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登村的建筑为白族建筑风格,融合内地的汉族建筑风格,公共建筑包括兴教寺、古戏台、本主庙、古寨门、玉津桥。整体建筑保留着古朴的原真风貌,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公共功能,是体现当地文化的关键载体。
沙溪的民居建筑,充分融合了汉族内地的四合院风格和白族自身建筑特点,其典型的建筑形式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六合同春”的重院风格。建筑外墙面多以白色为底色,配以墨蓝色图文装饰,颇为清新典雅,同时也表达着居民的文化追求。另一颇为引目之处在墙檐下的空花,也就是木雕和石雕的山水花鸟等传统图案,一派美好祥和。
兴教寺建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国内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寺院,其位于寺登村四方街正中西侧,大门朝东,与四方街东侧的古戏台相对。兴教寺集儒教、道教、佛教文化和当地建筑特点于一身,从寺内横匾“广兴三教”“法通五教”可以看出,兴教寺虽为阿吒力佛教寺院,但因其处在滇藏茶马古道要冲和佛教传播中间地带,是一个交通枢纽和贸易集市中的多元宗教空间,满足了不同的宗教需求。
兴教寺
戏台与魁星阁合二为一,魁星阁就建在戏台最高层第三层,魁星又叫文曲星,一个村子有无魁星阁是大家看待这个村子的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准,寺登村也因为建有魁星阁在沙溪有一定的文化地位。戏台为三层楼阁,前面是戏台,后面是高阁,背面是照壁。整个戏台建筑挑檐叠角,为双层分角,共有十四飞角,翼然若飞。整个建筑的檐、柱、壁的雕刻和图案既有白族民居的蓝墨色祥云,又有道教和佛教的元素,而建筑方式为汉地亭台楼阁,融合了多种建筑文化。每一层题有不同时期的横匾、对联,最上横匾题词“文光普照”。顶层供奉有手持金笔和墨斗、脚踏鳌首的魁星,当地传说鳌是龙王的九太子,居于贯穿坝子的黑惠江中,只有魁星和文人才能压制兴风作浪的鳌,保一方平安。二层为戏台和陈列室,展有一些沙溪地区的文物。一层则为商铺。(www.xing528.com)
本主庙
寺登村的本主庙位于东寨门往北200米处。建筑分为正殿和南北偏殿以及厢房,正殿里面的正中塑像为本主托塔天王李靖,右边塑有痘神观音、子孙观音、送子观音,两边塑有白马将军和地母娘娘。北偏殿的主神是鲁班,旁边是曲尺童子和墨斗星君、财神及侍女、老药仙、药王、执柳童、六畜大王、五谷神。南偏殿主神是龙王,旁边是巡海夜叉和孔子。[1]不同神满足了当地人丰富的信仰和实践需求,也表现了不同宗教和文化在此接触和融合,最终构建成为本主信仰中的复杂体系。
寺登村作为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重要交通枢纽,历史上土匪活动屡见不鲜,寨门就是为了防匪而修建的,当时由壮年男子把守。寺登村有东寨门和南寨门两个寨门。南寨门位于南古宗巷的出口,朝向为南偏东,形似碉楼,有上下两层,上层有瞭望口和枪眼口,下层为通行的门洞,外墙由土砖砌成,檐顶铺有青瓦。东寨门位于茶马街东端,外形类似古代城门,拱门为土石结构,土墙上有飞檐,是两寨门中较气派的一座。
玉津桥是位于寺登村的一座古桥,历史上在与吐蕃、四川的茶马盐贸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交通作用,在山水相隔的地形环境中,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玉津桥位于寺登街东南面的黑惠江上,距东寨门往南约100米,建筑特点为单孔石桥,护栏为石柱和石板。在拱顶两侧分别为石雕鳌头和鳌尾,护栏的四底端则分别有一只石雕狮子。玉津桥建于明末清初,经过多次重修,于1935年修建完成。而桥西紧挨寺登村的土地庙,里面供有土地和山神。
东寨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