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布局是指农业各部门(农、林、牧、渔业)及各部门各种生产门类的种类、数量等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是从空间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与运行规律的专门化研究,进行农业发展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地理分布、流动与空间聚合特征研究,是产业结构投影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差异、耦合与区际关系。其理论核心是生产力布局,既符合区域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农业产业发展的自身特征。
生产力布局反映了国家或特定区域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形式。从经济产出角度看,生产力布局表现为各产业部门生产的数量、质量、效益等在地理空间中的非均衡性分布状况;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看,则表现为经济发展各要素的配置及空间组合形式。
因此对特定区域的农业产业布局进行分析或规划,除了要判读各具体产业部门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空间分布状况(如产业带、功能区等),还应进一步探究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各经济要素组合状况、农业整体与局部(空间及系统)之间的结构特征。
2)农业产业布局的研究视角
(1)静态及动态产业布局。
经济要素的地理分布、空间组合形式以及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但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各种内外条件变化,在更长的时段内,又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此构成静态与动态的生产力布局。
静态生产力布局指由于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历史传承、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与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较为固定或变化缓慢的产业布局状况。静态生产力布局反映了各种因素平衡作用下的结果,构成了产业布局评价与规划的基础,如在前现代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传统农业。
动态生产力布局指生产力的再布局。内外条件变迁作用于既有生产力分布,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要素流动与市场变迁,各国各区域农业产业已很难再维持传统的封闭格局,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动态波动的特征。作为规划和政策的农业产业布局,必然要对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积极主动地对生产力布局再组织。
(2)农业产业布局评价与规划。
在农业产业布局研究中,存在两类密切相关,但在行为逻辑上迥然不同的活动:评价与规划。
农业产业布局评价基本上属于科学研究范畴,即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的当前状况与影响因素采用各种理论及分析工具,展开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力求进行客观描述。其工作的核心是进行事实判断,研究工作力求真实反映区域农业布局的真实面貌与内在规律。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属于政策活动范畴,即对当前特定区域的农业产业布局状况与质量依据特定标准进行评判,对内外条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判断未来走势。进而对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及经济发展要素配置进行引导,甚至展开某种程度的直接控制,力求调整当前产业布局存在的不合理成分。其工作核心是基于价值标准对当前发展的判断及对未来的预测与政策干预。
3)农业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关系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侧重研究产业部门及要素的空间“形态”,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侧重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及相互结合的“系统”联系,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首先,产业部门的比例关系(产出或所占据的经济要素的数量)会投影在产业布局中,空间比例与结构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
其次,在进行各产业部门的空间布局时,如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的临近与隔离、集聚或分散,都基于相关产业的彼此关系,如构成上下游产业的生产与加工、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种养结合等。在构建特定区域农业结构时,往往以所在地区各产业部门的合理布局为前提;同样,在产业布局规划中,特定的产业空间结构、比例关系、形态格局不可脱离特定的产业结构。二者互为因果,系统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替代。
必须指出,农业产业布局蕴含了产业结构无可替代的部分内容。一方面,产业空间布局以区域空间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加入现代分析工具(空间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后,其图面语言所涵盖的信息是由文字、公式等表达方式为主的产业结构所难以清晰描述的。在产业发展分析中,产业结构重在定性、定量,而产业布局则主要“定位(置)”“定形(态)”。另一方面,农业以土地等要素为作用对象,特定区域土地的地形、地貌、水文、肥力、污染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均具有空间特性,产业结构分析与规划需结合产业布局特征。以上因素决定了产业布局在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与规划中的价值和地位。
农业产业布局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联不仅局限于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也与产业与要素的空间布局存在着密切关系,如农业基础设施、专业化社会服务设施布局,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空间关系等。
4)传统农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上述有关产业布局研究的理论变迁对理解影响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具有借鉴作用。事实上,传统农业与市场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在发展条件、影响因素等各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本节从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其对传统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下节则将探讨市场化背景下,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如何替代自然条件影响现代农业的产业布局。
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都能对农业产业布局施加影响,但在不同时期的决定性因素则有所不同,具体到每类产业部门,各种因素的影响力也存在差异。传统社会背景下,农业产业布局具有如下特征。
(1)产业布局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近代以前,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看天吃饭”特征,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特征使得产业布局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特征。相邻地区与流域之间的地形地貌、水资源、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部分差别就能造成传统农业产业布局的区域差异。
(2)产业布局与经营的分散特征。农业生产所固有的长周期性以及作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土地成本高昂,若土地集约开发则存在高成本、高风险。即使是自然条件并无显著差异的特定区域,农业生产组织也难以实现规模化,造成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业布局的分散化现象明显。
(3)农产品短距离供应范围特征。近现代之前,农业受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约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本特征,农产品商品化率极低。在此基础上受农产品价值低,农产品加工度受工艺技术限制,生鲜农产品贮存运输困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传统农业中可交易的生鲜农产品一般无力支撑长距离输送,具有典型的供应半径小、市场分割等特征。(www.xing528.com)
