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国祥于1964年进入上海饮食专科学校学习面点专业,师从全国面点状元葛贤萼,并得到前辈面点大师茅乃林、俞云魏、杨子洲的点拨。系统的专业学习为辛国祥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上海老字号梅龙镇酒家是他成功的摇篮。
改革开放后,辛国祥如沐春风,不断创新,屡创佳绩,1979年创新的玉佛寺素月饼、玉佛寺素斋技惊上海滩;1985年获全国月饼评比第一名,其月饼色泽乳黄、油润酥松、层次分明、外形美观、油而不腻,令人叫绝;1988年创新的四色酥点又获全国银奖;1989年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勇夺金鼎奖;1993年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他的五位弟子分别获得了三个金奖两个银奖;1996年第二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辛国祥出任上海代表队教练,上海队获得团体第一、面点个人第一。多年来,辛国祥培养了数百名面点技师,其中不少人获得国内外烹饪大赛金牌和银牌,还有不少高徒旅居荷兰、日本等国献艺,他编著了《点心围边与艺术造型》一书。
辛国祥大师是新中国培养的既有深厚扎实理论功底又有卓越创新实践的新一代厨师的佼佼者。他起点高,进步快,承前启后,继承、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的面点技艺。
辛国祥大师深深地懂得,创新是面点产品和烹饪技艺发展的灵魂,像一切创新一样,面点创新的关键是设计创新,而设计创新的首要是创造性思维和方法。辛国祥大师博采系统探求、联想类比、变异求新和组合创新法之长,从面点的造型、色彩、口味、用料、制作工艺和市场需求诸方面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总结出面点创新五要素。
一、融会贯通
辛国祥大师说,上海本帮传统点心较少,要创新上海新派点心必须借鉴广帮(广东)、扬帮(扬州)、苏帮(苏州)、京帮(北京为主)四大流派之长,融会贯通,兼容并蓄。辛国祥大师精心设计、精工细作的海派点心,造型精美,甜度适当,松软润口,清爽宜人。辛大师在继承萝卜丝饼、玫瑰豆沙包、淮安汤包、翡翠烧卖、梅干菜肉包等传统品种的基础上,融入广帮点心品种多、油脂少、营养丰富,苏帮点心讲求色彩、造型,扬帮点心口味浓醇的特点,创新出海派点心。辛大师的晶莹煎卷,是在广帮虾饺的基础上创新的,烹饪工艺创新为先蒸熟,成品底部沾鸡蛋液再煎至金黄色,原料配方中除了虾仁外,还增加了蔬菜,利用澄面透明的特点,突显其馅红、绿相间,十分诱人食欲,且荤素搭配,非常爽口。辛大师的蟹壳黄是扬帮的大众点心,过去是在马路上供应大众的,因作工粗糙,难登大雅之堂,现经辛大师的创新,精工细作烤成后香酥松脆,色泽金黄,形似蟹壳,美味可口。
辛大师对苏帮点心的改革,主要突出酥、脆特点,在作工上更加精细,在外形上更加维妙象形,其腰果葫芦酥以腰果为馅,外形酷似葫芦;花生酥以花生仁为主馅,外形与花生逼真;奶黄南瓜团用南瓜、糯米粉和面,包入奶黄馅,制成南瓜形,与南瓜别无两样:香酥核桃球之馅以核桃仁为主,外形活脱脱一只大核桃呈现在您面前,让人眼前一亮,再不忍动筷子。这些精美造型的点心,再配上用面调入天然色素捏成的围边,色彩斑斓,形象逼真,件件都是艺术品。
辛大师早已洞察到,今后面点产品和烹饪技艺的发展很难分清那个流派,势必要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承前启后,不断创新。
二、革新面团
