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方法

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方法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高中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给予生活补助。在迪庆州、怒江州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并逐步向“直过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地区推行。针对云南省少数民族群众多、边境线长的特点,聚焦边疆民族等特殊贫困地区,出台专门措施实行重点帮扶。成效云南省教育扶贫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方法

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着眼全局,根据各地区的需求精准施策,投入大量资源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云南省根据省内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进行差异化资源分配,重庆市着力完善分类别人才成长的全周期教育帮扶措施,积极推动教育扶贫探索,取得良好成效。

1.云南综合施策保证贫困群众的受教育机会

云南省在推进教育扶贫进程中将面上统筹与点上突破精密结合,织就了一张既广且密的教育扶贫网。

(1)举措

补齐短板,夯实教育脱贫根基。完善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硬件基础,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空间、学生住宿、教师周转宿舍等设施条件,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县域内“县—乡”和“乡—村”两层结对帮扶关系;对在公办、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户、城乡低保户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每人每年资助300元。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在县域内建立“市—县”“县—乡”和“乡—村”三层结对帮扶关系;对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对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在普通学校标准上再按照200元/(生•年)核定,实施学生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国培计划”指标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加强城乡学校教师互派锻炼,以全科教师培养为抓手提升教师执教水平,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升贫困地区教职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

应需而动,提升教育脱贫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实施应用型教育。在市域内建立“职教集团—市”和“示范校—县”两层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在滇西10个州市,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以“办好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为目标,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研究中心的开放式办学构架建设新型应用技术大学,所属各特色学院按“空间贴近、辐射滇西”的原则布局在产业聚集区,启动了普洱茶学院、珠宝学院、傣医药学院。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开展公益性继续教育,打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国家开放大学升级版,为贫困区县每一个行政村培养若干后备干部、创业青年和致富带头人。

着眼长远,拓宽教育脱贫通道。实施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建立县域内“省—县”和“市—县”的“二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对高中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给予生活补助。深化实施高校招生倾斜政策,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完善就学就业资助服务体系:建档立卡户等贫困户子女享受每年8000元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延长至20年;考入一本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本科学习期间,除享受其他政策外,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学费奖励;享受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家庭、3个藏区县、8个人口较少民族、残疾毕业生和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可享受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特殊教育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2016年达到6000元。在迪庆州、怒江州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并逐步向“直过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地区推行。

聚焦特殊地区,实行重点倾斜帮扶。针对云南省少数民族群众多、边境线长的特点,聚焦边疆民族等特殊贫困地区,出台专门措施实行重点帮扶。优先保障贫困地区民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鼓励8个民族自治州和29个民族自治县教育局建立民族教育专门机构。科学推进双语教学,加快民族贫困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加强以基本语文、实用数学、创业知识与技能、家庭生活知识与技能、公民生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扫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直过民族”等少数民族掌握汉语。鼓励支持高校对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健全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构建省内教育发达地区优质学校与民族地区学校结对帮扶平台,加大省内对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支援力度,帮助民族地区培训和选派中小学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形成帮助培养各类人才的长效机制

(2)成效

云南省教育扶贫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义务教育。2016—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奖补资金共计22.71亿元,补助12.58万名乡村教师;2020年补充基础教育教师3.28万人。投入资金46亿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53.26万人。二是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截至2020年底,建设乡村幼儿园5560所,创建一级示范幼儿园139所,实现“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全覆盖,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7%以上。提升高中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学校133所,新增校舍面积360万平方米,解决普通高中学位21.6万个,2016—2020年共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6万余名。三是职业教育。2015—2020年,省财政共对两州农村中职学生发放生活补助6743.5万元,1.67万人次受益。四是普通话培训。2016—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4661万元,完成4969名少数民族教师和9.96万名“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发放语言扶贫定制手机2万台,39.18万人通过手机APP学习普通话。[1]

2.重庆完善人才成长全周期教育扶贫措施

重庆在教育精准扶贫进程中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优化人才成长全周期教育扶贫体系,重点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关爱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凝聚多方力量开展对口支援,不断提升贫困区县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扶贫水平。(www.xing528.com)

(1)举措

补齐区域性教育短板,优化人才成长全周期教育扶贫体系。一是普及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提升农村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举措,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扶贫力度,实施好贫困区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三是推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普通高中改造计划优先支持贫困地区。抓好贫困地区特色高中创建工作,推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与学校管理特色化。四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在贫困地区统筹立项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发展服务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五是提高高等教育扶贫贡献率。继续实施高校专项招生,除精准落实国家政策外,每年从全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招生计划单列一定数量计划招录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完善全周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针对困难学生比例偏大、国家资助政策不能全部覆盖的问题,市级层面增项、提标、扩面,针对不同阶段完善资助体系。学前阶段扩面至“应助尽助”,将建卡贫困户在园幼儿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做到应助尽助。幼儿园免收建卡幼儿的保教费和生活费。同时,实施国家贫困区县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阶段“扩面提标”。在国家“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将国家资助政策未纳入的非寄宿建卡贫困子女纳入补助范围,实现免费提供一顿午饭。对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地方教材费、作业本费,对初中学生免教辅资料费。高中阶段“增项提标”。在国家规定基础上增加对建卡家庭学生免教科书费,对中职建卡家庭学生免住宿费;同时,将国家助学金由2000元/年提高到3000元/年。高等教育“提标增项”。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助学贷款,确保“应贷尽贷”;贷款限额在国家基础上提高至本专科最高可贷1.6万元,研究生博士生最高2万元。对重庆籍建卡家庭学生以8000元/年为限资助学费。各学校同步完善“奖助勤免”等模式,加大对建卡家庭学生资助力度。[2]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师资水平。通过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选派“三区支教教师”、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等方式,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构建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培训经费继续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采取多种形式,满足贫困地区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达到轮训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解决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离家较远教师住宿问题。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设立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接受公益捐赠,用于激励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乡村教师。

关爱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推行融合教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和残疾少年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构建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全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和帮扶,加强对留守儿童个性化学习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将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在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报名、编班、表彰、升学等各方面与城区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2)成效

截至2017年底,重庆市教育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贫困区县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工程、高中扩容改造工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等资源重点向贫困区县倾斜。18个市级贫困区县仅有147所义务教育学校未达到“20项底线”要求,占比降至4.75%。二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成效显著。每年向贫困区县选送“三区支教教师”“特岗教师”“全科教师”和“免费师范生”4100余人,市级每年补助18个贫困区县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资金2.5亿元,惠及乡村教师6.9万名。三是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和就业通道明显拓宽。实施贫困区县定向招生计划和有关专项计划,2017年单列计划招收贫困家庭学生4514人。优先帮扶建卡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全市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为9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云南省坚持扶贫先扶智全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EB/OL].(2021-04-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57/202104/t20210408_525028.html.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健全三个体系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EB/OL](.2019-10-22).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27/jyjs/chongqing/201910/t20191022_404762.html.

[3]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教委紧扣办学短板助推教育扶贫攻坚[EB/OL](.2018-01-15).http://www.cq.gov.cn/zwxx/zwdt/202001/t20200114_4664910.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