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的功能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从客观的角度讲,都市农业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受制于发展空间客观存在的资源环境;从主观的角度讲,都市农业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取决于社会对特殊发展空间中农业的需求。两者的结合最终决定都市农业实际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从客观的角度讲,农业具有潜在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从主观的角度讲,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前沿的都市地区对该区域的农业有着特殊的需求,首先是食物供应市场的稳定。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形成的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处在都市及其延伸地区的都市农业必然要顺应都市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以生产保障为主体的多元服务功能。针对都市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其特殊的区位,都市农业对城市居民、都市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区农业都将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从而其功能定位包括服务都市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农区农业。
1)服务都市需求
都市农业位于都市郊区,是都市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都市农业首要功能应当是服务于都市的需求。具体包括生产供给保障、生态环境维护和生活品质提升。
(1)生产供给保障。生产供给保障又包括分担粮食安全责任、稳定“菜篮子”产品市场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生产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拥有良好自然资源的大城市郊区理应分担粮食安全责任;粮食生产耗费劳动少,大城市郊区缺乏劳动力资源,有必要稳定粮食生产。不耐储运的“菜篮子”产品必须是连续生产连续消费,生产的时间空间结构能否与消费结构匹配,关系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大市场大流通背景下,市场波动具有传递性,并容易被放大,提高地产能力有助于稳定本地市场,进而稳定全国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包括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和农化物的违规使用,以及储运加工过程中药物的违规使用。高度分工和完全市场化造成城市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信息高度不对称,使食品质量面临极高的安全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并激励经营者主动提升安全水平,是保供给的重要内容。都市农业在稳定“菜篮子”产品市场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应当起到关键的调控和保障作用。
(2)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因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城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业具有潜在的维护生态环境的功能,都市农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最前沿,环境维护功能要远高于农区农业。尽管种植业具有绿地或湿地的效果,但要发挥农业生态维护的功能,首先要避免农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这一前提下,农业积极的生态维护功能主要包括农作物的净化功能和碳汇功能,以及参与城市废弃物的循环。要避免农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需要从减少使用农化物和产出物循环再利用两个方面入手。环境维护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依赖市场机制来实现,需要政策的规范、引导和支持。
(3)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远离自然环境,都市农业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生活的单调形成了城市居民对观光休闲农业的需求。开发都市农业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功能关键在于如何超越传统的产品理念,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过程能够愉悦精神、舒缓紧张的那些潜在因子。为此,一方面要充分挖掘那些以产品供给和生态维护为主要功能的都市农业的体验和观光功能;另一方面在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发展一定的不以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专门针对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休闲农业。(www.xing528.com)
2)增加农民收入
尽管都市农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已经非常低,城市不太可能依靠农业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城郊农民来自非农业的经济收入也越来越多,但都市农业的发展对城郊农民利益的保障仍然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农民适应和完全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由于不可避免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城市就业的长期稳定性有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非农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将会相对下降,从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市农业仍将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带动农区农业
都市农业不仅因更容易获得资本和先进技术,从而技术的现代化程度高于农区农业,而且因地处城市化水平高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其生产经营组织的现代化程度也要高于农区农业。这些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使都市农业走在全国农业的前列,发挥对农区农业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是都市农业的重要历史使命,这也符合农业现代化的扩散和演进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