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卡尼曼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那么201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H.Thaler)可以称为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他重点研究非理性金融行为,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理论,认为钱和钱是不一样的,人们会把不同的钱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消费者在做决策时经常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学规律,做出非理性消费行为。我们来看下面两个问题的调查答案:
第一个问题:假设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300元,但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把价值3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要去听这场音乐会?
调查结果是:大部分人仍然要去听。
第二个问题:假设你提前花300元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门票。但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门票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花300元再买一张门票,你是否还要去听音乐会?
调查结果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了。
按照理性经济逻辑分析,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300元的东西,从金钱的损失来看,并没有区别。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呢?(www.xing528.com)
因为不同的钱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钱和钱是不一样的。
人们在脑海中,会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失电话卡不影响音乐会的账户预算,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如果丢了音乐会门票,需要再花钱购买,就属于同一个账户,所以感觉像要花600元听一场音乐会,这当然不划算。
根据一系列类似的研究,1980年泰勒首次提出心理账户的概念,认为个体潜意识中存在心理账户系统,对金钱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1985年,泰勒发表《心理账户与消费者行为选择》一文,正式提出心理账户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账户现象,以及心理账户如何导致个体违背最简单的经济学规律。他认为每个人对于金钱和资产,都有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人们会将不同的金钱进行分类,在大脑中为它们建立相应“账户”,区别对待,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这种分类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人们感觉不到心理账户的影响。但在做消费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会遵循一种与经济学规律相矛盾的心理规律,以非理性的方式影响决策。
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它,泰勒讲述了一个自己的经历:有一次他去瑞士讲课,对方给他的报酬还不错,他很高兴。讲课之余,他用讲课费在瑞士进行了一次旅行,整个旅行非常愉快,尽管瑞士是个物价高昂的国家。后来,有一次他在英国讲课时,也有不错的报酬,讲完课他又去瑞士旅行了一次,但这次他到哪里都觉得贵,花起钱来处处不舒服。
为什么同样是在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他把在瑞士挣的钱和花的钱放在了同一个心理账户上;第二次则不同,他把英国赚的钱花在了瑞士的心理账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