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后真相”体现了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某些人借助媒体煽动情感、强化偏见,其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认知的影响,导致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后真相”这个词汇的流行,其背后折射出的现象,正是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2016年11月22日,牛津字典宣布,“后真相”(Post-truth)被收录为2016年年度词汇。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牛津字典的编辑表示,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之下,“后真相”一词的使用频率急速上升20倍。
“后真相”体现了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某些人借助媒体煽动情感、强化偏见,其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认知的影响,导致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2016年以后,有西方学者提出,媒体长期以来追求“真相”的精神已经衰落,逐渐失去了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西方社会已进入“后真相时代”。事实和真相的虚无化为部分人操控舆论提供了外部条件,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事实进行重新包装,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情节,放大和强化某种情绪,引导非理性认知。
“后真相”这个词汇的流行,其背后折射出的现象,正是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先影响情绪,再引导认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情绪化的认知是不客观的,通过渲染情绪形成的认知与事实真相存在距离。(www.xing528.com)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的也是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心情不愉快的时候,觉得什么都不对劲。情绪会影响我们注意什么、记住什么,以及我们的理解和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