传统面团一般分为五种:水调面团,如制作水饺等;膨松面团,如制作包子等;油酥面团,如制作酥饼等;米粉面团,如制作糕团等;还有其他面团,如虾饺等。
辛大师看到,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已普遍厌烦面团类型单一,缺乏变化,他执着地求变创新反复琢磨组合创新法,采用杂粮、淀粉、鸡蛋、蔬菜、水果等混合在一起制成各种类型的特殊面团,分别用蒸、煮、炸、烤、煎或复合加热制作工艺,采用甜、咸、甜咸、酸、辣及怪味等不同味型,根据季节变化及客人要求,派生出上千种不同口味、不同造型、不同花色品种的精美点心。如奶黄南瓜,用南瓜和糯米粉和面制皮,不仅像传统单一的糯米糕团那样糯软,又增加了蔬菜纤维,外形酷似南瓜,色彩诱人;香酥核桃用可可粉和面,使色、形似核桃,且使用起酥,寓意已同西点结合,品质香酥;用苦荞面和果仁(核桃仁、杏仁等)和面,作成苦荞酥,让杂粮进入细点,迎合现代人口味,融进了当代健康理念。
辛大师认为,不使用色素,用蔬菜汁添加在面团内,制成彩色面皮,使面点色彩斑斓,在面团中加入绿色天然原料,是今后面点发展的新热点。
三、馅要多味
辛大师说,在经济困难、食品短缺年代,人们求肚圆,对口味顾不上挑剔,如今丰衣足食,当然追求滋味,对点心馅苛求也就顺理成章。
辛大师知道,现时人们崇尚清淡,当今面点的甜、咸、辣、酸都不能过重,但同时又出现时尚青年消费一族,寻找辛辣刺激的口味,辛大师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专门创新设计制作了怪味系列点心,将酸、甜、苦、辣、咸包在馅中,让青年们去品味,深受欢迎。
对馅的改革,辛大师以为素馅是当今面点发展的方向。拿点心当饭吃,比如大馅包子内肥肉丁越多越好的时光不会再来,素馅面点渐成新潮。在宴会上,上几道点心,油腻的谁也吃不下,点心主要是点缀,观其形,赏心悦目,一小口下肚,换换口味,倘若素馅清香,更能刺激食欲。为此,辛大师开发了素馅系列点心,如素蟹黄包,用胡萝卜泥、土豆泥、豆腐皮、鸡蛋等,加姜、醋炒制成馅包在包子、烧卖或饺子内;还有以冬瓜等各种蔬菜制成精细美味的馅包入面点内。
辛大师还提出面点馅往“菜肴”靠,这一作法可能成为面点制作时尚。辛大师善于联想类比创新,一次品尝扬州名肴酱爆茄子后,他顿生联想,将茄子切成小粒,加入肉末,放入海鲜酱、糖等调味,炒制成酱爆茄子口味的包子馅,保持原有风味,比菜偏甜、微咸,这种包子在上海面市很受欢迎。辛大师由此更联想到,将各种风味的佳肴改制成面点的馅,比如香妃鱼米馅,鱼香肉末馅等,派生出各种不同口味的面点来。高档原料鱼翅、鱼肚、瑶柱、海鲜也都可以与蔬菜配伍成馅,不仅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同时也提高了面点的身价。(www.xing528.com)
四、营养健康
“现代人崇尚健康,追求低脂肪、低糖食品,面点的创新不能离开这个原则”,辛大师认真地说这句话。他为适应当今的这种市场需求,在继承与发展中,精心系统探求和改造一些世代流传、油重糖高的面点。比如正宗的扬帮千层油糕,500克面粉放35克白糖、250克板油丁、100克熟脂油(大油),将面擀成薄皮,再涂熟脂油、撒白糖、放板油丁,再卷,压成正方形,放在笼内蒸熟后改刀成棱形装盘上桌,是典型的高动物脂肪、高糖的面点,很显然不适合现代大多数人的口味,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但就是好吃,不少顾客还想吃这一口。现创新成发面,不用板油丁,只用熟脂油100克,少许白糖,加入果仁、蜜饯。蒸熟后层次松软、清晰微甜不腻,果仁味浓郁,十分爽口好吃。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辛大师说要严禁使用化学色素,建议采用各种蔬菜汁及天然色素来解决面点制作时的色彩问题;馅要荤素搭配,科学配方,营养平衡。
