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分析

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的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区域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聚焦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实行精准化管理,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分工逐渐深入发展,大量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经营主体在相同的区域聚集,企业之间联系加强,区域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产生集群效应。大量的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区域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聚焦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实行精准化管理,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0.58亿亩“两区”地块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使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农业产业安全显著增强。

1)粮食生产功能区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以东北平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优势区为重点,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3.4亿亩;以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西北及西南优势区为重点,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3.2亿亩(含水稻和小麦复种区6000万亩);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黄淮海地区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等优势区为重点,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4.5亿亩(含小麦和玉米复种区1.5亿亩)。(www.xing528.com)

2)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8000万亩)。以东北地区为重点,黄淮海地区为补充,划定大豆生产保护区1亿亩(含小麦和大豆复种区2000万亩);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万亩;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划定油菜籽生产保护区7000万亩(含水稻和油菜籽复种区6000万亩);以广西、云南为重点,划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1500万亩;以海南、云南、广东为重点,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1800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