5)现代农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进入现代社会,随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交通运输业发展促进经济要素频繁流动,农产品商品化率不断提高,传统孤立与稳定的农产品生产—消费市场格局逐步被打破,静态农业产业布局向动态生产力布局方向转变。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资源分配的力量、经济要素的相互替代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业不能过于强调自然因素的客观因素,关起门发展传统农业已经没有出路。
某种程度上看,现代农业发展正是对传统农业的自然特征与约束条件的不断克服的过程。影响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将更多地体现在生物与农业技术、市场演变、农业政策以及农业发展理念的变化等方面。
现代社会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已让位于经济社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自然条件的相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往往呈现迅速变化的格局,造成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频率远高于传统农业。
(1)消费及市场竞争。
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随生活水平提高而快速变化,进而引起农业内部结构、规模与空间布局的变化,如主粮消费比例随着肉蛋奶消费增加而下降,现代人对食品安全与农业生态关注使绿色、有机产品的需求增加等。
市场是农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场所,主导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农业产业及其经营者可否持续与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赢取利润,现代农业产业经营者均力争扩大市场范围与市场份额,加大资本投入,以争夺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稀缺资源,尽可能消除交通、信息、储存等限制因素造成的市场壁垒,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以新奇特农产品替代传统产品抢夺市场等。由于经营农业的根本目标的不同,现代农业往往采取规模、集约化经营方式,与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代表的分散经营形成显著差异。
(2)农业内部合作。
在市场环境下,农业经营者相互间的关系除了竞争以外,还存在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由于农业生产所依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并非孤立,各种自然及经济要素相互联系、制约,农业相关产业及经营单位之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转化与能量循环,构成了综合性的农业产业与生态系统。体现在农业产业布局环节中,上下游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使各产业部门与经营单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潜力,提高了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效率,延伸了产业链与价值链,实现了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3)城市化发展。
城市地区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市场空间,农业产业布局尤其应考虑到城市化发展对其影响。具体而言,城市化对农业布局存在矛盾的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发展作为现代化的重要表征,现代社会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使大量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生产,并促使人口向城市,尤其是现代大中城市聚集。对农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需求剧增,要求在城市郊区发展蔬菜园艺、家禽家畜等产业,扩大了市场范围,往往产生高度商品化、集约化的都市现代农业区位。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进一步显现,农业的单位土地和劳动力的产出远远低于城市二三产业,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属性并无根本性变化,甚至进一步强化。在此背景下,当城市化发展带来城市郊区土地增值与城市地理空间扩张,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在地理空间的竞争中必然居于下风,并最终被迫让步。现代城市对农业产出需求和空间排斥的矛盾态度,最终导致农业产业的不合理布局。
(4)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作为经济要素的组成部分,其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数量、素质等方面。
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因技术进步、劳动力价格攀升,农业设施与装备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替代,但是在部分农业产业部门,如蔬菜生产,以及农业生产特定环节,如水果采摘等,依然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区域劳动力数量与价格对决定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依然存在重要影响。
劳动力的其他特征对农业也存在影响,如年龄构成特征,青壮劳动力相比于老龄、妇女劳动力,因劳动强度差异使二者所能适应的产业部门有所不同;又如劳动力素质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对新知识和现代农业装备适应性好,有利于发展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反之则只能适应传统粗放型农业;又如耕作习惯影响,传统农业生产知识蕴含在耕作习惯之中,知识传递采用口口相传等传统方式,成为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复制困难,在这种环境下,劳动者往往很难适应产业部门或生产方式的变更,给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带来阻力。
(5)发展理念及多功能农业。
农业具有多功能特征。在现代社会,农业在提供足够数量与质量的农产品之余,生态、文化等其他衍生功能也逐渐成为发展农业的目标。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对农业发展的方式也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如为保持生态环境对农药化肥使用的限制,为减少环境污染提出的畜禽养殖的禁养、限养要求等。
以都市郊区农业为例,在大市场、大流通背景下都市对农业的生产功能需求逐步下降,而更多转向农业的生态、游憩、文化等机制。都市区域农业内部呈现出对林业、休闲农业等需求强于农副产品生产的结构变化,并最终影响都市地区农业各部门的空间布局。
(6)农业发展政策。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农业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农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但同时作为弱质产业,农业因其固有特征造成的比较效益低下、严重依赖环境、受制于其他产业等不足决定了农业发展的脆弱性。现代国家多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发展政策,扶持、引导农业健康发展,同样也体现为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国家、政府的农业政策的具体形式,一方面是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支农资金、低息贷款、引导基金等方式,将政府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引入某些产业部门、特定生产环节或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优化,如农业税减免,种子、化肥及农药等农资补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等。也可通过政策性保险,以减少农业生产、流通环节自然与市场的风险。各种财政相关政策可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施加影响,并最终影响到产业布局。另一方面是通过立法、发布政策、编制规划等方式,直接干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布局。如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我国颁布了行政法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并编制中央及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等方式对基本农田数量、范围进行确定,同时开展高标准粮田工程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等。中央和地方均编制发布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如《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