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族人民继续斗争
马化龙领导的金积堡回民起义被清廷血腥镇压后,宁夏北部的纳家闸、广武、石崆、牛家营,中部的韦州、红沟窑、田家沟和罗山的谢家段头山区,南部的固原、盐茶一带地区,回族人民的反清斗争,时有出现。左宗棠不得不一再饬令清军黄鼎、雷正绾、左日升等部,由中卫至平凉地区,不断出击和严加防范。
同治十年(1871年)五月,就在清军杀害马化龙的两个月后,曾受抚的回军首领马天发,在宁夏南部山区隆德县城东北乡的野鸡岘,再次举行起义。署隆德县知县周其俊闻讯后,立即率城防兵勇200多人,以及官驿传护运马队队长王有庆、李松林等,前往进剿。清军遭到起义军的英勇抗击,周其俊本人也被击毙。在署平庆泾道魏光焘的剿抚兼施下,才把马天发和六盘山地区的各路坚持反清斗争的小股义军分别镇压下去。
清廷镇压了西北回民起义之后,西北地区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尖锐,因而回汉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比较有影响的是1892年高台县农民王陵和1897年庆阳府农民刘天溃等领导的反抗官府斗争。尤其是1895年4月,甘肃循化、河州等地区再次爆发了大规模回民反清斗争,即史称“乙未河湟事变”。这一反清火焰迅速向宁夏蔓延。5月30日,河州回民马海、马匡匡、赵百发等人,在海城县约定西乡百余人举行起义。起义队伍潜入县署,杀死海城知县惠福,救出关在狱中的当地回民首领李倡发等。清廷闻讯后,立即派兵进剿,马海在与清军激烈战斗中牺牲,余部在李倡发、马匡匡的领导下,退出县城外新堡子一带,集聚千余人,在海城、平远县(今宁夏同心县)境内,坚持斗争。不久,因敌强我弱,义军被击败,余部退至河州地区。(www.xing528.com)
宁灵一带的回民纷起响应河州的回民抗清斗争,有的回民星夜奔赴河州,支持当地的回民斗争。与此同时,海原城的回民海四虎,也率众领导回民起义,杀官劫吏,打击豪绅,声援河州回民起义军。回民反清斗争又有燃遍甘宁青大地之势。清军大为惊恐,采取措施,将镇压回民起义不力的陕甘总督杨昌浚、提督雷正绾、河州镇总兵汤彦和等人革职留任,以示警告,另派董福祥督办甘肃军务,率所部立即回甘。10月,董福祥率甘军30营兵力,从北京开往甘肃。他根据甘肃局势,采取分化瓦解策略,迫使灵州厅的回民数万人由河州返里,使河州回民起义军的力量大为削弱。董福祥率所部抵河州后,剿抚兼施。接着,清政府又令新疆巡抚陶模署陕甘总督,会合董福祥军连续攻破当地起义军所聚的堡寨,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了。这次起义,由于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指挥又不统一,被清军以优势兵力所扑灭。
清军在镇压回民起义过程中,所到之处,大肆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家搜户索,银钱粮草掳掠一空”[22],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清军对起义军实行“先剿后抚”、“抚而后剿”的高压手段,很多起义军首领和将士,都在降后被杀害。董福祥还以办理“善后”为名,“许(汉)民指控,而勒令回民缚送惩办”[23]。不仅如此,更实行“以回制回”的策略,派出马安良、马福禄两个回族将领,率所部去循化办理“善后”,对参加过起义的回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
这次河湟回民起义,较之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规模小,影响也不大,但它仍具有鲜明的反民族压迫、反封建统治的性质。在起义过程中,各地起义回民,不分教派,团结一致,共同进行反清斗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但是,这次起义,由于清政府调集大量兵力和残酷的镇压,而起义者内部力量分散,又缺乏灵活的战略战术,历经一年半,最终归于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