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大风险给脱贫攻坚带来新挑战

重大风险给脱贫攻坚带来新挑战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在2019年底这个时点上,从总量上看,中国距离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非常接近,但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仍然艰巨。

重大风险给脱贫攻坚带来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重大风险对巩固脱贫成效和推动持续减贫均造成不利影响,是我国精准扶贫中的“加试题”。

1.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村从12.87万个减少到2707个,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1]贫困群众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在2019年底这个时点上,从总量上看,中国距离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非常接近,但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仍然艰巨。

一是剩余贫困总量不大但贫困程度深。全国还剩7个省区的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2707个贫困村中,贫困人口过千和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村有1113个。在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特殊困难群体占比大,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2]这些人内生脱贫能力差。剩下的扶贫任务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二是脱贫成果巩固难度大。在已经脱贫的9300多万人口中,有一部分脱贫成果不稳定,需要在后续帮扶中花大力气巩固。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计,现有脱贫人员中有返贫风险的人口数量为200万人,有致贫风险的人口数量为300万人,两类人群均需要密切观测,防止成为既有贫困。部分扶贫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不够合理,产销渠道不够畅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相当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相对单一,对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大,后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存在较大风险。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离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在脱贫综合考核体系中,“三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反复失学辍学现象存在,乡村医疗服务过剩与不足并存,约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还得不到保障。

三是脱贫攻坚工作仍需加强。随着脱贫攻坚目标逐步实现,松劲懈怠、精力转移现象时有发生。在贯彻精准要求上仍有差距,对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尚有欠缺,发钱发物“一发了之”、统一入股分红“一股了之”或低保兜底“一兜了之”的问题时有发生。[3]基层实践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见不鲜,影响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甚至出现以形式主义应对官僚主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新冠肺炎疫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挑战

2020年,为防控疫情,各地采取了严格的限制人员流动和集聚、交通管控、关停基本生活非必要商业运营场所、复工复产延迟及限制等措施。疫情严格防控的要求在相当程度上阻碍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从多个方面影响贫困群众的收支,对脱贫攻坚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对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的影响。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077万人,占农业户籍人口的37%;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4]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有2/3的贫困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在有外出务工人员的贫困家庭中,2/3左右的收入来自务工收入。新冠肺炎疫情延后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直到2020年2月16日(正月二十三),浙江省率先开通“返岗专列”“返岗包车”,才开启农民工返岗复工序幕。截至2020年3月5日,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总人数1420万,仅仅是上年全年的52%。[5]返岗复工时间偏晚,叠加疫情防控所需隔离时间,2020年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将损失2—3个月工资性收入。贫困群众的本地务工取决于当地产业恢复情况。扶贫车间、扶贫项目的复工进度对本地就业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至关重要。截至2020年4月1日,中西部扶贫项目开工22万个,开工率约60%;扶贫车间复工率超过90%;扶贫企业复工率超过95%。[6]疫情暴发对文化旅游产业及与其相关联的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物流运输等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产业停摆对本地务工者的工资性收入影响极其显著。

二是对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农业经营性收入是贫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春节是传统的农畜产品消费旺季,占贫困群众全年收入比重较大,疫情对农产品需求和流通产生极大冲击。在防控早期,城市封城、乡村封路,人员流动和物流通道阻断。生鲜农产品销售受阻、产品易腐和缺少冷藏保鲜设施多种因素叠加,蔬菜烂在田间地头、应季水果烂在树上枝头、花卉销毁在田间地头现象频现。值得注意的是,以竹鼠、蛇、果子狸、水貂为代表的特种养殖业近年来成为部分地区支撑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因野生动物可能是病毒的中间宿主,国家已经从立法层面要求“停止一切以食用为目的的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活动”[7],特种养殖业遭受毁灭性打击。疫情暴发与防控使经营者短期损失惨重,农业经营受困现象普遍存在。疫情对后续复工复产节奏的影响引发农产品消费数量、消费结构和销售渠道变化,农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被阻断或大幅减少,出现“卖难”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地区农民经营性收入。[8]据调查,小农户处于农闲状态的比例为51.7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农闲状态的比例为18.8%,相应超过八成(81.2%)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近七成(68.59%)家庭农场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疫情影响。[9]

三是对贫困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5.39亿亩耕地在不同经营主体间流转,其中1420万亩耕地入股合作社。[10]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43家,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17万家,家庭农场60万个。各种类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惠及贫困群众。新冠肺炎疫情对经营主体的运营产生冲击,间接影响贫困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四是对贫困群众支出成本的影响。疫情同时影响贫困群众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随着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众多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细分生产链条,将农机作业、农资运输和配送等内部不经济环节外包给市场第三方。据调查,封村封路期间,75.65%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应主体受疫情影响难以正常开展服务。在疫情严格防控期间,因为不能正常雇工和采购农资,以及不能正常提供服务,76.3%的服务组织认为总成本会不同程度增加。进一步,成本上升传递给农业经营主体,加上采取防疫措施付出的额外成本,使当季农业生产成本明显升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总成本平均提高22.9%,超七成经营主体的总成本增加幅度在20%—40%。[11]与此同时,受多重因素影响,疫情防控期间消费品价格出现结构性的显著增长:2020年1—3月,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6.3、106.3和105.3,其中食品、烟、酒类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18.0、119.2和116.7。物价水平的结构性上涨增加贫困群众支出负担。

此外,各地扶贫项目的推进进度不同程度滞后,扶贫队伍人员到位履职受到影响,贫困退出的验收、考察节奏打乱,因后续产业发展出现波动,部分地区贫困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意愿受到影响。多种影响相互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一大考增添高难度加试题。(www.xing528.com)

[1]刘永富.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J].智慧中国,2020(5):8-12.

[2]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

[3]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16):4-12.

[4]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2-2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5]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农村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EB/OL](.2020-03-10).http://www.cpad.gov.cn/art/2020/3/10/art_2241_421.html.

[6]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脱贫攻坚和民政服务工作情况[EB/OL](.2020-04-01).http://www.cpad.gov.cn/art/2020/4/1/art_2241_461.html.

[7]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作出明确规定。

[8]曾颜柠.新冠肺炎疫情下稳步推进三农工作的几点思考——对习近平关于当前三农工作讲话精神的解读[J].农业与技术,2020(11):170-174.

[9]魏后凯,芦千文.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20(5):36-45.

[10]曾颜柠.新冠肺炎疫情下稳步推进三农工作的几点思考——对习近平关于当前三农工作讲话精神的解读[J].农业与技术,2020(11):170-174.

[11]魏后凯,芦千文.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20(5):36-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