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吐蕃在宁夏的困扰及失败:历史重构

吐蕃在宁夏的困扰及失败:历史重构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子仪从叛军仆固怀恩手中收复灵州后,吐蕃对宁夏北部地区进行轮番猛烈攻击。这是一份在宁夏地区全面展开对吐蕃斗争的防御计划,但由于该计划需投入力量太多,所以遭致一些人的反对。

吐蕃在宁夏的困扰及失败:历史重构

三、吐蕃对宁夏地区的困扰及其失败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远在四川的唐玄宗并不知道李亨已在灵武继位,还下诏书,以太子李亨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调集西北等地十万大军,以哥舒翰为先锋兵马元帅,拒守潼关一带。[92]西北边防完全空虚。此时吐蕃墀松德赞继位,对外扩张,遣使打着“助国讨赋”的幌子,前往灵州。长安被唐军收复后宰相郭子仪等人奉命与吐蕃盟誓和好,可是吐蕃却进攻并占领岷、廓等几州。代宗李豫即位后的广德元年(公元762年),吐蕃乘机攻陷了河、陇地区,原州、秦州、安乐州和石门等七关,从此落入吐蕃之手长达八十余年之久。吐蕃大军长驱直入,相继攻破泾州、州、武功等地,唐军仓促应战,在周至郭子仪部又遭致失败。代宗出逃,吐蕃顺利占领长安。十五天以后,吐蕃退屯原州、会州、渭州等地。郭子仪从叛军仆固怀恩手中收复灵州后,吐蕃对宁夏北部地区进行轮番猛烈攻击。郭子仪率大军会同回纥,大破吐蕃于灵武台西原。这次战斗斩敌五万,俘虏万余名,救出被吐蕃掠去的妇女四千人,获马、牛、羊、驼等牧畜不知其数。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吐蕃频繁地围攻灵州,唐和吐蕃之间的战斗互有胜负,虽然有郭子仪、马、浑瑊等当朝名将镇守,但朔方军镇的实力却大大不如以前。朔方原有十万大军,战马三万,经过收复两京和平息仆固怀恩之乱,人亡三分之二,与天宝年间相比,只有十分之一。作战将士,不到吐蕃四分之一,战马约为吐蕃的百分之二。吐蕃的频繁入侵,带有很大的目的性。首先是掠夺人口,即使在一些吐蕃人军事上失利的战斗中,吐蕃也还掠去不少人口、牲畜。其次是进行破坏性的活动,践踏快要成熟的庄稼,在灵州一带破坏水利设施和营田,使汉渠、御史、尚书等渠道毁坏堵塞。

唐朝方面对此也制定了一些防御策略。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吐蕃入侵邠宁后,元载出策说:“今国家西境极于潘原,吐蕃防戍在摧沙堡,原州界其间。原州当西塞之口,接陇山之固,草肥水甘,旧垒存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请移京西军戍原州,乘间筑之,贮粟一年。戎人夏牧多在青海。羽书覆至,已逾月矣。今远筑并作,不二旬可毕。移子仪大军居泾,以为根本,分兵石门、木峡、陇山之关。北抵于河,皆连山峻岭,寇不可越。稍置鸣沙县、丰安军为之羽翼,北带灵武五城为之形势。然后举陇右之地以至安西,是谓断西戎之胫,朝廷可高枕矣”[93],并献上这一带地形图。又秘密派人翻过陇山(今六盘山)进入原州,测量井泉的位置,计算费用,准备筑城使用的各种工具。这是一份在宁夏地区全面展开对吐蕃斗争的防御计划,但由于该计划需投入力量太多,所以遭致一些人的反对。结果,代宗犹豫不决。不久,元载被杀,这件事也就完全搁置下来。

▲金履面

(唐 原州区南郊乡王涝坝村史道德洼墓出土)

唐德宗即位以后,采用了和谈为主的策略,首先把俘获的五百名吐蕃兵士由韦伦送回。吐蕃为使占领的唐朝领土合法化,于是在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于清水结成唐蕃会盟。清水(今甘肃清水县)盟约的主要内容是重新划定唐与吐蕃的界线,唐朝守泾州以西弹筝峡口(今固原县南120里),陇州(今陕西陇县)西至清水,凤州(今陕西凤县)西至同谷县(今甘肃成县),以及剑南西山大渡河之东;吐蕃防守兰州、会州、渭州、原州等地,西至临洮,东到成州及大渡河之西。盟约还规定唐蕃守界尤其是贺兰山之间缓冲闲田的管理办法,保持各守界现状,不得在闲田筑城堡耕种等。这一现状没有能维持多久,吐蕃便毁约进攻唐境,唐不得不采取一些防守对策,将朔方士兵分屯于、宁、庆州,于方渠(今甘肃环县西北)、马岭等县选择险要之地设置烽堡,以确保环庆路安全。宁夏北部灵州地带,虽屡遭攻击,但吐蕃并不能攻陷,吐蕃人的一些军事行动,只好绕过灵州,进攻盐、夏等地。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吐蕃尚结赞攻陷盐、夏等州后,每州只留守千余人,尚结赞则率大军屯兵在灵州西南一百多里的鸣沙,鸣沙成为吐蕃人距灵州最近的根据地。出使吐蕃的唐大臣崔浣到鸣沙与尚结赞会见,谴责了吐蕃人违约攻盐州夏州的行为。[94]

