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张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而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又全方位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构建结合城市需求和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业产业结构只是城市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的基础,城市所需要的供给保障功能对都市农业有更高的要求。

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1)快速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化开始正常起步,社会进入城市化推进期,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农村人口被限制进入城市,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时间内,城市化率由10.64%上升为17.92%,实际上1961年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19.29%,此后近20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变化,甚至略有下降。改革开放后的32年时间内城市化率上升了33%。相关研究估计,我国城市化率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70%。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大城市的数量也大幅度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张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而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又全方位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化是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最重要的特征。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基本内容就是大量农业人口持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这种转移引起社会经济结构持续不断的变化,而在前城市化时期、城市化完成后以及城市化的缓慢推进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都是非常微小的。这些变化包括人口跨区域迁移引起需求的区域结构变化,人口跨产业转移引起社会就业结构、收入结构的变化,农业人口持续转移引起农业经营者队伍的不稳定,非农产业的发展引起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持续下降。这些变化将对整个农业系统,尤其是城市周边的都市农业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2)城市化快速推进改变了社会食物需求数量和结构。近年来“菜篮子”产品的结构性失衡屡屡发生,这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对社会食物需求数量和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基于食物供给这一核心问题,城市和农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大城市郊区比普通农区更为密切,主要原因在于距离上的接近使得人员、商品和生产要素流通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更低。城市化的推进主要从四个方面改变食物需求数量和结构:第一,农业人口变成非农业人口,更多的人口需要通过市场获得食物,这就直接提升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第二,源于收益率提升的人口转移,带来了全社会收入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农产品消费数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第三,人口的跨区域转移改变了原有的供需区域结构,导致市场供需平衡难度增大;第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郊区的农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人口的食物均衡供应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这些变化对于大城市郊区的都市农业发展不耐储运农产品和高品质农产品也带来了机遇。

(3)城市化对传统生产要素的竞争提升了都市农业经营成本。近几年来,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成为各地都市农业经营面临的一大挑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雇不到劳动力的情况,这与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产业与农业之间的要素竞争加剧有直接关系。城市作为人口和产业聚集之地,与农业之间存在对土地和劳动力两种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竞争。土地和劳动力的占有者如何使用(自用或他用)这些要素是依据收益率来决策的。要素会从收益率低的产业流入到收益率高的产业,而随着这种流动,原来收益率低的产业,因供给减少,产品价格会上升,因要素投入量减少,边际产量会上升,结果导致要素收益率上升;原来收益率高的产业,因供给增加,产品价格会下降,因要素投入量增加,边际产量会下降,结果导致要素收入率下降。最终的结果是要素在每一个行业的收益率趋向一致。就土地来讲,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土地非农化的收益率会显著上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非农化后,土地非农化的收益率逐渐下降(如房产价格下降、土地边际生产力下降),而土地农业利用的收益率会逐渐上升(如农产品价格上升、土地农产品边际生产力上升),最后,土地不再进一步非农化。劳动力同样存在这样的趋势:工业化的发展使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劳动力非农业就业的收益率会显著上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后,劳动力非农业就业的收益率逐渐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下降),而农业劳动力的收益率会逐渐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业劳动效率提高),最后,劳动力不再进一步非农就业。城市化推进时期的大城市郊区,土地和劳动力都面临着非农化收益率不断提高的趋势。

(4)城市化形成的先进生产要素为都市农业现代化改造提供条件。都市农业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与大量先进要素进入都市农业有直接关系。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聚集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大量先进生产要素,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先进生产要素在非农产业中的收益率逐渐下降。但对于相对落后的农业产业来讲,这些先进生产要素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农产品需求又在不断增加,从而这些要素能够获得比在非农产业中更高的收益率。因此,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先进生产要素存在进入农业产业获利的动机。从农业角度讲,就是现代化改造的机遇。基于大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都市农业发展将首先获得这样的机会。

2)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都市现代农业的要求(www.xing528.com)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在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的大背景下,都市农业既有自然生态环境不断被侵蚀和传统要素成本不断升高的挑战,也有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和先进要素不断进入的机遇。有效应对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充分利用大城市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服务好城市居民,保护好农民利益,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扮演好先行者和领导者,是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对都市现代农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不仅需要从农业发展角度来定位,也需要从其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角度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构建结合城市需求和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结构。都市农业总是表现为具体的农业产业结构,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也需要通过具体的农业产业结构来实现。从市场规律和资源配置的角度,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应当结合中心城市需求和区域资源优势。从中心城市需求角度讲,都市农业应重点发展不耐储运农产品、高安全风险农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从区域资源优势角度讲,都市农业还应该稳定发展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高技术农业。

(2)构建均衡、快捷、安全、价廉的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业产业结构只是城市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的基础,城市所需要的供给保障功能对都市农业有更高的要求。完善的都市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包括农产品周年均衡供应保障体系、突发事件快速供应保障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农产品价格水平保障体系。

(3)构建兼顾生产、生态、生活的农业多功能开发体系。农业的传统功能主要是在提供农产品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经济利益。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的经济功能逐渐下降,产品保障功能继续保持,另外更增加了维护生态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功能。农业多功能的开发不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是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的重要途径。构建都市农业多功能开发体系是在稳定生产供给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

(4)构建融合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现代农业产业群。不论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还是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农业竞争,我国农业都需要建立起一批真正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农业产业群。不论是从市场需求拉动,还是从资本技术条件,都市农业体系都应成为培育这些现代农业企业,以及以这些企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群的主要环境。在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群的过程中,各区域都市农业应该根据各自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行分工协作,以发挥整体的推动作用。融合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农业产业群的基本特征。

(5)构建繁荣有序、和谐稳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都市农村地区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前沿,将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农业作为城郊农民的传统利益来源和都市农村重要的经济活动,将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消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也就是要为城乡经济主体构建起相同的发展条件,针对都市农村地区的现实,相同的发展条件主要包括给予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机会,并为相对弱势的群体提供更多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