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市现代农业模式优化建议:现代化的城市农业模式

都市现代农业模式优化建议:现代化的城市农业模式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都市种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种养模式的多样化,不同的种养模式对生产经营者来讲会产生不同的效率、成本和收入;对社会来讲会产生不同的满足类型、满足程度、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对土地资源稀缺,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从而提升单位土地

都市现代农业模式优化建议:现代化的城市农业模式

农业模式是农业的具体生产方式,是从农业生产单元层面探讨生产什么、用什么生产以及如何生产的问题,是农业生产发挥社会功能的具体方式,这里重点讨论都市农业的种养模式。

1)都市种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种养模式是农业的具体生产方式,是从农业生产单元层面探讨生产什么、用什么生产以及如何生产的问题,是农业生产发挥社会功能的具体方式。种养模式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可以是针对种养组合、产品形态、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等构成要素中的一个、几个或全部内容而言。

(1)种养组合。尽管种养模式总是针对某一主要产业进行的,但如果没有其他环节的创新,一个单独的种植业养殖业一般不构成一种模式。由于不同的种养业之间往往存在生物的或经济的依存关系,从而以某一产业为核心的多个种养业的组合生产在现实中非常普遍,比如稻鸭共作、果禽立体种养、多种蔬菜轮作、粮猪循环等,不同的种养组合构成不同的种养模式。不同种养业进行组合生产(包括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一般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避免单一生产的缺陷。

(2)产品形态。针对人们不同的需求类型,某一农业生产可以提供不同形态的产品或同时提供多种形态的产品,产品形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生态产品和服务等。一般来讲,要为社会提供不同于传统产品形态的产品,或者同时提供多种形态的产品,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这种改变了的方式也可成为一种新模式,比如水稻的生态湿地效应、花卉生产的体验功能、农业生产的多功能开发等。改变产品形态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3)组织方式。组织方式是生产单元内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具体的分工协作关系,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生产单元的生产效率,并对社会功能的发挥和生产技术手段的采用产生重要影响。农业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大户、合作社、企业和一体化等,不同的组织方式可以构成不同的种养模式,比如种养循环的家庭农场模式、蔬菜产销的一体化模式。组织方式的改变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向社会更高效地提供产品。

(4)技术手段。技术是具体使用什么生产资料和方法生产产品,种养组合、产品形态、组织方式的改变都可能依赖技术手段的改变。技术手段的改变能够对整个产品生产提供过程的效率、成本、外部影响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模式。

新的种养模式可以是以上构成要素中的一个、几个或全部的改变,是否是一种新的模式,一般来讲需要考虑是否在满足需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维护生态等方面有重大的进步。

2)都市种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种养模式的多样化,不同的种养模式对生产经营者来讲会产生不同的效率、成本和收入;对社会来讲会产生不同的满足类型、满足程度、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些指标的最终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获得最佳的上述指标,在不同的外部环境约束下,应该选择或建立不同的种养模式。影响上述指标的最终状态,从而影响种养模式的选择或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功能定位。功能定位是人们对特定种养模式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增加生产经营者收入方面的具体要求。很显然,为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不同的功能定位需要不同的种养模式。功能的具体定位主要影响种养组合、产品形态和技术手段的选择。

(2)资源状况。农业生产资源主要包括土壤、气候和水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人才和资本等社会资源。资源状况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和成本,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自然资源条件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而更多使用自身较丰富的社会资源也可降低生产成本。不同的资源状况要求采用不同的种养模式,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减低生产成本。不同的资源状况主要影响种养组合、产品形态和技术手段的选择。(www.xing528.com)

(3)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指社会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技术支持。技术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和成本,对种养组合、产品形态、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的选择都有影响。

3)都市种养模式的优化方向

在特定的功能定位、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约束下,不同的种养模式的最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功能定位、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约束下,同样的种养模式的最终效益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存在适应所有环境的固定不变的最优种养模式,经营环境的改变需要对原有的种养模式进行重新选择或优化。

(1)优化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市场稳定。都市宏观农产品供给结构总是通过微观生产单元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来实现的,都市农业在宏观上要求对都市农产品市场,尤其是“菜篮子”产品市场起到关键调控作用,从而在微观上需要生产单元重视发展那些调控市场的品种,并建立起比较稳定的销售体系。为此,都市农业种养模式的优化也应重点在种养组合、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上围绕那些重点品种展开,比如通过蔬菜科学轮作、高效生产、一体化产销的优化实现都市蔬菜的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

(2)强化生境过程管控确保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供给保障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来自生境的污染和生产过程农化物的使用,为此安全的种养模式应重点在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上进行创新,确保生境和生产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管控,比如生境和过程的信息化管控(追溯体系),也可在种养组合和技术手段上重点发展安全生态生产技术,减少农化物的使用,比如蔬菜生态种植技术、果禽生态种养技术等。

(3)发展循环清洁生产维护城市生态。农业有积极的生态维护功能,但不适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会对生态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置。因产业和人口的高度聚集,城市生态本身就非常脆弱,我们的农业生产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对城市生态的负面影响,为此都市农业种养模式的创新应在种养组合和技术手段上围绕循环和清洁生产展开,比如粮猪循环、蔬菜废弃物循环利用、水产生态养殖等。

(4)提高集约生产程度提升土地效率。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导致我国土地资源非常稀缺,都市地区同时又面临其他产业的竞争,使得形势更为严峻。应对土地资源稀缺,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从而提升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从具体的种养模式来讲,可侧重在种养组合和技术手段上从设施生产、立体种养上进行优化。

(5)发展劳动替代技术提高劳动效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使用劳动力的成本急剧升高,尤其是都市地区,面对二三产业的激烈竞争,劳动力成本更是节节攀升,面对这种不可更改的必然趋势,发展劳动替代技术,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单个劳动力的效率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种养模式来讲,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6)通过多元功能开发提高综合效益。尽管经济效益始终都是经营者所追求的,但面对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的挑战,经济效益对都市农业经营者来讲意义重大,同时因都市农业在产品供给和生态维护方面所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提高种养综合效益对都市农业显得尤为重要。很显然,面对都市的多样化需求,都市农业的多元功能开发是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从种养模式来讲,应重点从产品形态上进行创意,以增加体验、休闲和旅游的成分,比如针对蔬菜、水果、花卉和其他农业生产过程开发的观光、休闲、旅游农业。

根据都市现代农业四个维度的分析,都市现代农业定义为:都市现代农业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面对急剧增长的都市食物需求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通过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在都市及其延伸地带发展起来的,以保障城市农产品供给为主体,以维护城市生态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为两翼的,需求导向、资本密集型农业宏观生产结构和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型微观种养模式,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典型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