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品牌被视为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品牌常常负重前行。有多种多样的负重:责任负重,求全责备;目标负重,求大求强;资本负重,融资扩张;思想负重,循规蹈矩。负担过多,包袱过大,品牌反而变得束手束脚,走不稳,走不快,走不远。好比背着巨大蜗壳的蜗牛,只能慢慢爬行。
成语举重若轻,启发了我。负重前行,根本没有必要。应该化重为轻,轻装前行。
举重若轻,粗查出处,由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提出。其中说:“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这位赵先生在赞美苏东坡做诗功力深厚的同时,也表述了一种处世哲学,举重若轻。即使再沉重,也轻松摆弄,驾驭自如。世人一般认为,举重若轻,这是能力特强的人才能做到,轻松胜任繁重工作,轻易处理艰难问题。
我却不这样理解。举重若轻,若是只讲能力过人,就有点太过于偏面,也没了普遍意义。举重若轻应该是人人可以做到。面对繁杂工作或是艰难任务,心态平和,冷静应对;处事不躁,视若无物;有条不紊,有序完成。该放下则放下,该省略则省略,不过多拘泥而直奔主题,不过多纠缠而直指目标。这才是举重若轻的要旨。
轻与重都是相对的。想得太多,就重;如能放下,就轻。总揽一切,就重;分工负责,就轻。多头并进,就重;循序渐进,就轻。
举重若轻,全在于看透:不过如此。也在于看清:路径对头。还在于积累:能量足够。胸有成竹,满腹对策。若是看透、看清,并且力量具备,就必能举重若轻。
举重若轻,也是一种自觉。拿得起,放得下,行得通。若是迷茫、盲目、肤浅,或是放不下,势必举轻若重。因为自觉,于是坦然平和,循序而进,既无包袱,也无束缚,轻装上阵,行稳致远。
品牌事业的确应该是伟大的事业。但不必时时处处把伟大两字放在心里,挂在嘴边,把自己压得透不过气来。在没有成为伟大之前,你就是平凡。平常之心,平凡之举,足矣。只须尽心尽力,努力做好即可,是什么就是什么。犯不着上纲上线,动不动就与伟大挂上钩。即使有一天真的达到伟大了,也不必用伟大压迫自己。一切归零,仍是平常心,轻装前行。(www.xing528.com)
品牌目标的确应该是崇高的目标。但不必一上来就求大、求全、求齐、求排场。再大的目标也是一瓢一壶一点一滴积累而成。老虎吃天,无处下口。饭还得一口一口吃,菜还得一口一口嚼。一步登天,既办不到,也消化不了。大目标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分而治之。既不负重压,又鼓舞士气,还可获得成就感,一举三得。何必好高骛远,不堪重负。
品牌思维的确应该有完美的境界。但不必一上来就求全责备,完美无缺。“英雄不问出处”,在没有成为白天鹅之前,人人都是丑小鸭。丑归丑,但是有生命活力,有向往、有斗心、有进取。哪怕有千样万样缺点,有千般百般稚嫩,历经磨炼之后,终有一天会展翅翱翔,千里万里集群远飞。
品牌之路的确应该是宏伟的征程。但征程的蓝图和路径,也是在实践和试错中,逐渐清晰,日渐明朗。不必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立条条框框,这也不行,那也不准。水无定势,兵无常态,原则坚定,方法灵活,怎么顺手怎么来,这才是辩证法。什么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品牌的活力就在于,解放思想,不拘一格。
品牌的问世,实为解决生活问题而来,实为针对关心点而来。能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必想得太多太杂。因为举重若轻,才有种种创新,种种破题。
于是,就可以实施轻资产运作,决不贪大求全,不必“大而全”“小而全”。能借不买,能土不洋,能简不繁,能缓不急。
于是,就可以实行无框框运作,不拘泥成规,创意创新,只要能捉住老鼠就行。
于是,就可以实施“牛皮糖”运作,既有大目标,又化整为零,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实施。
举重若轻,是一种大气。正因为看透、想穿、力够,所以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收放自如,运筹帷幄。我仿佛见到了一代代伟人,就是如此,从容不迫,踏浪而行,胜似闲庭信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