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嵩山,在嵩山脚下见到了一棵他从未见过的大柏树,他高兴地封它为“大将军”。
封完“大将军”后,汉武帝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但只好封它为“二将军”。随行的大臣进谏说:“陛下,这棵柏树比刚才那棵大得多啊!”汉武帝也觉得不太合理,但为保住脸面,就说:“先入者为主。”走了一段后,又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汉武帝将错就错,说:“再大你也只能是三将军!”大臣们面面相觑,但金口玉言,也只好如此。
后来,人们就用“先入为主”指先获得的印象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遇到不同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先入为主效应,在心理学上也叫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占优势,并且会对以后的认知产生影响。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决定着认知效果,先输入的信息作用大,后输入的信息作用小。
那么,为什么信息输入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呢?
一种观点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最初的印象,构成大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只是被同化进了先前信息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另一种观点认为,最先接收的信息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细,而后续的信息则易受到影响和忽视,信息加工粗略。
先入为主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人们习惯用前面的信息来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在1957年用实验证明了先入为主效应的存在。他用两段故事做实验材料,故事描写的是一个叫詹姆士的学生。一段故事把詹姆士描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另一段故事则把他写成一个冷漠内向的人。洛钦斯把这两段故事进行了四种排列组合:
第一种方式,把描写他热情外向的材料放在前面,冷漠内向的材料放在后面。
第二种方式,把描写他冷漠内向的材料放在前面,热情外向的材料放在后面。
第三种方式,只出示描写他热情外向的材料。
第四种方式,只出示描写他冷漠内向的材料。(www.xing528.com)
洛钦斯将上面四种组合的材料,分别让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士的性格进行评价。结果发现:
第一组中有78%的人认为詹姆士是热情外向的人。
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詹姆士是热情外向的人。
第三组中有95%的人认为詹姆士是热情外向的人。
第四组中只有3%的人认为詹姆士是热情外向的人。
洛钦斯的研究证明了第一印象对认知的影响,其他心理学家也陆续用实验证明了先入为主效应的存在。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把参与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
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
对乙组说:这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看完照片后,让参与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的参与者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的参与者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邃,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的探索意志。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第一印象形成了积极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们在后继的认知中,倾向于发掘对方的美好品质。如果第一印象形成了消极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们在后继认知中,倾向于揭露对方令人厌恶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