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茶马古道上的丽江古城

探寻茶马古道上的丽江古城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帮成为唯一适用的运输方式,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谋得生存奔波在雪域高原上,茶马古道实际上是一条用人力和马的脚力踩踏出来的道路。今天的丽江古城就是迄今为止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被誉为是“活着的茶马重镇”。

探寻茶马古道上的丽江古城

茶马古道

在我国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它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三千一百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三千八百多公里。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文化传播古道——“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高寒地带没有蔬菜,藏民们的主食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等,这些食物热量高,不易分解。茶既能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喝酥油茶就成为藏民的一种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内地,民间耕种、运送,以及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在成都、秦州设置了榷茶和买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茶马治边政策。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洪武初年,连年征战,太祖朱元璋急需马匹,因此非常重视茶马贸易,并想通过以茶换马来稳定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心,以巩固边防。于是,官府出面收购和储藏茶叶以备换马的需要,而商人买卖茶叶必须持有政府下发的“茶引”。洪武五年(1672),在秦州设立了茶马司,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各项事宜。洪武三十年(1697),为了贸易的便利,撤掉了秦州茶马司,在西宁建茶马司。(www.xing528.com)

但是这种由官府主持的贸易不能满足藏、汉两族人民的生活需求,所以两族人民往往突破政府禁令进行民间贸易。明朝政府也曾一度开放禁令。明代的茶马贸易,自洪武初年开始,与明王朝相伴始终。明中叶以后,由于朝政的腐败,奸商与边境官吏相勾结,以下等私马偷换上等番马,冒支上等茶叶,利用茶马贸易攫取不法利益,致使国家得不到优良的马匹,官方的茶马贸易每况愈下,倒是民间往来频繁,始终未断,成为汉藏两族人民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如今的茶马古道已经历经近千年的沧桑岁月,古道是壮阔的,而对于当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来说,那却是一条充满了艰险的征途。西南地区山高水急,水上交通不可想象。而山道险峻曲折,又根本无法行驶车辆。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帮成为唯一适用的运输方式,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谋得生存奔波在雪域高原上,茶马古道实际上是一条用人力和马的脚力踩踏出来的道路。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造就了他们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又一个村寨,马帮们踏出了一条沟通各地的生命之路,成为联系大西南地区的纽带。这些马帮曾经驻足停留,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发展成为后来的城镇。今天的丽江古城就是迄今为止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被誉为是“活着的茶马重镇”。

与此同时,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广泛传播,一些民间艺术家在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还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上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促使这些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等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