吐蕃攻陷盐、夏等州以后,请求再次与唐会盟。唐同意会盟,但当吐蕃先提出在原州吐梨树堡举行时,神策将军马有麟则提出异议认为,“土梨地多险,恐蕃军隐伏;不如平凉川,其地坦平,又近泾州”[95],于是又改盟平凉川。唐会盟使侍中浑瑊与吐蕃宰相尚结赞会盟于平凉川时,吐蕃伏兵万人劫盟,浑瑊狼狈逃窜,只身回京,副使崔汉衡以下军官六十多人被俘。吐蕃趁机占据原州并以此为据点,向四周掠抢。唐以会盟失利为由罢免马有麟、浑瑊二将兵权,唐朝陷入一片混乱。吐蕃这次也认识到原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弃之不用的政策,于该年十月修筑原州城,屯兵据守。

经过吐蕃多次入侵之后,唐又重新认识到盐州的重要性。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唐德宗下诏说:“盐州地当冲要,远介朔陲,东达银夏,西援灵武,密迩延庆,保扦王畿。乃者城池失地,制备无据,千里庭障,烽燧不接,三隅要害,役戍其勤。”[96]于是命浑瑊、杜希全等将兵三万五千人同赴盐州筑城。在筑盐州城的同时,命令泾原、剑南、山南等军镇对吐蕃进行牵制式作战[97],保证盐州城的顺利筑成。仅仅用了二旬的时间和六千人工,盐州城就完全筑成,朝野上下一致盛赞,白居易的《盐州城》说的就是这件事。

晚唐时期,朔方军虽然实力下降,但仍然担负着许多重要的任务,既对外抵御吐蕃,又对内在危急时救唐室于危难,获取了朝廷的极大信任,史称:“自肃、代以来,朔方军输王室,功高天下。”[98]即使以后李怀光叛乱,度支(负责军需的官员)以朔方将士数万人与李怀光同反而不发给冬衣时,唐德宗也为朔方军辩解道“朔方军累代忠义,今为怀光所制耳,将士何罪”。并专门下诏说:“朔方及诸军在怀光所者,冬衣及赏钱皆当别贮,俟道路稍通,即时给之。”[99]朔方军是晚唐时期北方门户的主要捍卫者。以后的几十年间,吐蕃对灵州、盐州地区进行了许多次攻击,出兵从几万至十几万不等;唐军也利用间隙,主动出击,时有胜利,历任朔方节度使除去像王泌极个别者为吐蕃利用外,大部分均能恪尽职守。

吐蕃政权这时候也由强盛逐渐衰落,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唐军又在西南剑南、盐州、维州等地几次打败吐蕃,使吐蕃受到重创。元和末年,吐蕃在原州、夏州、长乐州等地的战斗中,接连失利。尤其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冬,吐蕃大军将盐州重重包围,总兵力约有十五万之众,加上党项首领也领兵助攻,时间达三旬之久。吐蕃使用飞梯、鹅车、木驴等攻城器械四面齐攻,盐州城四次快要被攻破,但都没有成功。刺史李文悦率将士据城坚守,有的城墙被破坏,便拆房屋木料以堵缺口,昼夜防拒,吐蕃毫无进展。盐州守军有时晚上偷袭,有时出城迎战,共杀敌万余名,恶战二十七日,灵州大将史敬奉率军解围,唐军内外夹击,将吐蕃击溃。[100]吐蕃已无力发起大的进攻,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九月,派出礼部尚书论纳罗为“和使”,到长安与唐举行“长庆会盟”,盟约重新确认原来清水会盟划定的守界。[101]此后,吐蕃虽有零星骚扰,但实际上唐蕃长期战争的局面已经基本结束。

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一月吐蕃内乱,宰相论恐热愿以秦、原、安乐三州和石门等七关归唐。唐命灵武节度使朱叔明等,各率本道兵马前往接收。六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接管原州、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等六关。宁节度使接管萧关。灵武节度使朱叔明接管长乐州,李钦接管安乐州。至此,宁夏全境完全归还唐朝。七月,三州七关军人百姓数千人来到长安,受到唐宣宗的接见,百姓们解其吐蕃装束,换上唐人衣冠,上下一片欢呼。[102]

唐朝此时也日薄西山,江河日下。几十年后,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在黄巢农民起义的呐喊声中,结束了长达二百九十年的统治。

【注释】

[1]《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2]《周书》卷五○,《异域传下·突蹶传》。

[3]《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4]《隋书》卷六○,《崔仲方传》。

[5]《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6]《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

[7]《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

[8]《资治通鉴》卷一八三,《隋纪》。

[9]《隋书》卷六七,《裴蕴传》。

[10]《旧唐书·丘行恭传》卷五九载,丘行恭曾对其部众说:“汝等并是好人,何因事奴为主,使天下号为奴贼。”众人都伏地群称:“愿改事公。”“事奴为主”也许指白瑜娑。

