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语世界中,与“兵贵神速”齐名的,还有一句,叫做“欲速不达”,意思正相反。欲速不达出自《论语·子路》,其意思是,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更有趣的是,民间还有“慢工出细活”的说法,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其意思是,慢一点没关系,只要精细操作,慢慢琢磨,就会做出精美的好作品。这简直是在给慢唱赞歌。
忽儿要“神速”,忽儿要“慢工”,究竟是要快还是要慢。这是古人出尔反尔,自相矛盾,还是神仙打架,各有奥妙。真值得细细品味。
品牌事业中也有快与慢的争论。究竟是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现实世界中,强调快的往往容易得到肯定,并被认为积极进取;主张慢的往往受到指责,并被认为右倾保守。这里面涉及对待品牌进展的节奏、进度、过程的把控态度和把控准度。
快与慢,真的是一对矛盾。孰快孰慢才较为理想,经常会让人左右为难,捉摸不定,难以禅透。
一种最为直接的、最不会犯错的回答是: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那么,接下来,又一个问题产生了:何事该快,何事该慢?何时该快,何时该慢?我的体会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否可以从四个方位来思考和把持快与慢。
品类。品类不同,快慢不同。比如烹饪,热炒要快,急火快翻,色香味形俱全;炖锅要慢,细火慢炖,糯软入味,香气绕鼻:快慢各相宜。品类不同、品性不同、风味不同,追求效果不同,用火自然不同,快慢也就不同。这就叫做因品制宜。
任务。任务不同,快慢不同。比如军队,用兵要快,要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养兵要慢,养兵千日才可用兵一时。十八般武艺精通,并非一日之功,那是日积月累才可百炼成钢。成长过程不可求快,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就叫做因事制宜。(www.xing528.com)
环节。环节不同,快慢不同。进攻求快,准备求慢、求充分、求足够。应用求快,研发求慢、求成熟、求可靠,无后遗症。收割求快,培育求慢,精耕细作,精心料理。手术求快,康复求慢,伤筋动骨一百天。过程都是耐心积累,而出击则争分夺秒,这就是所谓厚积薄发。快或慢由环节或阶段的特性所决定。这就叫做因时制宜。
时机。时机不同,快慢不同。时机成熟,稍纵即逝,当断则断,来不得半点犹豫;时机不到,则耐心培育,积蓄力量,静候佳音。之所以欲速不达,就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或者条件不具备。夹生饭,半熟菜,粘牙饺,总不见得对胃口,添口彩吧。时机不到,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叫做因机制宜。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张有弛,有紧有松,有快有慢,这才是辩证法。所以,战神林彪才会提出著名的“四快一慢”。这就是: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发动总攻要慢。慢,最后也是为了快,为了一举拿下。因此,准备求充分,检讨求细致,对策求全面,总攻求必胜。
股神巴菲特曾多次成为世界首富。人们请教他的股市心得,他竟归结为一个字:慢。并且还把慢解析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耐心。他一生并未做过太多投资,却常常在投资之前花费大量时间对投资目标进行调研,甚至历时几年。正因为每次都有充分准备,所以投资成功率很高。第二层次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让自己更加投入,还能不断提高能力。第三层次做一只大笨象,每一步的脚印都踏实、实在、深刻,时刻保持理智,不冲动、不盲动。第四层次,渴望成功,有必要慢一点,把方向弄清楚,提高效率,而不是盲目勤奋。一个慢字,竟被分析得如此淋漓尽致。
人们期望快,快自然有快的好处。天下武功唯求快,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获全胜,躺着也借光,站着也分享。
慢,又如何。慢,不是一种被动,而是一种另类的主动。慢,就是调查研究,就是把控趋势,就是掌控方向,就是精心培育战机,就是努力创造成功条件。无论垂杆钓鱼,还是埋伏捕兽,都大有学问,都得有足够耐心。特别在快节奏、高爆光、人心浮躁的当代,更应该冷静理智,沉稳应对。心急吃不了热粥,也吃不了热豆腐。慢,不是等待,而是蕴育;慢,不是消极,而是积极。就好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呱呱落地,循序渐进,茁壮成长。
快中有慢,慢中有快。不信,可以试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