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城餐饮业见证者:达华先生的50年文章归集

京城餐饮业见证者:达华先生的50年文章归集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我们的宣传,他们的企业扩大了知名度,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他是京城餐饮业这些年发展经历的重要见证者和记录者。达华先生在他人生的重要阶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果实就是他50多年来写的、在各个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毫无疑问,达华先生把这些文章重新进行梳理,归集成书,对于从事餐饮业的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第一次见到达华先生时,他看上去顶多50多岁。

京城餐饮业见证者:达华先生的50年文章归集

回忆,有时就像点燃一支檀香,随着缈缈的青烟,幽幽的思绪走进逝去的岁月;回忆,又像是在海滩漫步,在海浪退去的沙子里,总会捡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贝壳

仿佛是在不经意间,岁月碾过了年轮,刘达华先生到了要回忆人生的岁数。其实,在我的脑海里,达华先生似乎离这岁数还远,印象中的他永远是那么风风火火,那么精明强干,那么精神矍铄。

的确,在他没有告诉我真实年龄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也就50多岁,甚至以为他跟我的岁数差不多,所以,我一直叫他大哥。他这人比较随和,叫他什么并不在乎。

不过,我跟他都姓刘,名字里都有个“达”字,所以,有些人初听他的大号,还真把他当成了我的兄长。

其实,我是山东人大块头的“坨儿”,他则是短小精悍,典型四川人的体型。我跟他站到一块儿,您绝对不会认为我们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20多年前,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这样,个儿不高,精瘦,分头长脸,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话语里含着热情,目光里透着诚意,虽然普通话说得并不十分利落,但言谈话语条理分明,干净利落,没有叨叨碎语,一打交道便知是个聪明干练之人。

大约是1996年前后,我在《北京晚报》主编了一个“新食府”的版块,主要介绍京城的“吃文化”,包括美食美味、特色餐馆、烹饪技巧、人物专访等等。当时,达华先生在京城餐饮业干得正风生水起,自然成了这个版块的主要作者。当然,与其说他是“新食府”版块的作者,不如说是参谋或顾问。

我虽是地道的北京人,一直研究京味儿文化,但对京城的餐饮业并不十分熟悉,那些年达华先生的确没少帮我,他不但给我引荐了许多老字号餐馆的掌门人,比如“全聚德”前门店当时的总经理沈放、传人杨宗满,“晋阳饭庄”的经理卢文海等,还让我认识了许多餐饮业的后起之秀,例如“北容酒楼”的老总石万荣,“金三元”的老总沈青,“海碗居”的老总关泉海,“旺顺阁”的老总张雅青等等。经过我们的宣传,他们的企业扩大了知名度,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人中,后来有的成了餐饮业的大咖。

达华先生为京城餐饮业不但动笔写稿,还亲自摄影为稿件配图,宣传推介了许多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出类拔萃的人物,策划了许多诸如开业庆典、产品推广、厨艺交流等大型活动,而且还为许多餐饮企业在经营管理、菜品营销上出谋划策。可以说,他是京城餐饮业这些年发展经历的重要见证者和记录者。

在京城餐饮界,达华先生绝对是一个名人,他不是美食大咖,也不是食界翘楚,更不是烹饪大师,何以闻名?是因为他手里的一支笔,他写过美食大咖,写过食界翘楚,写过烹饪大师。

当然,仅仅是写过这些餐饮界的事或餐饮界的人,还不足以让他成为名人,问题是他不但自己写,还能动员或者说策划新闻界的其他记者写,这就厉害了。在京城餐饮界,像达华先生这样人脉广的人不多。有一年,京城一家老字号餐馆搞活动,经理委托他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达华先生振臂一挥,呼啦啦,在北京的中央新闻单位和地方新闻单位,新华社、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好家伙,来了近百位各路记者,平面、立体、声音、影像、网络,京城的媒体几乎全覆盖。达华先生的这种号召力,真让我这个当记者的刮目相看。

其实,他当时只是《现代制造工程》杂志的编辑、记者,而这本杂志跟餐饮一点儿不沾边,像业余唱戏的票友,他介入餐饮业完全是一种个人爱好。不过,他在餐饮业一“票”就是30多年,如同唱戏,虽然没有粉墨登场,但生末净旦,唱念做打,他样样精通。

他对餐饮业的煎炒烹炸厨艺、新产品开发、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市场营销、老字号传承等等都门清儿,可以说不是专家、胜似专家。这些并不是我捧他,您在本书的字里行间自然会有所领略。

古罗马伟大政治家、文学西塞罗说过一段话:“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线路,而这条线路也只能够跑一次。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各自分配了适当的特质:童年的软弱,青春期的鲁莽,中年的严肃,老人的阅历,都各结出自然的果实,需在它当令的时候予以储存。每个阶段都有值得人们享受爱好的事物。”

