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三十年上海商业的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上海商业的形象代表了改革开放上海城市的形象,并且在零售业态创新和连锁经营等先进经营方式的导入方面开了中国现代商业发展之先河,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上海商业的发展一直引领着中国商业的发展,但在近三年中上海商业的发展已经落后了,失去了引领中国现代商业发展的地位。
是什么原因使上海商业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呢? 从表象上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上海规模型连锁化商业企业在全国的排名在靠后,甚至被挤出排名榜。
(2)在当今发展最快的主力化业态中,上海的家电连锁店早被国美、苏宁赶出了这个发展速度和规模成长速度最快的行业。
(3)在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大卖场业态发展上,上海的商业企业处在弱势的地位。
(4)曾经令上海商业非常骄傲的连锁超市的发展一直没有突破生鲜食品经营的思想障碍和技术难关,也未形成连锁超市发展的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在生鲜食品的经营上与农贸市场相比处在弱势的地位,上海一直没有形成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安全的生鲜食品供应链。
(5)一直引以为豪的上海便利店的发展,小规模的外资连锁店在经营管理水平和消费者品牌口碑上远高于大规模的本土连锁店。上海的便利店在特许加盟连锁和盈利模式上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6)上海的百货商店至今也没有走出规模化的异地开店的成功之路,失去了太多的拓展全国市场的时间和机会,且品牌的美誉度与外资企业相比在下降。
(7)在上海市政府“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计划中都把上海建成“国际购物天堂”列入上海商业发展的新目标,但至今都没有看到启动的迹象。
(8)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商业的硬件设施大大提高了,但在软实力方面尤其在整个上海商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准方面没有得到切实的提升,有很大的缺口。
(9)上海已经让位于北京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第二大城市,作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城市的地位在弱化(见下表)。
北京与上海人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说明:(1)连续四年保持领先上海一年的增长水平,即上海今年的水平相当北京去年的水平。
(2)2007年1—11月,全国人均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为18.15元,北京市的64.64元相当于全国人均数的3.56倍。(www.xing528.com)
(10)在政府机构序列中已经没有独立的并与中央政府相对应的商务管理部门了。
但从实质上看,上海商业过去的辉煌在于政府的强势指导与推进,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推进以百货商店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企业的集中上市,从而掀起了上海商业街改造和城市面貌大变化的高潮。又如1994年上海市政府将开设100家超市作为当年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导入了连锁经营的方式,创新了业态——超级市场,从而引领了大众消费的革命和流通的创新,引领了全国零售业态和经营方式创新长达十年之久。当时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制的过程中,政府的这种强势的推动无疑是正确的,但一旦把企业推到市场上去了,政府应该做什么值得深思与商榷。
回顾一下上海商业从什么时候逐步失去了引领中国现代商业发展的地位,正是在2003年上海市政府开始组建大型商业集团之时。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之下,规模性商业企业在一夜之间都归并于一个商业集团,但几年过去了,国际咨询公司绘就的发展蓝图几乎都没有实现,为什么呢?
第一,商业的航空母舰不能靠简单合并来打造,因为在一个以零售企业为主体的商业集团中,零售业的多业态和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的生产流水线那样简单整合,这就说明了国际的零售巨头为什么都是突出一个主体业态,发展相关业态的道理。
第二,商业集团成立后必须要进行各公司的整合,对一个国有企业来说,必定带来人事的大变动,这种变动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影响商业集团的业务发展。
第三,商业集团领导管理层的磨合实际上是一个“内耗”过程,这一过程小则影响集团的发展,大则影响整个上海商业的发展。
第四,随之进行的业态和品牌整合的结果更为恶劣,首先,使在一个集团内的同业态不同品牌的公司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市场竞争机制,其次,失去了这些品牌公司开拓市场尤其是全国市场的机会和信心。
第五,当商业集团最后实行强人的领导体制之后,所有的人思想只能体现一个“强人”的思想时,这时整个集团的战略决策和发展会走向不理性的道路。
国有企业的成功依靠的两个要素,一是垄断行业由国家给予了垄断的资源,二是“能人经济”,即依靠个人的思想、意志和能力,这种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不是制度性的。商业是一个市场化竞争高度激烈的行业,国营经济的体制是不能适应这个行业的,未来上海商业能否发展取决于对国营商业尤其是国营商业集团的产权制度的改革。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这需要政府与企业家两个层面的努力与智慧。
上海商业未来的发展还取决于政府的两个“重新”,即重新设立独立的商业管理机构;重新确定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中商业的地位和战略(现在已经不提商业发展战略了)。
自评
大型国企实行混合经济是当今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实际上零售业是不适合国有企业来经营的,这是因为零售业每天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需要快速应变的经营管理体制,而国有企业不可能做到,大型国企更不可能做到!这篇文章虽然是上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但增加了很多新的观点,所以还是收录其中,其中商业航母不能靠大小“舢板”的合并链接来打造是我的核心观点。当这个观点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发表后,回到上海我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因为这个观点我曾经受到过当时上海市主要领导的点名批评,叱之为“上海的专家教授必须与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当时任百联集团总裁的王宗南先生电话告诉我要“当心一点”,市商委党委书记甘忠泽还是很善意地向我转达了市主要领导的意见,顶住压力保护了我,这些我都感激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