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分析框架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分析框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方式,这为探究中国参与世界合作提供了方法论参考。国际经济治理的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全球公民社会等,主权国家是国际经济治理的主导。国际分工格局构成国际治理体系的经济根源与基础,国际治理体系是国际分工格局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反映与表现,是分工跨越国界后的上层建筑。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分析框架

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方式,这为探究中国参与世界合作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1.分工演进基础上的国际分工格局

分工,即劳动分工,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独立化与专业化,它在人们的生产与消费互动作用过程中,不断分裂、衍生而来。生产规模扩大、分工链条拉长,从而吸纳更多人口参与其中,并表现为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当分工链条跨越国界,覆盖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国际分工相应形成。不同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的分工环节或地位,共同构成国际分工格局。

当腓尼基商人在地中海沿岸发展邻邦贸易时,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开始萌芽,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往来于东西方的运输与贸易使这种国际经济联系和分工更趋频繁。尽管这时候的国际分工更多依赖于各国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天然”产业分工,这种基于区域间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分工由Ohlin(1899)在《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最早进行系统论述,他也最早指出贸易和经济地理可融为一体[70]

随着威尼斯商人在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贸易,国际分工基础渐渐由自然资源转向生产制造,工场手工业中心的兴衰也依次在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等地上演。生产过程中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发明创造最终在生产集聚过程中引发产业技术革命,兰开夏、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一批工业中心孕育了产业技术革命,也将英国推向经济发展高峰。人类历史进入技术产业革命—分工加速演化—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演进过程。

在历次长波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的集聚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孕育出新兴生产技术、主导产业,并奠定和巩固主要生产制造中心、主导国家的地理空间布局和经济地位。①第一次生产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成为纺织制造及冶炼中心,纺织、煤炭、炼铁成为主导产业,英国在引领技术革命过程中,通过殖民统治加强了经济集聚与发展。②在英国专注于殖民统治基础上的经济集聚时,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莱茵—鲁尔工业区在跟随英国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后来居上,第二次以钢铁、铁路为代表的重工业技术革命率先在德国兴起,钢铁、机器制造、造船等成为主导工业,德国后来居上直追全球殖民体系中心——英国。19世纪中叶,美国在铁路大建设过程中,抓住了重工业兴起的机遇,五大湖制造带迅速兴起。③忙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在20世纪上叶被美国迅速超越,美国受战争红利刺激和免于战乱影响,在引领第三次电、化工内燃机技术革命过程中,五大湖、纽约州等工业区发展起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电气机械制造等新一代主导行业。④欧洲复兴计划为美国开拓了国际市场,国内消费革命爆发使国内市场容量扩张,美国在经济集聚过程中继续引领以电子、宇航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技术革命,西部制造带悄然兴起。日本在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后,抓住先进国家产业转移及朝鲜战争契机,强化技术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加强西方国家市场争夺和国内市场保护扩大规模经济,实施阶段性产业政策促进技术与产业升级,实现了东部制造带及日本的迅速崛起。⑤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过程中掀起网络科技革命,以硅谷为代表的西部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中心成为新一轮生产技术革命的聚集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向各行业领域的扩散和应用,不仅兴起生物工程光电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新产业,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流程及结构均发生巨大变化。

分工的深化与规模扩张,带来更多经济体参与全球社会化生产,并因各自的参与方式决定所处的国际地位。从生产方式变革及参与国际分工格局的方式入手,为研判中国与世界合作提供了起点和物质基础。

2.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建构

国际经济治理是在某一时期特定的国际经济体系下,国际社会各行为体通过协商、合作、确立共识等方式[71],对国际经济事务进行调节和管理,以解决国与国之间或者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和稳定问题,从而塑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治理的领域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重点是提高现存经济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改革国际金融、贸易及货币体系;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等等。

国际经济治理的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全球公民社会等,主权国家是国际经济治理的主导。国际经济组织是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民间团体通过签订国际条约或协议而建立的具备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国家或组织联合,包括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组织具备全面参与、民主决策、有效执行、协调广泛和利益众多等特点,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有一定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正式治理的治理主体是政府间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集团(WB)等;非正式治理的治理主体是非政府间的公民社会组织。各类国际经济治理机构的总体构成国际经济治理体系。(www.xing528.com)

从国际经济治理机构建立的动因来看,主要根源于国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沟通协调、争端解决等需求;也就是分工联系的扩张,使跨国界之间的事务协调与管理成为必要。因此,正是国际分工的扩张与深化,使服务于不同分工地位的主体通过建构国际治理组织或机构,来维护自身权益。国际分工格局构成国际治理体系的经济根源与基础,国际治理体系是国际分工格局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反映与表现,是分工跨越国界后的上层建筑。

3.基于国际分工格局及国际经济治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广泛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各种治理组织、制度的总和,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维护自身利益、驱动国际经贸、政治、文化往来的运行机制与工具手段,其决定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受益程度取决于他们的经济力量对比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后将服务于世界经济中最强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一方面为主导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有效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主导国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由该时期下的国际经济格局产生,分工格局决定治理体系,两者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使其体现主导地位经济及国家集团的根本利益。国际经济格局因各国的经济实力、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变化,进而推动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演化。然而,国际经济秩序又会反作用于世界经济格局,推动或阻碍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对旧秩序的维护力量和新兴经济体对新秩序的创造力量的权衡。

4.从国际分工格局到国际经济秩序的动态演进

在国际分工格局、国际治理体系到国际经济秩序的关系构成中,国际分工格局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其主要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内的互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分工深化,由此重构国际分工格局,并带来不同分工地位的国家实力的兴衰,这为国际治理体系的建构提供原始动力。建基在国际分工格局上的国际治理体系,维护了既有的分工与利益格局,共同形成一定时期内不同利益方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随着科技产业革命爆发、生产方式变革,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兴生产关系与主体得以迅猛发展,作为利益代表的治理机构相应建构,并与维护既有利益集团与阶层所捍卫的经济秩序相冲突,新旧经济秩序并存及相互较量。两者发展的前景,取决于何方更适合促进生产力发展、分工深化。

在世界范围内分工、治理及秩序的矛盾作用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人口与国家被纳入社会化大生产,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提升,更加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治理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越趋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特定时期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体系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国际经济体系的变迁决定了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变换。要把握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核心,就应该深入探究国际经济治理体系背后蕴藏的国际分工体系。要研究某一时期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变化规律,就必须深入研究该时期国际分工体系与格局的变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