观念转变和生产方式变革。许多农民不再局限于“锄头+镰刀”闷头搞生产,而是通过“键盘+鼠标”主动找市场。不少贫困户经过培训成为网商、微商,从原来保守封闭的普通农民,逐步转变为既会生产又懂经营,具有市场意识、营销意识的新型农民。

目前,淅川的农村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从2018年上半年数据看:一方面,和全国国家级贫困县平均实现网络销售额超过1亿元相比,淅川县仅有3500多万元,差距较大,同时也说明发展潜力还很大;另一方面,淅川县农村网络零售总交易额为5.9亿元,3500万元的销售额仅占其中的6%,“买多卖少”现象十分突出。下一步,贫困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挖掘电商扶贫潜力,特别要更加重视农产品上行,加大“卖”的力度,努力把电商扶贫打造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二、贫困地区发展电商要着力打造服务平台,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与发达地区不同,电商在贫困地区属于新生事物,一开始敢于尝鲜者较少,在发展初期需要靠政府“推一把”。2017年,淅川县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此为契机,县里强力推动这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搭建平台。建成了1万多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2018年3月建成,3月28日开始试运行),引入专业运营商,并出台了免三年房租、物业费、水电费、网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二是加强培训。从杭州请来专业培训团队,免费为广大农村青年特别是求职大学生、返乡创业者、贫困人口残疾人等进行培训。三是提供服务。帮助创业小网店与农户、电商平台、快递公司等进行对接,解决他们采购、营销、配送等各方面的难题。我们在电商产业园看到,一名残疾女青年坐着轮椅参加培训,目前已熟练掌握了全套技术并开了自己的网店。还有几家创业电商的管理者,都是原在外地打拼的淅川本地人,看到家乡创业政策好,纷纷从深圳、郑州、许昌等地返乡开办网店。调研中县里的同志谈到,通过开办县电商产业园、乡镇电商服务中心、村电商服务站,并实施相关扶持政策,不仅帮助许多人实现了创业,更重要的是,为淅川加速培育了一支专业的电商销售队伍,这为将来淅川农特产品更大规模网上销售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调研中也发现,电商扶贫还应进一步向贫困户再倾斜聚焦,提高精准性。从2018年3月至今,淅川县已开展13期电商实操培训,培训4500多人,但其中贫困村学员不到10%。同时,已有的电商创业企业基本集中在县电商产业园和乡镇的电商服务中心,离家较远,很不方便,在村里或自己家里开网店的较少。从全国看,这类问题也需要加以注意,特别是防止有的地方把发展电商产业的成绩等同于电商扶贫的成果。下一步,应继续加大对贫困人口发展电商的培训力度,多提供上门培训和技术服务,优先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户进行电商创业。在办好县电商产业园、乡镇电商中心的同时,应允许贫困地区整合利用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等现有资金,对贫困户、残疾人等开办网店、微商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比如购置或提供电脑、给予网费补贴等,使他们在村里、家里就能开网店。

三、发展农村电商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优化相关许可和认证办理

从普通农产品转为网销的商品,必须打造品牌、提高品质。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技术条件较差,多以传统的小散模式为主,有些初加工多数也是家庭小作坊、个体生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少标准化和规模化。同时,许多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有特色无品牌,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开展认证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也有助于增强网购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但淅川县一些企业反映,目前对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手续繁、周期长。以绿色食品认证为例,最终批准权在国家级的认证中心,具体认定工作则委托省一级中心承担。由于全国各地所有的认证都要到北京批,所以办理起来就耗时费力。这导致当年生产的农产品很难及时获得认证,只能从第二年开始才能使用绿色产品认证标志。还有媒体反映,一些仿冒的“有机”农产品证书花钱就能办,买证书、蹭“有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了认证的公信力。还有的网商反映,他们想销售当地的土蜂蜜,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加工厂,拿不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产品就是“三无产品”,没法上网销售。

从淅川调研看,农产品认证量大面广,最适合在产地直接办理。应改变过去都集中到省里甚至北京审定办证的模式,由国家制定标准,省负责培训指导,市或有条件的县设立认证中心,就近就便实施认证,同时加强抽查监管措施,真正做到既方便企业和群众,又保证农产品质量。对于农村个人电商在网上销售初级农产品,哪些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哪些可以简化或者以认证等方式替代,如何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和措施。

还要看到,贫困地区发展电商的硬件仍比较落后,包括道路条件较差、网络不畅通、冷链设施少、物流成本高等。目前农村电商仍以生活用品的网购为主,农产品的网销较少,不少属于“满车去空车回”的“单向物流”,再加上通往乡村的运距长、农民居住分散,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某电商反映,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近50%。在这个问题上,淅川县的物流企业有的是企业给送达村庄的快递员补贴、亏本经营,有的则寄希望于政府能给予补助。对贫困地区发展电商存在的困难,要研究制定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大幅降低电商扶贫的网络资费标准,对农村电商物流采取综合性降成本措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