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质态相应发生变化,质量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在微观层面,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为发展动力提供了依据。从中观层面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我们阐释了结构平衡的重要性。从宏观层面来看,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阐述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质态相应发生变化,质量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发展质量从微观层面可理解为产品质量,使得产品及其经济活动的使用价值既合意于人的物质需要,也要合意于社会需要;从中观层面可理解为结构质量,使得经济结构实现平衡;从宏观层面可理解为生产力质量,使得生产力不断提升与发展。

在微观层面,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为发展动力提供了依据。微观产品质量的提升需要通过要素质量的提高来实现,而要素质量的提升需要借助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条件的变革,技术进步和创新可通过提高要素的结合效率以及剩余价值转换为资本的使用效率来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从而提升要素的质量。

从中观层面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我们阐释了结构平衡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社会总产品,而社会再生产的实现应保持两大部类、第Ⅰ部类内部以及第Ⅱ部类内部之间的构成比例平衡,因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为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加总后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表明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是为了满足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而生产资料总会制约着消费资料的生产。(www.xing528.com)

从宏观层面来看,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阐述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且生产力具有质量特征,它取决于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效率,若生产效率提高,由劳动提供的使用价值量高;而生产效率降低时,其使用价值量相应偏低。而在产品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效率的衡量一般可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劳动产品数量或者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劳动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但现实生活产品结构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单纯依靠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因此,生产效率的高低还应将技术以及资本的投入产出的变化等因素考虑在内,包括技术效率和资本效率。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由数量扩张的传统发展转向质量提升的新发展转变,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我们认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重塑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发展效率,并将“三维创新驱动——结构再平衡支撑——发展效率提升”的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改革框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