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祠祭
胡氏家族的生存繁衍离不开宗族的纽带作用,强大的宗族文化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祠祭和楹联匾额就是其中代表。
西递祠祭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维系宗族群居的精神纽带。祭祖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礼仪活动,最为重大的祭祖活动为祠祭。祠祭在祠堂内进行,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进行的祭祀活动,要求非常严格,为报本之礼,一般由族长或宗子主祭。祭祀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长主持,族长由族中年长辈高、儿孙繁衍、德高望重的人担当。房祭由各房头房长担任主祭。
2014年11月,以西递为代表的“徽州祠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递楹联匾额多以匾额形式出现,悬挂于大厅、便厅、书房等处,它们与门楣、堂匾、书画、瓷瓶画等一起构成徽派民居文化的一部分。致富以后的徽商在家乡大兴土木,营祠建房,使得墟落处处,亭台楼阁遍地,因而楹联匾额也处处落脚。加上徽商多为儒商,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交往,他们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上,邑工相竞以为时尚。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凡有建筑,皆有楹联匾额。楹联匾额是徽州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儒学修养、人生理想、处世哲学等感悟以楹联的形式,悬挂在民居厅堂、宗族祠堂中供后人学习体味,起到文化传承、教育家族成员作用的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化表现方式。在传统徽派建筑当中,徽州楹联匾额装饰,构成了徽州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楹联匾额,是其中的精华。(www.xing528.com)
写春联活动
依附建筑而生的徽州楹联匾额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家户户婚丧嫁娶,各行各业开张营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写景咏物,言志抒怀,老幼皆喜,妇孺能对,有联则雅,无联则俗。
徽州楹联的兴衰起伏与普及,与民居的建造、人口的繁衍和社会财富的积聚有密切关系。今存民居多为明清所建。徽州又是朱熹理学发源地,儒商结合,崇尚礼仪,且聚族而居,习尚相濡,故华居落成,儒雅的屋主多悬匾制联,使楹联成为徽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