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薄弱的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化滞后、市场规则不完善且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仍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十八大首次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国特色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考虑到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薄弱的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中,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场的作用很小,货币与价格只作为记账和经济核算的符号。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在农产品等计划经济的薄弱环节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化改革开始全面推进,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形成。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的改革更加注重深层经济社会问题和复杂利益关系的调整;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20]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化滞后、市场规则不完善且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仍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首次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21],必须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党的十九大进一步阐述了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22]。同时,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新性地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并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了具体安排: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生产许可制度,健全破产制度,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3]。(www.xing528.com)

总结新时代的改革举措,重点是以下两点。一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转变政府职能,积极简政放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二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