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贸易理论与生产能力价值理论:理论学说全介绍

自由贸易理论与生产能力价值理论:理论学说全介绍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部分篇幅很长,包含了第十一章到第二十七章,介绍了不同的理论学说。魁奈作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首先将他的研究扩展到全人类,而不仅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出发。而事实上,人类仍然被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国家。第十二章生产能力理论和价值理论。不论是国内的劳动分工还是国际的劳动分工都主要取决于一国的气候及自然条件,每个国家都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提供符合其自然条件的商品。

自由贸易理论与生产能力价值理论:理论学说全介绍

第二部分篇幅很长,包含了第十一章到第二十七章,介绍了不同的理论学说。

第十一章政治世界主义经济学。魁奈作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首先将他的研究扩展到全人类,而不仅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出发。他提到了世界主义经济学,这是一门讲述全人类如何实现繁荣的科学。在他之前,仅有政治经济学的存在,仅仅用于探究一个既定国家如何通过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手段实现繁荣、文明并获得力量。亚当·斯密也用同样扩大的观念对待他的学说,他致力于揭示基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绝对自由的世界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和魁奈一样,他们很少关注真正的政治经济学,他在他的著作中提出“政治”或者国家经济学必然用“世界主义或者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后来,萨伊首先认识到了国民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存在,他称之为“公共经济学”。他在研究该学说时,还是无法避免从国家的概念和属性着手研究,以揭示“全人类经济学”必须经历的实质性改变。而事实上,人类仍然被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国家。托马斯·库伯从一开始就否认了国家的存在,他把国家称为“一个语法上的发明”,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达,它不是一个实体。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否认世界经济学,但政治经济学也应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希望恪守逻辑的自然法则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将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主义经济学加以区分。

第十二章生产能力理论和价值理论。这一部分强调,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它不仅确保拥有财富、使财富增值,而且还能弥补那些失去了的财富的损失。

第十三章国家商业活动的划分和国家生产能力的结合。这一章提到了“劳动分工”这一词。生产是一种劳动分工;几个人共同承担生产一件物品也是一种劳动分工,这种劳动分工也可以称之为“劳动联合”。这种联合使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商业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劳动分工在农业、制造业、商业中都很适用。而一个国家的状态主要取决于职业的种类及划分和生产能力的合作。国家最重要的职业分工在于脑力与体力的分工,两者相互依存。生产能力的合作主要是农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划分与合作。前面提到的这些都是针对一个国家内部而言的,实际上,不同国家间也存在着劳动分工和生产能力的合作。不论是国内的劳动分工还是国际的劳动分工都主要取决于一国的气候及自然条件,每个国家都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提供符合其自然条件的商品。世界上从自然中受惠最多的国家不仅能使他们的国内劳动分工达到最高境界,而且能够利用国际劳动分工使自己富裕。

第十四章私人经济与国民经济。历史表明,国家的统一是国家持续繁荣的基本条件,从前面几章我们也可以得到,只有当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并且世世代代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时,这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才能获得协调发展。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社会和政治情况,特别取决于国家使国内的劳动分工和生产能力的合作是否行之有效。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紧密联系的,而国家经济与私人经济也极为类似。

第十五章民族主义与国家经济。本章指出,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原始落后状态、畜牧业状态、农业状态、农业—制造业状态、农业—制造业—商业状态这几个阶段。一个纯农业国永远不可能使它的国内贸易、内地运输方式以及国外航运获得充分发展,不能使人口随着福利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增加,也不可能在道德、智力、社会与政治方面获得显著进步;它永远不可能获得强大的政治力量,也不可能使自己处于落后国家的开明和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地位,也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一个纯农业国和一个制造业兼农业的国家相比,其制度相差很大。前者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它的经济和政治或多或少地依赖用制成品交换它的农产品的生产量,它自己不能决定应该生产多少,其他国家愿意从它那里购买多少农产品它才能决定生产多少农产品;相反,后者自己可以生产大量原材料和粮食,但只用从农业国进口补充自己无法生产的东西即可。

第十六章大众经济与国家财政管理,政治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本章强调把一个国家的政府的物质资产(国家财政经济)的积累、消费、管理有关的事项,与这个国家的人民的个人经济所依存并受其制约的那些制度、规则、法律和条款(大众经济)等区分开来。

