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田五领导的回民反清斗争:一场历史的考察

田五领导的回民反清斗争:一场历史的考察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年后,宁夏地区南部终于又爆发了田五领导的回民起义。当时新教哲赫忍耶派尚未形成门宦,因此这次田五、张文庆领导的回民起义,虽然表现为争取宗教信仰自由的反清斗争,而实质上具有反对封建压迫剥削的深刻意义。

田五领导的回民反清斗争:一场历史的考察

三、田五领导的回民反清斗争

西北原是我国回族形成和发展的基地清代宁夏地区聚居着众多回民。“迄明末清初,西起瓜沙,东至环庆,北抵银夏,南至洮岷,所谓甘回及东干回之踪迹,无处无之。”[57]而其间“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58]

历史上回族全体信奉伊斯兰教(旧称回教),信教者称穆斯林清朝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政策,早期是宽容利用,而自乾隆中叶起,采取扩大教派矛盾,挑动仇杀和残酷镇压的政策。

虽然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有过甘肃回民米刺印和丁国栋率众抗清事件,但清朝总体上还是笼络利用回族上层为巩固其新政权效命。如顺治年间固原回民马蛟麟,曾组织回民乡团为清朝扫荡农民起义军余部。后来加入清军征讨广西和湖南等地,官至总兵、都督,被授为太傅荣禄大夫。[59]

雍正皇帝曾下诏驳斥地方官吏要求压制回民和伊斯兰教的奏疏,指出回民是“国家之编氓”,应对其“一视同仁,不容异视”,并将奏请令回民一概出教、毁其礼拜寺的安徽按察使鲁国华革职,交部严察议处。但就在这时期的诏书中,已明显包含着清统治阶级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种种歧视。[60]

另一方面,明末清初我国伊斯兰教中产生教派分歧,出现了回族内部不和,清朝就从此入手,对穆斯林进行分化瓦解和残酷镇压。

明代陕甘穆斯林普遍实行单一的教坊制。教坊是各地穆斯林以一个清真寺为核心所形成的共同进行宗教和社会活动以及经堂学习的区域性集体(阿拉伯语称教坊为“哲麻尔特”)。各教坊拥有穆斯林一二十户至二三百户不等。教坊各自独立,自行其是,无隶属关系,因此教权较分散,内部也无教派之分。各教坊在教义上属于正统的逊尼派,后来被称为“格底木”。

明末清初,随着一些穆斯林往麦加朝觐归来,和伊斯兰教苏非派传教者由中亚和阿拉伯进入我国,陕甘境内便出现了各种新教派。苏非派是伊斯兰教中的一个神秘主义派别,注重内心苦修和自身的宗教形式,忽视格底木的正统的宗教仪式。苏非派原来就有各种支派,传入陕甘穆斯林中之后,吸收了部分汉族传统文化和当地习俗,形成了具有本地特点的苏非派的四大派别,即:戛德忍耶、虎非耶、哲赫忍耶和库不忍耶。此四大派又各自派生出若干小支派。(www.xing528.com)

乾隆初年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民马来迟及其诸子在河州和循化(今属青海省)等地传播苏非派虎夫耶教义,并已形成势力颇大的华寺门宦(门宦是扩大了的教坊,教主世袭,教权趋于集中)。后来安定(今甘肃定西)回民马明心由中亚回国,传播哲赫忍耶教义,创立新教,旨在革除门宦制度,发展很快。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撒拉族中老教和新教发生冲突,清政府支持老教上层欺压新教徒。于是循化撒拉族人苏四十三领导撒拉族和回族新教穆斯林起义,攻陷河州,直逼兰州。清政府于兰州杀害了教主马明心,于华林山剿灭了全部起义军。并于各州县“查治新教余党,吏胥肆骚”[61],因此激起了穆斯林群众更大的愤恨。三年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宁夏地区南部终于又爆发了田五领导的回民起义。

田五又名田富,固原州海城盐茶厅(今海原县)城西十五里小山村的阿訇,曾从马明心学习新教,决心“为马明心报仇”[62]。他联合李可魁(我号李胡子)和马化保(两人皆盐茶厅老鸦沟人)等,在盐茶厅小山、界牌庄、洪涝坝、马尾、中湾、老鸦沟、黄羊坪滩、白季村等地发动群众,制造武器旗帜,准备起事。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田五领导三百多人于小山举旗起义,占据西安州营(今属海原县)土堡,夺得清军的一批军械骡马后西走。起义队伍扩大至千余人,转攻靖远县城(今属甘肃省)未成,二十一日进占打拉池堡(今靖远县共和乡)。固原提督刚塔率领数百清兵来攻。刚塔身受箭伤,清军游击高人杰带兵来支援。义军退至马营水庄山尖,被清军截击,伤亡很大。二十四日,义军首领田五腹中枪伤,为了不影响义军或者被俘,他举刀自尽殉难,遗体被群众掩埋于山沟。

此后,张文庆、马四娃等领导回族群众在甘肃通渭县等地继续战斗,人数更加扩大。五月十五日,义军进占静宁州(今属甘肃省)城外翠屏山。固原、隆德等地回民也响应起义,在隆德县蟠龙山等处聚众数千。甘肃各地回民纷纷参加起义。乾隆谕令军机大臣等:“自田五毙后,其余贼李胡子、马胡子又复随处勾结胁诱。可见新教煽惑人心牢不可破,必当净绝根株,勿留余孽。”[63]于是派钦差大臣阿桂、尚书福康安(代理陕甘总督)及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率京营两千兵来甘肃镇压。又飞调四川、阿拉善、宁夏和循化等地共一万多兵疯狂围剿起义军。七月初,义军的最后据点——通渭县石峰堡陷落,回民被残杀一万多人。村落为墟,庐舍荡然无存,陕甘回族遭受了一场巨大劫难。

田五、张文庆领导的这次石峰堡回民起义,虽然首尾不过三个月,但比之三年前的兰州起义规模更大,遍及陇中十余府厅州县共一千二百多个村镇,合计击毙清军副都统明善以下官兵七百四十九人,击伤者二千多名,乾隆帝曾为之日夜不安。参加这次起义的回民人数也远比上次为多,除了新教派穆斯林外,也有老教派穆斯林参加。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这次起义的基本上都是贫苦的回族农牧民。当时新教哲赫忍耶派尚未形成门宦,因此这次田五、张文庆领导的回民起义,虽然表现为争取宗教信仰自由的反清斗争,而实质上具有反对封建压迫剥削的深刻意义。

清朝镇压了兰州和石峰堡这两次回民起义之后,对新教和整个伊斯兰教规定种种禁令,甚至干涉回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居民的日常往来。近代史学家指出:“清人待回教徒至虐,故回教徒叛清之事亦特多。”[64]即使在清朝的残暴压迫下,伊斯兰教各派仍然在回族群众中广泛流传,而回族群众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也从未停息。至同治年间,终于爆发了以宁夏金积堡为中心的规模更大、时间更久的西北回民反清大起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