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传承的端午茶与打墙技艺:探访高山古村

百年传承的端午茶与打墙技艺:探访高山古村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平田村户籍人口为402人,常住人口为315人。平田村至今仍有大量的传统习俗、技艺被传承下来。平田村的端午茶传统历史悠久,自始祖奎公迁址平田以来,每逢端午佳节,江氏族人就上山采选百草,晾匿于家中常年备饮,以防病健身、美容养颜、防暑解渴、辟秽驱邪。传统称之打墙,打墙技艺在平田村流传了几百年,出了许多有名的打墙师傅。

百年传承的端午茶与打墙技艺:探访高山古村

平田村都为江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公的后代,自伯益公受姓以来,几经辗转,直至北宋政和年间,传至十六世奎公自括苍郡迁至平田。自始祖奎公迁居至此已有900多年,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目前,平田村户籍人口为402人,常住人口为315人。

平田村至今仍有大量的传统习俗、技艺被传承下来。无论是饮食文化、宗教信仰,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丰富多彩。

平田村的饮食习惯以端午茶和黄米粿比较具有代表性。

端午茶是松阳当地的民间传统保健茶饮,而四都乡平田村的端午茶是其中的佼佼者。平田村的端午茶传统历史悠久,自始祖奎公迁址平田以来,每逢端午佳节,江氏族人就上山采选百草,晾匿于家中常年备饮,以防病健身美容养颜、防暑解渴、辟秽驱邪。平田端午茶是以藿香、野菊、桑叶菖蒲、山苍柴、鱼腥草等20余味天然无污染的草药配制而成,平田端午茶芳香自然,其性平和,有益思提神、强身健肾、芳香化湿、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解表和中、养颜减肥、预防感冒等功能,被称为“百病茶”“万能茶”,甚至有“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远”的说法,与平田村交界的武义县常年有较多的人来平田村购买,深受他们的喜爱。[1]

黄米粿

黄米粿是平田村极富特色的传统年糕,传说能吃上黄米粿表示本年的丰收,预示着来年的希望,象征着安康、团圆、幸福,更是传统馈送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平田村黄米粿的传统制作方法非常独特,取山中一种独特灌木烧成灰,沥其汁,以该汁浸泡优质粳米至米色橙黄,浸泡后的粳米装入饭甑蒸熟,然后倒入石臼中,用杵槌用力杵打,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粳米饭粒便粘不住木杵,直到饭粒全部融合,像棉团状,然后分切小块,趁热将其揉压,成圆条状即成,做成后可存放好几个月。该项目入选了松阳县非遗保护名录。[2]

饮食文化一起传承至今的还有村中的传统习俗,比如宗祠祭拜和还愿戏。

每年春节除夕前两天是全村最热闹、喜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挑着丰富的酒菜供品,到显灵山庙、鹫灵庵、龙鼎山庙祭拜神明,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接着到祠堂祭拜江氏祖先,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荫庇子孙,并为子孙解决难处。然后到香火堂祭拜,保佑江氏香火不断,子孙万代。最后回到家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通过这一系列的祭祖活动,求保全村人一年的平安。(www.xing528.com)

还愿戏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举行。那时村民会向村里的神明进行祈福,希望神明保佑自己的农作物有好的收成,然后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村里会请来婺剧戏剧团,在村里进行三天三夜的祭神还愿戏表演。婺剧,俗称“金华戏”,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等地。[3]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黄金印》《孙膑与庞涓》《三请梨花》《断桥》《西施泪》和现代戏《桃子风波》等。[4]这几天村里会特别热闹,老人看戏,小孩玩耍,村民其乐融融。

传统打泥墙技艺

平田村不仅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别具特色,有舞龙灯和打泥墙技艺等。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各地方都有舞龙灯的习俗,平田村也不例外。每年的元宵节前几天,村里就会拿出龙顶山处的龙节板组织村民制作大板龙,龙头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清明纸。龙尾亦用细篾扎成鱼尾形,然后将龙头、龙身、龙尾连接起来,并在龙头、龙身、龙尾的每节内点一蜡烛灯,似为灯笼。农历正月十五晚上,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氛围中,大板龙就挨家挨户地飞往村民家中,接受他们的招待,保佑他们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5]

传统打泥墙技艺:古民居的墙体建造,都就地取材,黄土是主要材料,墙脚砌好后在上面用木板四周固定,然后上黄泥进行捶打。传统称之打墙,打墙技艺在平田村流传了几百年,出了许多有名的打墙师傅。随着时代发展变迁和材料的进步,此项技艺已基本失传,现存传承人寥寥无几了。为保护打墙传统技艺,村里釆取了补救措施,陈列了打墙工具,为各地修建古老建筑做出了贡献。

得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平田村的乡村文化正重新焕发生机。平田村坚持文化引领,厚植乡村发展内蕴,逐步恢复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礼仪规范和特色民俗文化,并有机植入现代创新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兴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