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供食物为核心,农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们对农业功能的需求有所侧重,这关系到如何引导和发展农业。我国当前正在工业化、城镇化已经有较高水平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在决定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之前,一定需要首先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明确了任务,就有了方向。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主要任务,结合农业本身具有的功能,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发展现代农业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的,其基本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粮农组织将其概念进行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但体现粮食安全的几个核心因素即数量、价格、流通、质量始终没有变。粮食是否安全,首先要看能否保证粮食生产总量,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其次,要看价格是否合理,生产者与消费者是否都能接受其价格,是否都能从中受益;再次,要看流通是否顺畅,能否及时满足各地的粮食需要;第四,要看质量是否有保障,能否满足人们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的需求。
保障粮食安全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间,国民经济几次大的波动与调整都与粮食生产徘徊有关。从一般规律来看,粮食供给平衡或持续增长时期,比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都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反之,粮食生产和供给出现波动徘徊,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失速停滞。强化农业的粮食供给能力是确保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其二,粮食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从供给能力看,未来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从国际资源看,全球粮食贸易量仅为我国粮食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换言之,我国粮食进出口增减1个百分点,将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量2个百分点。其三,粮食在危机状态下的不可替代性。应确保一定的粮食自给能力,增强危机状态下的粮食安全保障。仅就满足供给而言,一个时期一定数量的粮食进口可能是廉价的替代方式,但较高的自给率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不能替代的。保持较高的自给率可以增强危机状态下粮食的可获得性。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立足国内资源解决粮食问题,因此强化农业的粮食供给功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了我国农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
2)供给其他重要农产品
其他重要农产品是指除粮食以外的重要食物类农产品和重要工业原料类农产品。重要食物类农产品主要包括油料、糖料、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产类农产品;重要工业原料类农产品主要包括棉花、毛皮类和橡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蛋类、奶类、蔬菜等食物已成为人们食物结构中基本的组成部分,这些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已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重要工业原料类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产业间广泛存在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长期以来,农业提供的原料性产品不仅支撑着国内工业的发展,而且为国家外汇获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相对于国内工业对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巨大需求,特别是相对于国内强大的农产品加工能力,我国农业的原料贡献能力明显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来弥补,从而反证了农业原料供给的重要性。比如我国最大宗进口农产品,进口量排在第一位的是大豆,2014年达到了7000多万吨。农产品原料进口,一是数量大。大豆进口量相当于国内需求量的90%,棉花大量进口导致国内棉花价格和种植面积大幅波动,年际间面积增减1000万亩左右,价格年际间波动幅度超过40%。二是增长迅速。由于大量的农产品,特别是作为原料的农产品进口增长迅速,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由多年的净出口变为净进口,2015年农产品贸易逆差高达462亿美元。因此,确保农业的产品供给,不仅要确保食品和粮食供给,而且要确保农产品原料供给,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
3)增加农民收入(www.xing528.com)
在城市化之前,农民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农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不断从农业转移到其他产业,最初主要是季节性转移,后来是完全转移,再后来是全家转移。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农民来自非农业的收入比重逐渐提高,农业对农民的收入贡献逐渐下降。尽管如此,基于以下三点原因,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仍然至关重要。第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保持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是确保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尽管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人口流向城市,但未来农村仍会保留相当数量的农民,这些农民需要有现代农业的发展以支撑他们稳定的生产生活;第三,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始终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而农业始终是一个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产业。
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主要包括农民的自主经营收入和农民的农业就业收入。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赖于农业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提高了,才有可能激发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而就当前的情况来讲,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可以激发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这包括采用现代要素的积极性和加大投入的积极性,从而可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为保障那些效益低但又很重要的农产品,可以通过政策的补贴来提高经营的效益;第二,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农业产业;第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4)带动乡村发展
尽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人口会逐渐减少,但乡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在国家完成城市化后,将仍有20%~3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乡村建设首先是为农村居民服务;其次,乡村作为承载农业的主要区域,建设好的乡村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人口,保障农业人口的稳定,从而确保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后,乡村也是未来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乡村建设好了,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主要可以通过四个方面带动乡村发展。第一,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农业经营者收入的提高可以为乡村发展持续提供资金支持;第二,现代农业发展一般意味着主导产业的深化发展,这将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将为乡村发展带来人才、资本和市场;第三,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多功能开发,多功能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营者的收入,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到农村,增加乡村的人气;第四,现代农业发展也将带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现代农业经营中,使现代农业成为各相关产业的聚集点,为乡村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