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铺始建于元末明初,处于松阳县、武义县交接处。因陈姓先人在此建灰铺养鸭,故名陈家铺。元末,鲍姓先人从金华市武义县迁徙而来,买下陈家人的田地,在此建村。松阳县到武义县的古驿道经过陈家铺,古时候的松阳30里一铺,陈家铺也是古驿站,清代曾经在此驻有士兵,目前主要姓氏是鲍姓,至今已有640多年的悠久历史。
曾经在江南地区十分普遍的“山水—村落—农田”的格局早已被打破,但是在陈家铺还艰难地保存着大片种植着水稻的梯田和山水助阵的原生态村落,其传统的农耕风貌已经十分珍稀。传统建筑均有原住居民生活使用,传统生态保持完好。鲍氏祭祖大典是鲍姓族人祭祖的盛典,每到重要节日,鲍姓族人从四面八方齐聚宗祠,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祭奠先祖,祈福人丁兴旺、风调雨顺。
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让陈家铺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村都有请年神、祈福、社戏、马灯等传统民俗活动。另外,编织竹篮、麦秆扇等手工技艺依然传承良好。腊月里家家户户打黄米粿、做豆腐、吹糖糕,生活方式丰富。其中,麦秆扇编织、佛像泥塑、马灯民俗等都是陈家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灯
麦秆扇编织
麦秆扇编织:麦秆扇品种很多,从编织方法上分,有串扇、扎花扇、贴扇、团扇、平扇;从花型上分则更多,诸如五色扇、孔雀扇、石榴扇、拍扇、粗扇、细扇等,各显其长,相映争辉。陈家铺村百姓依然流传着这一技艺。
佛像泥塑: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四都的泥塑艺术主要是以佛像泥塑为主,佛像泥塑是纯手工的技艺,每一寸泥土都必须靠人工打造,如此成品才能长久保存,四都泥塑佛像在县内外众多寺庙中供奉,技艺精湛。
泥塑佛像(www.xing528.com)
马灯民俗:陈家铺马灯流传了几百年。在村民口中大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居住在此的鲍姓祖先都以做竹篾为生,世代繁衍生息。可好景不长,明朝末年,每到傍晚,常常有熊兽出没,糟蹋庄稼,袭击村民。一到夜晚,村民就要把大门反锁起来。日复一日,就有村民用竹条编织出各种像马一样的动物来吓唬熊兽,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从此熊兽再也不敢靠近。到了雍正年间,马灯就在村中流行了起来。起初,村民将竹篾制成马的样子,再将马用各色的绵纸糊好,并到山上找来了一种叫高山龙的藤条,编扎在竹篾做成的帽箍上,做成帽子戴在舞灯者的头上。没有服装,就用粗布裁剪好后,请油漆工在上面画上花纹。逢年过节,村民都要拿出马灯来舞一舞,以驱魔去邪,保佑平安。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马灯的服饰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从粗布衣到戏曲演出服,从手工绘制花纹到后来的各种刺绣、盔甲。参加马灯表演的主要是儿童,从8岁到15岁不等,8名男孩分饰骑着马的8个人物。由于服装大小的限制,一般男孩演到身高超过1.2米,就不能再演了,必须换一个人,能连续演三年的孩子都非常少。[1]
除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陈家铺的传统饮食也是别具特色,主要有端午茶、打米粿、薄饼、灯盏盘等。
端午茶作为松阳当地的民间传统保健茶饮,历史悠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端午佳节,松阳当地百姓上山采选百草,晾匿家中常年备饮,以防病健身、美容养颜、防暑解渴、辟秽驱邪,端午茶因此而得名。端午茶芳香自然,其性平和,有益思提神、强身健肾、芳香化湿、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解表和中、预防感冒等功能。被当地人称为“百病茶”“万能茶”,在松阳当地,也有“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远”的说法。陈家铺村一直传承着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米粿:米粿主要有黄米粿和白米粿,是用人工捶打出来的,因此称打米粿。在陈家铺,每逢春节等节庆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米粿的习俗,打米粿即用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摊开晾干后又蒸熟置于大石臼内,用硬杂木棍捣烂成团,然后用手揉搓均匀,切成块状或者条状。米粿寓意着吉祥美好。米粿的吃法很多,普遍的一点就是当天打出来的,当天吃。如果放久了会变冷变硬,这个时候只要稍微煮一下,或者蒸一下,或者烤一下,都会很好吃。
松阳薄饼:端午节吃薄饼是松阳传统的饮食习俗之一。松阳的薄饼以皮薄、馅料精细著称,每逢端午节,人们多用木耳、香菇、金针菜、竹笋、豆芽、黄瓜、春分豆、豆腐干、煎鸡蛋、猪肉、田螺头等等切丝、切丁拌炒煮熟当馅,以面粉和水烙制成薄薄的圆皮,放上各种菜肴馅料,将饼皮卷包成竹筒形状作为食品。薄饼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做,是松阳最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
灯盏盘:松阳十大小吃之一,味道鲜美。将调稀的面糊用勺舀少许倒入既定的圆形铁模勺中,随即放上胡萝卜丝、咸菜丝等八宝菜原料,再覆以面糊,入油锅炸至黄褐色时取出,即成八宝灯盏盘。松阳街头时见这种小吃,路人腹饥眼馋,可随见随买,趁热即食,别有一番风味。陈家铺村百姓依然保留着这一习俗。[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