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武帝:一位雄才大略的疆土开拓者

汉武帝:一位雄才大略的疆土开拓者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武帝在位几十年,为西汉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令后人也崇敬的人物,足以说明汉武帝时代,人才之盛。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更体现在开拓疆土,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中原王朝大规模远距离奔袭草原民族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而汉武帝终其一生,始终保持了对北方民族军事上的优势,在历次大战中一直保持进攻态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汉武帝:一位雄才大略的疆土开拓者

雄才大略的武帝

汉武帝在位几十年,为西汉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公元前140~前106年,他多次要求地方上推举孝廉、贤良方正、秀才。并规定要按人口比例每年每郡推荐1~6人不等。不推举人才的地方官要问罪。被推荐的人按四个科目分类。第一科是德行,第二科是儒学和学术,第三科是明习法令的人,第四科是行政人员,后来又增设了茂材异图科。他的这种选举官员方式,就是“察举”制。同时,允许官吏和平民直接向皇帝上书言事,有才能的人可以自荐。他在位时通过上书自荐得官的很多,如东方朔、徐乐、主父偃、严乐等。主父偃出身贫寒,怀才不遇,元朔元年(前128),他上书条陈政见为武帝赏识,一年之内,四次升迁。第二年,主父偃建议武帝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恩将其余的儿子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度封侯,但新封的侯不再受原封国的管辖,直接由各地郡县管理。此举名为皇帝恩德的推广,实际上剥夺和缩小了诸侯王的势力和实权,许多大的封国被分成几个或十几个小侯国。淮南王刘安就是由于对此不满而起兵叛乱的。

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部(州)。每部派刺史1人,在每年秋季巡行各郡国,监督地方豪强和官员的违法舞弊行为。经刺史考查优秀的地方官可以向朝廷推荐,有劣迹的可以罢免。刺史品级不高,不处理日常政事,使地方官惧怕,又不会危害朝廷的权力。同时武帝在朝中任用张汤、赵禹等一班酷吏,专门惩办违法官吏。武帝开挖昆明池时,所用十万劳役,竟全是因违法而被追究治罪的官吏。

武帝还进一步强化皇帝的用人权,削弱丞相的权力。汉初丞相都是由功臣充任。丞相总揽朝政,百官恭谨听命。即便是内史(都城最高长官)这样的高官,若与丞相冲突,丞相也可以先斩后奏。丞相推举的人,往往可直接任命为郡守或朝中的九卿。丞相与皇帝可以坐而论道,皇帝一般都很尊重丞相的意见。汉武帝改变丞相一职由功臣充任的传统,任用儒生为相。如出身贫苦的公孙弘,就被武帝破格任用为相,而不像功臣那样居功自傲,更不会与皇帝争权。后来汉武帝又把朝官分为中朝和外朝。将一些随时待奉左右的文人充实到“尚书”(原来主管文书档案)机构,让他们审阅公文,起草诏令,谋划政事。这些品级不高的尚书与同样品级不高的侍中、中书一起构成一个朝中之朝——“中朝”。实际上也是皇帝的智囊团。他们商量大事,作出决策后,再交给外朝的丞相去发布执行,丞相成了执行机构。外朝的九卿也可不通过丞相而直接上奏疏给皇帝。这样丞相一职实际被架空了,皇权得到加强。

建元年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兴建太学、设五经博士。太学应该算作我国第一个国立大学,是专门用来培养文官的。第一次将教育与选拔官吏结合起来,使西汉各级官吏的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武帝时官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如司马迁司马相如卫青霍去病、赵过、张骞桑弘羊、金日磾、韩安国、霍光、东方朔、苏武,等等。这些令后人也崇敬的人物,足以说明汉武帝时代,人才之盛。如果没有这些人,西汉历史,就会大失光彩的。(www.xing528.com)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更体现在开拓疆土,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中原王朝大规模远距离奔袭草原民族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而汉武帝终其一生,始终保持了对北方民族军事上的优势,在历次大战中一直保持进攻态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正由于这一点,使西汉王朝也借势打通了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原与天山南北地区的联系。

更为难得的是,武帝晚年能反思自己一生得失,公开检讨自己的过错。征和四年(前89)武帝东巡至海,眼望波涛滚滚,无边无涯,终于放弃了与海中神仙相会的念头。回程时,在钜定(今山东广饶县北)看到田里农耕正忙,便操起农具,亲自到田里参加劳动。在泰山祭祀时,对天神和大臣检讨自己一生好大喜功,“使天下愁苦”。并发誓,“自今,事有伤百姓,縻费天下者,悉罢之!”。回到长安,遣退了所有的方士。当桑弘羊上疏,请求在轮台(今新疆轮台)筑亭帐、驻军屯田时。汉武帝下了一个著名的“罪己诏”,向天下宣示,自己不忍再“扰劳天下”,而要“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与民休息。所以他任命田千秋为丞相,封其为“富民侯”,意思是让他“思富养民”。又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让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的“代田法”和先进的农具。

武帝一生,南征北讨,耗费无数财力,建立巨大功业。晚年却能检讨自己,向天下表示忏悔,及时改弦易辄,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是少见的。正由于武帝晚年政策的调整,西汉社会又趋于安定,为以后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西汉盛世又沿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司马光评论说“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是由于他“晚而改过”。汉武帝上承“文景之治”,下启“昭宣中兴”,不愧为一代雄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