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我国只同部分国家有经济来往,对外贸易只是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开放之初,我国主要通过一系列特殊政策来渐进地推进对外开放,被称为政策性开放。这一开放模式有利于先试点再推广,逐步积累经验,但与封闭性的体制之间存在着矛盾。1992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为“入世”而准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从靠政策激励逐渐转向依靠完善的法制、高效的管理、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来引导和规范[37],逐步形成了多地区、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2000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逐步取消不符合WTO规定的优惠政策,加快清理和完善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文件,主要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对外开放。不过,我国总体上实行的是大力鼓励出口的政策方针,因此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选择的制度性开放。
2012年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制度性开放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38],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3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40],并提出要“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41](www.xing528.com)
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采取的对外开放新举措可归纳为:一是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42]。二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43]。三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