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爱好书法艺术,勤学苦练终成大器。他举办展览笔会,交流会友,总是无私奉献、情意所致。他30 余载热心育人、桃李满天下。他就是雄安新区白洋淀诗书画院常务院长赵顺义。在首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举办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你是缘何走上诗书画艺术之路的?
赵顺义:我生长在雄县农村,自幼爱好书法。早年师从乡贤王卓仁先生(1949 年前清华大学文学系毕业,曾留学日本)学习古文和书法。我初中便辍学务农,后经商,1989 年弃商专门从事书法公益活动,直到现在也从未停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把书法当成终生追求的梦想。
从1982 年起,我带领书友数年如一日。每为人题诗拟词,从来不做准备,提笔一挥而就,这得益于我对大量经典文化的学习。在这里我要感谢河北大学教授赵逢明先生,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张荣庆先生和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著名诗人赵品光先生等名家的指导。
如今,虽已年过六旬,但我依然钟爱诗书画院公益事业,坚持着自己的信条“三真一快乐”:做真学问,交真朋友,快乐每一天。(笔者注:赵顺义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出版了几套专著等。)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白洋淀诗书画院的情况。
赵顺义:1988 年1 月,耕余书画联谊会正式成立,我当选为会长,以东河岗村我的一所三合院为会址,除了培训交流展览,每年还定期举办桃花、荷花、菊花三大笔会。为进一步繁荣文化艺术。搭建展示交流平台,2003 年3 月,开始建设白洋淀诗书画院。历时3 年半,在一个废弃的砖窑地上,完成综合展览馆、专家创作休闲小院等的建设,院内绿化面积2 万余平方米。展馆室内高5 米,展线长度500 米左右,可展出作品400 余件。诗书画院外观呈古典风貌,墙体用现代结构,总体布局中轴对称,各处建筑参差错落,琉璃檐头高贵华丽,仿古门窗典雅别致,整体建筑气派庄重,形成院中有园的中华传统建筑园林式风貌。
2006 年9 月19 日,白洋淀诗书画院正式落成时,举办了冀津书画名家作品展,省内外嘉宾800 余人到场祝贺。国内众多名家为画院题词。诗书画院聘请张蒲生、孙克、张荣庆为首席院长。2006 年,白洋淀诗书画院被中华诗词学会选定为国内首家培训基地,2010 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白洋淀诗书画院的情况。(www.xing528.com)
赵顺义:十几年来,我们共组织开展诗书画雅集、交流培训活动数百次,自办、承办、联合举办大型书画展览20 余次,桃花笔会、荷花笔会、菊花笔会60 余次。我们还多次承接省书法家协会现场评级,刊印诗词作品集30 余册,会员作品获奖、入展、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50 余人次,在其他全国性展赛中入选、获奖数百人次。雄县白洋淀诗书画院现拥有全国及省、市诗词学会、楹联学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达百余人,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会集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已成为雄安文化艺术事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记者:画院取得如此成就令人赞叹,运营资金从何而来?
赵顺义:说来汗颜,我抓住改革开放机遇,有了一些积蓄。但是,书法公益需要长期的投入。尽管一些大型的活动有政府的补贴和社会上的资助,但在资金上也时常捉襟见肘。即便再艰难,书法公益活动从未间断,并做到了月月有交流,年年有展览。这些年来,我们组织交流学习、举办展览、笔会等活动的费用支出的90%以上均由我个人承担。我带书友、教学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2016 年9 月,白洋淀诗书画院10 周年院庆时,大家让我总结一下。我即兴写了《耕余雅集一则》:“耕余三十五载,画院历十春秋,明师挚友道艺索求,切磨箴规随时交流。四时结伴同采风,八节应景自遨游。春日敲词于桃李芳园,夏季抒情在碧水兰舟,深秋赏菊于名苑小圃,寒冬咏雪在玉野琼楼。诗书画印其乐悠悠!”算是寄托与展望吧。
记者:新区设立后,你对画院有何期待?
赵顺义:雄安新区的成立,对白洋淀诗书画院的发展是天大的好事。因为,白洋淀诗书画院早已是京津冀诗书画界共同研讨交流、艺术创作的一个平台。未来的白洋淀诗书画院,还须在雄安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提升,力争在雄安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传播好雄安文化,讲好雄安故事。
(作者:王渊 《河北经济日报》2019年4月23日刊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