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坝子的形成可追溯到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在中国西南部形成了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三条源自青藏高原的大江在此并流,水落后现出平坝,而沙溪坝子便为其中之一。沙溪镇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已经形成以黑惠江为中心的青铜冶炼制作基地,成为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兴起,沙溪作为吐蕃和中原的缓冲地带,又由于沙溪西部的弥沙发掘了盐井,其原先的茶马古道贸易和集市更加兴盛,成了西藏和滇西北地区的盐都,起着周边食盐供给集散地的作用,已经成为茶马古道上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历史上,寺登村所属的剑川县直到唐贞元九年(793年)才正式被南诏设置了剑川节度使,在大理国和元朝时期,一直与丽江、鹤庆等区域作为云南腹地通往川藏乃至印度等南亚国家的交通要道。从明朝开始,沙溪坝子被称为“沙腿”“沙溪图”,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寺登镇,2001年设沙溪镇。
农耕场景
寺登村位于沙溪坝子中央,坐西向东,背靠鳌峰山,面朝黑惠江。而沙溪坝子位于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区域,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老君山片区东南端,为石宝山脉和华丛山脉南北延伸围合而成的狭长盆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2.3℃,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是剑川县的产粮区之一。(www.xing528.com)
沙溪坝子经济的兴盛,促进了此地佛教文化的繁荣;沙溪坝北部的石宝山就开凿于唐代的南诏时期,为大理地区的佛教圣地,两者共同促进了沙溪镇核心区域寺登村的繁荣。
元末明初,寺登村被称为“南坛”,意即“南面的佛坛”。明清两代人户不断增加,逐渐形成规范的古集市。整个集市坐落在沙溪坝中部鳌峰山的鳌头位置,东有黑惠江环绕,环境地理位置俱佳。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兴教寺扩建后,“南坛”一名改称“寺登”。“寺”即兴教寺,“登”即白族语“地方”。经明清两代的规划建设,寺登街形成了以兴教寺、魁阁阁戏台为轴心,以四方街为中心的古集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