第十七章制造能力与国家的个人、社会和政治的能力。在纯农业国,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总是相对落后的;相反,在制造业和商业国家,人们总是不断追求超越自身的满足。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部分是这两类国家的人民各自的社会习惯和教育程度不同。农业从业者只需要处理自己邻里的事情,而制造商的业务扩展到了世界各国。制造也能够开发出高度发达的智力条件和能力并使之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多方面的发展。一个制造业和农业均衡发展的国家,与单一的农业国相比,可以多养活一倍或两倍的人口,而且福祉水平远高于单一农业国。自然资源的存在对于一国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原始农业国来说,大部分天然资源是被闲置的,没有得到利用。实际上,在农业国,只要农业没有得到制造业的支持,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力量,就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利用。当制造业建立起来,道路得以修建,铁路得以建筑,运河得以开凿,河流具备了通航条件。有了这些物质条件,农地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化为机器用于获利,农民可以从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中获得多过以前不知多少倍的收入。

第十八章制造能力与国家的自然生产力。本章引入“资本”一词,我们要对精神资本和物资资本,物资的、农业的、工业的、商业的资本,私人资本与国家资本加以区别。国家物质资本的增长有赖于国家精神资本的增长;农业物质资本的形成有赖于制造业物质资本的形成;商业物质资本扮演中介者的角色,在制造业资本和农业资本之间起着协调与补充的作用。

第十九章制造能力与国家工具能力。当一国的物质资本需要增长,就会出现国外贸易,它会带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并且使本国农民同外国制造商建立联系。但这种情况只是局部的,并且存在很大缺陷。(www.xing528.com)

第二十章制造能力与农业利益。地产的价格实际上就是资本化的地租,它一方面取决于地租的数额和价值,另一方面主要取决国家现有的精神资本与物质资本量。农业国在有利情况下用于制造业的一切资本,随着时间的推进,会使土地价值提高十倍。制造业建立以后,土地价值和资本积累都会迅速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能力的增加,生产能力的增加是从有规律的分工与国家力量的整合中得来的,也是从处于国家支配下的那些精神力量与自然力量的有效使用和国外贸易中得来的。

第二十一章制造能力与商业。农业和制造业真正生产商品,而商业只是促成农民与生产商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商人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的利益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国家必须要对商人的利益加以限制。

第二十二章制造能力与航海——海军力量与殖民地的开拓。制造业是国内外大量商贸活动的基础,同样也是所有大规模商运船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内陆运输最主要的职能是为制造商提供燃料建筑材料、原材料与生活物资。增强制造业能力、发展内外贸易、壮大沿海和海上航运力量、扩大海洋渔业规模最好的手段就是开拓殖民地。

第二十三章制造能力与流通工具。这里指出了“重商主义”的重大缺陷,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只有贵金属才能构成国家的财富,并且一个国家只有出口大于进口保持顺差,且顺差用贵金属支付才能致富,那么这一看法是错误的。

第二十四章制造能力与事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原则。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的各类工业,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会代代相传,人类制度和工业发展都有规律可循。延续性对农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即使农业遭到破坏也能很快恢复过来。但是对制造业而言,轻微和短暂的停滞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工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工业停滞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人们产生了为保护本国工业征收关税的想法。

第二十五章制造能力与生产和消费的激励。人在社会中具有生产力,不仅是因为他能直接生产产品或创造生产能力,而且还因为他能够创造生产和消费。制造性生产要么制造生产工具,要么提供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手段。法律和规章都对生产和消费产生力量,要么加强要么减弱。

第二十六章作为建立与保护国内制造能力主要手段的关税制度。本章仅讨论促进工业发展手段的关税制度。对于征收关税,一定要适度。对于农业、制造业和商业发达并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力量的强国,采取保护措施是顺理成章的。要想达到保护的目的,可以采取禁止某些制成品进口,也可以通过对这些商品征收足以完全禁止或部分禁止进口的高额关税,还可以通过征收适中的进口税。所有这些保护措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十七章关税制度与流行经济学派。流行经济学派认为只有在国际贸易绝对自由的前提下,国家才能实现高度的繁荣和昌盛,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书中列举了几个国家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流行经济学派反对的贸易条约,实际上是逐渐消除各种贸易限制,引导世界各国逐渐走向国际交往自由之路的最有效手段。最后本章得出的结论是保护制度只有与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才有利于国家的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