[11]《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12]《新唐书》卷一一○,《阿史那社尔传》。

[13]《唐会要》卷七三。

[14]《隋书》卷八四,《铁勒传》。

[15]《旧唐书》卷一○九,《契苾何力传》。《资治通鉴》卷一九四作“六千余家”,据此。

[16]《旧唐书》卷一○九,《契苾何力传》。

[17]《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

[18]《唐会要》卷九六。

[19]《光明日报》,1991年9月19日第2版。

[20]《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

[21]《旧唐书》卷一三四,《浑瑊传》。

[22]《旧唐书》卷一八九,《吐谷浑传》。

[23]钟侃:《唐传慕容威墓志浅释》,载《考古文物》1983年第2期。

[24]《元和郡县志》卷四。

[25]《新唐书》卷二二一,《党项传》。

[26]《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唐纪》。

[27]《北史》卷九七,《西域传》。

[28]《唐会要》卷九八,党项条。另外,《资治通鉴》卷二○五《唐纪》作“党项部落万余人内附”,《新唐书》卷二二一本传则作二十万户

[29]《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唐纪》卷二四七胡三省注。

[30]《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

[31]《旧唐书》卷一九八,《党项羌传》。

[32]参见《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唐纪》;《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诏传》。

[33]《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唐纪》。

[34]《北史》卷九七,《西域传》。

[35]《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

[36]《册府元龟》卷九八六。

[37]《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

[38]《新唐书》卷二一二,《康日知传》。

[39]《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唐纪》。

[40]《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

[41]《全唐文》卷四三五。

[42]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附墓志录文,载《文物》1988年第9期。

[43]卢兆荫:《何父哲墓志考释》,载《考古》1986年第9期。

[44]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唐史道德墓清理简报》,载《文物》1985年第1l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92年第10期。

[45]《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传》。(www.xing528.com)

[46]《新唐书》卷一九三,《忠义传下》。

[47]《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纪》。

[48]《资治通鉴》卷二○五,《唐纪》。

[49]《旧唐书》卷一二五,《张镒传》。

[50]《旧唐书》卷一二,《宗崇本纪上》。

[51]《旧唐书》卷一二,《宗崇本纪上》。

[52]《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下》。

[53]《册府元龟》卷九九二。

[54]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l期,后收入《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55]《册府元龟》卷二四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灵州言河水清”;《新唐书·五行志》卷三五载:“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夏,丰州河清。”《文献通考》卷二九载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灵州奏黄河清,有二百五十里见底。

[56]《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57]《元和郡县志》卷四。

[58]《旧唐书》卷九三,《娄师德传》。

[59]《旧唐书》卷一一八,《元载传》。

[60]《太平广记》卷四八五。

[61]赵文林等:《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杜1980年版。

[62]《通典·食货》卷七。

[63]《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

[64]《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

[65]《册府元龟》卷五○三。

[66]《元和郡县志》卷三。

[67]《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

[68]《旧唐书》卷一一八,《元载传》。

[69]《张燕公集》卷七,《大唐开元十二年陇右监牧颂德碑》。

[70]《全唐文》卷四○,《玄宗赐突厥玺书》。

[71]《资治通鉴》卷二三三,《唐纪》。

[72]据《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卷三、卷四;《大唐六典》卷三,中华书局标点本。

[73]《资冶通鉴》卷二四四,《唐纪》。

[74]据敦煌发现《水部式》,《鸣沙石室佚书》。

[75]《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唐纪》。

[76]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须弥山石窟》,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77]转引自黄振华:《西夏文字典〈文海〉〈文海杂类〉及其研究——兼谈从西夏文文献看西夏社会概况》,载《中亚学刊》创刊号,中华书局1983年版。文中须弥寨则作“须鸣寨”,可能是音译不同所致。

[78]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92年第10期。

[79]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8年第9期。

[80]参见论超:《对史道德墓志及其族属的一点看法》,载《文物》1986年第12期;罗丰:《也谈史道德族属及相关问题》,载《文物》1988年第8期。

[81]张星烺:《中国交通史史料汇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8年版。

[82]《唐会要》卷七八。

[83]参见《元和郡县志》卷四,《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兵志》等。

[84]《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

[85]《新唐书》卷五○,《兵志》。

[86]参见《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册府元龟》卷九八六;《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

[87]张九龄:《曲江集》卷八,《河西节度牛仙客书》。

[88]《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

[89]《册府元龟》卷九三七。

[90]《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

[91]《资治通鉴》卷二二三,《唐纪》。

[92]《旧唐书》卷一○四,《哥舒翰传》。

[93]《旧唐书》卷一一八,《元载传》。

[94]《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

[95]《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

[96]《旧唐书》卷一四四,《杜希全传》。

[97]《旧唐书》卷一四○,《韦皋传》。

[98]《资治通鉴》卷二三一,《唐纪》。

[99]《资治通鉴》卷二三一,《唐纪》。

[100]《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册府元龟》卷四○○。

[101]《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传》;《册府元龟》卷九八一。

[102]《旧唐书》卷一八,《宣宗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