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图册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位毁誉参半的皇帝。不过,在治国期间,他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采取奖励垦荒,实行民屯、军屯、商屯等屯田制度,兴修水利,在全国推广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一系列措施都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他还做了一件被史学家们誉为“美政”的大事:清丈全国田地,编制土地赋役管理档案——鱼鳞图册,从而成功地使明朝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作为一位贫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极其清楚农民没有土地耕种的痛苦。元末之际,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无非就是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当上皇帝后不久,朱元璋发现许多富民隐瞒田产、逃避徭役,因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土地赋役制度改革。他在继承宋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范围的黄册和鱼鳞图册的编造措施。
从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注意收集元朝的“户卷”,即户口登记资料。洪武三年(1370),命户部将全国所有的户籍编造成册,推行户帖制度。明政府规定在每家的户籍册上都要详细记录这家每一个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成年人丁的情况,用字号编排顺序,并盖上官府的印信。此外,对于家中的男女情况、田地、居住房屋,甚至拥有牲畜的情况也都要附在登记册中。户口登记情况分成“籍”和“帖”两部分,“籍”保存在户部,“帖”则由百姓在自己家中保存,每年国家派专人对其中登记的情况进行核对和修订,以便政府对全国的人口、土地等情况有最新的全面的掌握。可见,这是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人口普查,对户口登记十分详尽,而且采取籍、帖分开的方式,每年都要重新统计上报。经过这样大规模登记和核查而编制的户帖,为明朝政府征收徭役赋税提供了相当可靠的依据。洪武十四年(1381),在户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详密的黄册制度。黄册就是户口总册,它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了各户的乡贯、丁口、姓名、年龄、田宅、资产,并按照职业规定人户的籍属,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黄册十年编造一次,共造一式四份,一份送交户部,其余由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因为上交户部的那份的封面要用黄纸裱糊,所以被称为“黄册”,它是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因此又叫“赋役黄册”。黄册的编造奠定了明朝的户籍制度,它比以往朝代对户口的控制更为严密。“里甲制度”和“黄册”的制定同时进行,明政府在编制黄册时规定: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在一里之中推选家中人口多、纳粮最多的十户为长,其余的一百户编为十甲,每甲中包括十人,把每里编为一册。这样就把一切人、户都编制到里甲之中,而里甲中的人、户又被登记到黄册中,根据黄册记载的人户情况,通过里甲实行赋役。因此,里甲是明代最基层的组织单位,里甲制度为黄册制度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www.xing528.com)
黄册是明朝的户口登记册,同时黄册上也记录了每户拥有的土地数量。但是因为黄册上登记的只是各家各户所占土地的大致情况,不够确切,所以仍有人设法隐瞒所占土地。特别像两浙的富民,他们为了逃避徭役币口赋税,往往把自家的田产假托在亲戚、邻居的名下,这种做法被叫做“铁脚诡寄”。久而久之,延续成一种风气,导致乡里欺瞒州县,州县欺瞒府,以下欺上,造成很多的弊端。于是,配合黄册制度,明朝政府又开始了“鱼鳞图册”,即一份详尽的土地登记册的编制。据最新史学研究考证,明代“鱼鳞图册”的编造早在龙凤年间就开始了。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多次派人在全国范围内丈量、核查田地,并于洪武二十年(1387)全面完成了鱼鳞图册的编造工作。这部图册的具体编制办法是:以征收税粮一万石的地域面积作为一个区,将一县分为若干区,每区又按土地的自然形态分为若干地段,由朝廷派人或由地方官主持进行丈量,然后分区分段绘画出区内的田地形状,并以田地为主,编排字号,记载田地的亩数、土质优劣、方圆四至、上中下等税则以及田主的姓名和土地买卖情况等。因各州、县、郡、里将所辖境内所绘制的田地图编在一起,栉比排列,形状好像鱼鳞一样层层相联,所以被称为“鱼鳞图册”。它和黄册并称“经纬册”,在人口、土地等情况上互为佐证。明代的鱼鳞图册,是相当完备的土地登记册。它的编制,使赋役的征收具备了确实根据,使政府税收有了保证,明初的耕地面积和税收数额都有了很大增长。
朱元璋通过清丈土地,编制赋役黄册、鱼鳞图册,建立里甲制度,将全国的土地和人口都编管起来,这就使朝廷基本上掌握了全国的户口和耕地情况,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上,从而保障了国家徭役和赋税的实现。但从另一方面,这些制度也让饱尝战乱之苦的百姓有了可以附着的土地,同时对豪族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役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时,明朝政府还规定工匠轮班制,放松了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这对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