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尚书大传·大战》中说:“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唐代诗人杜甫则在诗中说:“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周敦颐也有诗句:“怒移水中蟹,爱即屋上乌。”宋朝陈师道也有诗云:“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
据说这些都是有关成语“爱屋及乌”的典故。意思是说,因为爱上一个人而连带爱上他家屋顶上的乌鸦。以此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上与这个人相关的人或物。
乌鸦,在中国民间,并不被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不祥之鸟”。乌鸦落到谁家屋顶,就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诗经》里说:“瞻乌爰止,于谁之家”,意思是说,且看乌鸦哪里落,灾祸就落谁的家。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不喜欢乌鸦。一是乌黑肮脏,二是叫声难听,三是瓜嘈,没事惹事,还要欺侮其他小鸟:简直一丁点优点也没有。而爱屋及乌却说,因为爱上一个人,就连落在他家屋上的乌鸦也不再不祥了,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也被喜欢上了。你看,这个爱有多深沉、多坚决!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爱又有多糊涂、多盲目!
为什么会发生爱屋及乌这种现象,心理学上解释,这是一种“晕轮效应”,或者称之为“光环效应”。
根据这种解释,我的理解,爱是会延伸的,会扩展的,会波及的,就像晕轮那样,扩展波及到哪里,哪里就会因此而沾光;也像光环那样,聚焦到哪里,哪里就会因此而受宠。当晕轮或光环照到某个名人或者明星时,那么,连同他身上穿的、戴的、用的、吃的,就会一齐光亮起来,令人喜爱起来。这是一种高级的借光。
根据这种解释,我还体会,爱,是可以转换的、可以变质的、可以扭曲的。因为晕轮或光环效应,所以本来不爱的,可以变成爱的;本来不祥的,可以变成吉祥的;本来令人讨厌的,可以变成令人喜欢的。于是,就爱屋及乌了。
如此看来,晕轮效应或者光环效应的力量,真的够大!
但是,千万注意一个细节,爱的扩展、爱的延伸或者爱的转换,应该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关联度。如果乌鸦不是站立在被爱人的屋顶上,而是站立在其他什么地方,那么,它就不会被爱上。在这里,关联度是一个必备条件。
爱屋及乌所蕴含的晕轮效应或者光环效应,在品牌建设中具有积极意义。企业经营者既要善于运用,更要善意运用。(www.xing528.com)
有关联的,要善于用好关联度。比如一个名牌不应停留在一个产品上,而是可以系列化成套化。一个名牌也不应停留在某个门类上,而是可以跨界合作,融合发展,以扩展自己的名牌效应。让公众对名牌的爱得到应有的合理的延伸和波及。既扩大阵容,也扩大市占率,同时也延续了品牌的生命活力。
没有关联的,则要善于找到结合点,找到关联点。一个不知名的新品牌或新产品初入市场,想要尽快得到社会认可,不妨“攀亲家”“攀高枝”。陌生的可以与公认的相挂钩,新生的可以与传统的相关联,以便用较小的成本,尽快找到市场切入点,找到与目标顾客的共鸣点。
比如,上海的“石库门”老酒进香港,就抓住香港人爱吃大闸蟹的习好,在大闸蟹上市的旺季,展开广告:“吃大闸蟹,饮石库门老酒”,以显示两者是最佳配伍。以众所周知的大闸蟹,以自然生发的爱,去推介上海老酒的销售。
又如,天厨的蜂胶制品进入香港,抓住香港人饮早茶喜欢拿一份报纸看半天,而两粒蜂胶又等于一份报纸的零售价这两个特点,展开广告:“早上起身,一份报纸,两粒蜂胶。”让老习惯里填进新元素,让新朋友变成似曾相识的老朋友,尽可能扫除新产品进入新市场的陌生感。
当然,我们更可以借用名人名流名家名角来推广新品牌新产品,借用他们的光环为新的商业服务增光添色。
应用爱屋及乌的原理,既强调善于,更强调善意。为什么?这是因为各种形式、各种名义、各种手段的假冒伪劣也会借用名人的光环,成为自己的伪装。如果这时候也去“爱屋及乌”,那就难免上当。这根本不是什么善意,而是恶意,必须坚决反对,坚决制止。
只有出于善心和善意,才是借用爱屋及乌手法的初衷,才是合理合法的成功之路。
连乌鸦都可以被爱及,我们总比乌鸦好得多、强得多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