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的创新发展和成功经验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有多达2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计2000多批次到访,开发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文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乡镇村组考察团更是不计其数,成为中国农村近几十年罕见的独特现象。由于各界的关注点不同,再加上很多人对袁家村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对村子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理解不到位,所以社会各界对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原因的解读也多种多样。如大众普遍认为袁家村的成功是小吃街的带动;也有人认为袁家村把关中民俗文化做到了极致,所以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还有人认为袁家村是在有效组织农民的基础上稳固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前进。各种解读,不绝于耳。
袁家村为何能够在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中异军突起?一个不具备任何优势山水、文化资源的普通关中小村庄如何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发展乡村旅游的学习样板?其成功的核心与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目前的袁家村,会聚了千余创客,吸纳了3000多人就业,民宿、小吃、酒吧、文创等多种旅游业态交融。袁家村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每一段发展历程都是我国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地区进化与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新时期城乡融合的代表案例。通过不断摸索与努力,袁家村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瘠村庄发展为年收入过亿的中国乡村旅游样板。
从“烂杆村”到“温饱村”。20世纪70年代以前,袁家村自然、生产、居住条件极其恶劣,这里缺田少水,土壤贫瘠,可谓“地无三尺平,砂石到处见”,在方圆数十公里内都是有名的“烂杆村”“叫花子村”。
当时的袁家村“耕地无牛,点灯没油,干活选不出头”,全村37户,大都居住在破旧、低矮的土坯房里,其中有15户住在低洼潮湿的地坑窑里。由于过度贫穷,袁家村打破了乡村干部由公社任命的常规方式,被迫采用村内投票的形式,由村民轮流担任队长,但是每一任队长都无法摆脱贫穷的魔咒,因此导致12年间连续换了35任生产队长。
1970年,24岁的郭裕禄受命于危难之间,担任第36任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下艰苦创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挖坡填沟,平整土地,打井积肥,凭着誓要甩掉贫穷的一腔热血,最终硬是把503亩靠天吃饭的坡地、小块地变成了平展整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与此同时,袁家村的粮食亩产也逐步上升,从1970年的160斤,逐年提高到246斤、504斤……1650斤,最终不仅拔掉了穷根,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还户户有余粮。袁家村这种不等、不靠、不要的自力更生精神,一举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作为袁家村社会主义农村战线上的优秀开拓者和奠基人,郭裕禄书记荣任党的十一大代表,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扬。
从“农”村到“工”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序幕。同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乡镇企业在我国很多乡村地区开始蓬勃发展,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等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从而开启了乡村工业化的进程。
在时代的急剧变革浪潮中,袁家村的村集体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在支部书记郭裕禄同志的带领下开始把发展思路转换到工业化上。这一时期,袁家村建设了石灰窑、砖瓦厂、水泥厂、硅铁厂、预制厂等村办企业,并涉足房地产和影视业,实现了从“农业兴村”向“工业富村”的成功转型,村民生活极大改善,集体经济稳步壮大,袁家村一举成为陕西著名的“富裕村”“小康村”。
鉴于在工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袁家村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高层领导对袁家村集体经济的辉煌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1990年之后,随着硅铁厂、印刷厂的建设完成,袁家村的空间建设达到该阶段的顶峰。(www.xing528.com)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关闭“五小”及“十五小”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并对“产量小、污染大”的乡镇企业施行限制发展政策,袁家村的乡镇企业受到较大冲击。2000年以后,袁家村的村办企业举步维艰,昔日繁荣的生产场景不复存在,集体经济萎缩,村民收入下降,袁家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袁家村开始失去往日的辉煌,并逐渐走向没落。同时,随着企业陆续关停、村庄人口急速流失,袁家村与中国许许多多的偏僻乡村一样,成了一个“空心村”。在这样的背景下,袁家村还有希望吗?村民出路又在哪里?这个问题再次考问着不甘沉沦的袁家村人。
(袁家村村委会提供)
2007年之前的袁家村
从“工”村到“旅”村。面对村子的衰败,袁家村需要调整发展思路,重新冲向社会变革的浪潮之中。老书记郭裕禄同志不甘落后、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再次点燃了袁家村人的梦想。2007年,新选出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在新任书记郭占武同志的带领下,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二次创业、振兴袁家村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007年3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2007年1号文件精神,充分利用“三农”资源发展旅游业,全面拓展农业功能和领域,积极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礼泉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
2017年的袁家村 (袁家村村委会提供)
袁家村的带头人再次抓住了时代的机遇,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并迅速付诸行动。在新任村支书郭占武的带领下,袁家村于2007年集体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10亩的康庄老街及53家农家乐。2011年,袁家村又积极响应礼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旅游兴县”“建设大唐旅游文化名县”的号召,建成了康庄北街(酒吧文化一条街)以及关中古镇。近年来,袁家村以小吃街为中心,陆续建成酒吧街、艺术长廊、祠堂街、回民街、书院街等多个富有地域特色的主体街道。至此,袁家村已经成为一个业态丰富的综合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1]农民捍卫食品安全一个村托起一座城[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6.6.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