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美国杜克大学的乔·胡博教授(Joel Huber)在美国《消费者研究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啤酒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
第一组参与者在下列两种啤酒中进行选择:
啤酒A:价格是2.6美元,质量评分是70分。
啤酒B:价格是1.8美元,质量评分是50分。
相比之下,啤酒A质量更高,但价格更贵,啤酒B质量更低,但价格也更便宜。这时,有57%的人选择啤酒A,43%的人选择了啤酒B。
第二组参与者则在下列三种啤酒中进行选择,其中啤酒A和啤酒B与第一组完全相同。这组多了一种价格与啤酒B相同,但质量差一些的啤酒C。
啤酒A:价格是2.6美元,质量评分是70分。
啤酒B:价格是1.8美元,质量评分是50分。(www.xing528.com)
啤酒C:价格是1.8美元,质量评分是40分。
多了一种啤酒C,三种啤酒的市场份额会有什么变化呢?
按照经济学原理,啤酒A和啤酒B的市场份额都会因为新的竞争对手啤酒C的加入而下降。然而,实验结果却并非如此,在第二组的参与者中,有63%的人选择啤酒B。啤酒B的份额比第一组实验时的43%增加了2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第一组中,由于啤酒A质量更好,而啤酒B则价格更便宜,所以啤酒A和啤酒B很难说哪一个更好。然而,在第二组中,啤酒C在价格上和啤酒B相同,但质量更差。此时,啤酒C反而成为啤酒B的“托”。对照之下,啤酒B的性价比显得更好,选择啤酒B有了更好的理由,所以啤酒B的份额上升!
这就是有趣的价格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也称对照效应,是指在产品竞争中,增加一个产品,不仅没有带来竞争,反而更加凸显市场上已有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的现象。
假设在市场上,有A产品和B产品在竞争。A产品质量更高,但B产品价格更优惠。这时,A产品和B产品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更在意质量的人付出高价选择A,更在意价格的人则选择B。这时,如果加入一个C产品,按照传统经济学分析,A产品和B产品的市场份额都会因为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而下降。然而,由于对比效应的存在,如果加入的C产品在各方面都不如B产品,C产品就可能会促进B产品的销售,B产品的市场份额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因为和C产品之间的对比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