达华先生在他人生的重要阶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果实就是他50多年来写的、在各个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当他静下心来整理这些文章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如西塞罗所说,在品味和享受人生跑道上不同阶段结出的果实,当然他的库存是丰厚的。

达华先生是学工科的,但是从小就喜欢文学,对写作也有偏爱。他中专毕业后,就来到北京工作。尽管是喜欢吃辣椒的四川人,喝不惯老北京豆汁,但他还是慢慢儿习惯了北京人的吃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共和国的首都。正是有了这种爱,他才会这么多年投身于京城的餐饮业,热情至今未减。

有意思的是,他的写作水平也随着对餐饮文化的了解,还有与业内、业外高手的切磋,得到了不断提高。他从1962年在《北京晚报》发表剧评后,便一发不可收,到现在已经在国内几十家报刊上,发表了长短文章几百万字。这么多文章,主要是关于餐饮的。

达华先生活跃于京城餐饮业的30多年,正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餐饮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30多年,从老字号餐馆的一花独秀,到“三刀一斧”“百菜大战”“诸侯争霸”,京城餐饮业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有声有色的大戏,而这些精彩篇章,在达华先生的文章中都有精彩和深刻的留痕。

达华先生是写作快手,而且脑子喜欢琢磨事儿,他写人物专访也好,写企业的经营之道也好,并不平铺直叙,而是在把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融入了自己的观点。

毫无疑问,达华先生把这些文章重新进行梳理,归集成书,对于从事餐饮业的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www.xing528.com)

“岁月催人老,而今仍少年。”第一次见到达华先生时,他看上去顶多50多岁。这么多年,我们都老了,他似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还是那么精瘦,还是那么干练。

记得3年前,我们的好朋友“旺顺阁”的老总张雅青,给他办80大寿的寿宴。那天,他异常兴奋,仿佛突然之间返老还童了,像个小伙子,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这是我多年以来第一次见他这么活跃,在场的人不敢相信这个又蹦又跳的人,已经是耄耋之年了。

读达华先生的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陆游的一首诗:“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腐儒”是古代文人的自谦,纵观达华先生的人生经历,并非“碌碌”,但可以说是“独喜遗编不我欺”。我想,达华先生看了这些从几百万字中筛选出来的精粹,当会感到欣慰的。

达华先生没有奇异的人生经历,但平淡中亦有令我赞叹之处,他搞了30多年餐饮,却没能成为“吃货”,这不能不让我叹服。

他不抽烟,酒嘛,只是象征性地喝一口,应应场而已。我喜欢跟他一起吃饭,因为倒在他杯里的酒,最后都照顾了我。他的饭量极小,我每次跟他一起吃饭,感觉他秀气得像个羞涩的小女孩儿,每道菜动一两筷子而已,而且很多次参加他策划的活动,他忙前忙后,张罗完记者们吃饭,自己只简单吃两口,算是给肚子交了差。难怪他多年以来,身材始终保持得那么精干。

他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无私,这无私,是真无私,不是虚词儿。

很多人以为他为餐馆跑前跑后,操心费力地搞活动、做宣传是为了挣钱,其实,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达华先生为京城大小餐馆搞策划做宣传,完全是义务,虽然尽心尽力,但毫无索取。他曾对我说,这么多年,在京城餐饮业搞了那么多活动,从来没跟企业要过一分钱的策划费,顶多了,有些大一点的活动,消耗精力和体力比较大,随记者拿点儿“车马费”。我想,这正是京城大小餐馆搞活动都愿意找他的原因,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人如其名,达华先生之所以能保持年轻人的心态和劲头儿,主要是他的旷达、仁义、宽厚,还有北京人的局气、厚道、有里有面儿。

说起来,他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写作,几乎没有什么嗜好,在物质上也无欲无求。当然,他的精神世界是丰满的、厚实的。

他的大脑细胞总是那么活跃,让他身上总有一种激情。这种生命的激情,变成一种活力时,就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让他精神饱满、不知疲倦。这正是他身上的奇处所在。

的确,虽然达华先生的人生经历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大起大落,但他的个性鲜明,我想每个看了这本书的人,会从中感受到这些的。

我与达华先生相识相交20多年,算不上情同手足,也得说情深潭水。很多年以前,我就觉得他是值得一写的、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动笔。值此他整理出版文集,委托我写序,我便借此良机,多写了几句,也算是了结我的一个心愿

宋代文人王十朋写过一首诗:“秋去菊方好,天寒花自香。深怀傲霜意,那肯媚重阳。”我想这正是达华先生晚境的写照吧。

秋菊花香傲重阳。最后,衷心祝贺本书的出版。这是达华先生人生结出的丰硕果实,与京城餐饮业结缘30余载的“馔事留痕”,中国餐饮业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的历史记录和见证。

以上是为序

京味儿作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味儿小说语言传承人

刘一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