五、形要活脱
辛大师说,精美点心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中国点心历史源远流长,点心与围边结合相得益彰,早在晋朝就将米粉制成“粉郎君”等人物造型配点心装盘供食,至明清时创造了用既欣赏又可食用的糯米制品船点。到了近代,人们对点心的色、香、味、形、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满足于食,还当成一种艺术欣赏。
辛大师自幼喜欢绘画,心灵手巧,作起艺术面点真是得心应手,作啥像啥,佛手酥、玉米团、元宝酥、龙虾酥、企鹅饺、鲤鱼饺、玫瑰包、葫芦酥,还有系列船点……件件栩栩如生:每一件精致的面点,辛大师都用面捏成相匹配的藤、叶、花鸟、鱼虫拼盘,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艺术图案。他在《面点围边与艺术造型》一书中列举了近百形象活脱的面点图样。
辛大师还说,要想使面点外形活脱脱以假乱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当然现在科技先进,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模具实现造型,但往往却因面团粘模或不易脱模,适得其反。由于不同面团的特性不同,有些不能使用模具,如同真丝手绘产品那样,手工制作的面点更具魅力。
辛大师练就了两项传统的基本功:捏褶和擀皮。比如作扬帮包子,菊花顶、鲫鱼口、荸荠形,要求捏裥纹30个,整齐划一,长短一致,深浅一致,距离一致,辛大师能2分钟捏完7个。辛大师擀的馄饨皮,是绝活。他用面粉加鸡蛋和面,不用机器碾压,全是手工细活,擀出的面皮薄如纸,似蝉翼,点火就燃,放在报纸上能透过看见字,煮出来不破皮,透过薄皮可见馅肉及虾仁,馄饨汤用老母鸡吊出,清鲜味香,馄饨滑润爽口。
辛大师还说,面点造型很重要,传统的扣碗造型,只要用心也能拼出美丽的图案,比如锦绣八宝饭,必须选用江苏常熟的糯米,油性好,蒸出来晶莹光泽,似粒粒珍珠;坚持自己加工豆沙,达到细腻油润;用莲子、红枣、蜜枣、青梅、松仁、樱桃、桂圆、瓜仁,拼出色彩瑰玮的图案,灿烂夺目。此道“锦绣八宝饭”曾在全国第一届烹饪大赛上夺得金鼎奖。
辛大师曾多次赴日本等国表演技艺,也学到不少国外的面点加工经验。他说,西式的面点科学发酵、模具运用、复合加热等许多种科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今后我国的面点加工要努力学习先进科技,改善面点师的手工劳动强度,同时在营养配方方面多作研究。辛大师表示愿虚心向同行学习,相互切磋,精益求精,为广大消费者贡献更精美、更可口的面点。
刊于《中国食品》2003年第23期
编著者的话:
和熊咏波大厨交朋友,听他说挫折,讲励志,谈成就;走进他的生活,常使我有一种“受教了”的深深感动。
他学徒和刚出师时的挫折,非但没有让他气绥,却让小小年纪的他一次比一次更加励志,更加勤奋好学,终于有所成,成为楚国风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两家酒楼的行政总厨。
他在为自己烹饪出的菜肴没有特色而迷茫之时,竟从返璞归真中悟出个中之道。从奶奶、妈妈年节时烹出的乡土佳肴中,悟出楚国餐饮文化风情,不断从中学艺修道,终于创新和烹饪出了既具有楚国餐饮文化风味,又具自已独特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系列鄂菜佳肴,颇受食客赞赏。
遇挫不气馁更励志,返璞归真,拨尽迷茫,豁然开悟,终于有成。这是熊大厨的创新情怀和成才之道,这是他的闪光点。我从中受教了,所以我要写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