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时期留下了很丰富的文学作品,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其中有大量西夏文作品,从前没有整理公布于世,不为人知,现在仅就笔者所见,略举一二。在西夏文《新集金粹置掌文》中,一开始的几句是对世界起源的认识:
天地世界始,
日月彼时显。
明暗轮回过,
冷热上下台。
诸物孕化成,
时节依次生。
西夏文《夏圣根赞歌》,是对西夏祖先的赞美诗,一开始的几句是:
黑头石城漠水畔,
赤面父壕白高河,
那里正是弭药国。
才士高,十尺人;(www.xing528.com)
马身健,五彩镫。
联系到党项后裔余阙记其族人“人面多黧黑,善骑射,有身长八九尺者,其性大抵质直尚义。”[65]可见党项民族是具有健美体魄和优良品质的民族,是一个质朴、雄健、淳厚的民族。在西夏谚语集《新集锦合辞》中,也颇多对本民族尚武精神的赞美,如:“宁射苍鹰不射兔,宁捕猛虎不捕狐。”等等。
《新集锦合辞》中,还有许多表示爱情和友谊的谚语,如:“弭药勇,婚嫁美。”“池边水草互依,勇士美人相配。”等等。
可以看出,西夏的民间诗歌和谚语大都是两两相对,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在一组对仗句中表现一个完整的意念。西夏已发现的文人诗作中,如乾顺写的《灵芝歌》等,写得典雅工整,深受汉族宫廷诗歌的影响。有的文人作品,如张元助元昊好水川大胜宋兵后,曾赋诗:“夏耸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虽然很有气势,但在意境和设喻上都比民间诗歌要略逊一筹。西夏文学作品的真正精华是在民间诗歌的创作上。
西夏的绘画艺术成就很高,尤其是佛教绘画比较突出。石窟壁画以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内容最丰富,风格上也很有特点。壁画以佛像、佛说法图、经变图、菩萨像为主。早期壁画受北宋的影响,具有写实风格。中期以后,在学习宋代艺术成就和吸收回鹘壁画风格的同时,逐渐发展成具有本民族风格和特征的壁画艺术。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观音”壁画十分精美。整幅图画以完整的构图,细腻的手笔,表现出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画技,继承了中原山水画的传统,是宋、元时期的壁画中不可多得的佳品。在第3窟内室东壁画中,还有一些反映生产、生活情景的画面,学术价值很高。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就是一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时代特点的佛教绘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精品。[66]1960年7月,在宁夏贺兰县潘昶乡红星村修缮宏佛塔时,在塔顶出土较完好的彩塑头像十余尊,像身近十座,残件数十筐;西夏文大小字号木刻印经版残版千余块;唐卡、绢帛彩画较完整的近十幅,残片断条数百斤,有些残画片上保有西夏文榜题,木刻观音像和雕花彩画帐各一块,这些彩画和彩塑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炽盛光佛图
(西夏 贺兰县宏佛塔出土)
雕塑是西夏佛教艺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彩塑,在莫高窟和榆林窟中,共保存下来三十余尊。1963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附近一个古庙遗址中,出土了一批西夏彩塑,庙内靠西壁、北壁、南壁各有大型塑像五尊,其身材比例适度,造型优美,形象自然,神态生动,衣冠秀美,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是西夏佛教彩塑艺术的瑰宝。西夏陵区出土的铜牛、石马,体形庞大,粗犷朴质,神态自然,给人以惟妙惟肖的起初感。也是在陵区出土的碑座人像面部浑圆,眉粗眼突,两乳下垂,臂部坐在脚跟上,作负重状。“这组柱础可能是汉人或少数民族的大师所刻,比起西方早期‘威伦多夫’的维纳斯,生殖崇拜的意识已经得到净化。”[67]
▲鎏金铜牛
(西夏 西夏陵区101号陪葬墓出土)
西夏的建筑艺术现在可见的还有多处古塔,如宁夏贺兰县的宏佛塔、拜寺口双塔、贺兰山方塔等。耸立于银川市南角的承天寺塔,至今是银川重点的旅游景点。该塔始建于公元1050年,是一座八角十一层的楼阁式砖塔,塔高64.5米,塔身建在一个方形的塔基上,塔底敞开一门,通过券道入塔室。室内各层为木板楼层结构,有木梯盘旋而上。塔身每层向内收分较大,每层之间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层棱牙砖。每个檐角的石榴形铁柄上挂有风铃,轻风吹动,风铃“叮咚”作响。塔顶是八面攒角刹座,上立绿色桃形塔刹。塔的造型古朴、简洁、挺拔、秀丽,并与凉州(今甘肃武威市)的护国寺塔,甘州(今甘肃张掖市)的卧佛寺,同是西夏王朝时期的著名佛教圣地,也是现在唯一具有修建年代记载的西夏古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