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古典主义复兴:诠释与局限性

新古典主义复兴:诠释与局限性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古典主义复兴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结合自己的现实,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发展经济学家意识到,对市场机制的简单推崇并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新古典主义对经济问题的纯经济分析存在缺陷,除经济因素外,一国历史、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新古典主义复兴:诠释与局限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经济学在对早期“唯资本论”提出批评的同时,大都认识到物质资本积累不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最重要因素,认为价格机制是经济调节的基本机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适合于任何经济的一般原理,这种情况的出现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的复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从片面强调物质资本的积累,转而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从片面强调工业化,转而重视农业进步;从片面强调政府计划,转而重视市场机制;从片面强调保护性的内向发展,转而主张开放性的外向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如希克斯、丹尼森、纳迪里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研究表明:资本形成在大多数国家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舒尔茨、贝克尔进一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论证了教育、营养、卫生等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家改变了早期靠牺牲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片面工业化主张,转而重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拉尼斯、费景汉提出的拉尼斯—费模式对农业剩余的详细分析被看作是对忽视农业发展的刘易斯模式的重大修正,而乔根森模式则是建立在农业剩余基础上,更加强调农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更重视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托达罗模式中,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则具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消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不是靠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而是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最终使二元性完全消失。舒尔茨更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理论影响之下,农业成为“糟糕经济学的很大牺牲品”,工业化被推崇到损害农业的地步,当务之急是把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www.xing528.com)

“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改变了早期过分强调政府干预在资本积累和工业化中的作用的倾向,转而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作用的分析,认为市场是有效的管理工具,主张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培育、增进和利用价格—市场机制,可以说:“新古典主义复兴是重新肯定市场力量对促成经济发展的影响”[2],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僵硬的、低效率的、缺少活力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走向市场经济。这一时期,以“自由主义”自称的新古典经济学将市场机制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实行完全“自由化”。20世纪80年末到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时,主流经济学家几乎达成一种共识:快速的经济自由化和确立私有产权制度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华盛顿共识”就是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理念的集中体现。在新古典主义复兴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结合自己的现实,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许多国家遵循“华盛顿共识”并未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反而遇到重重困难。发展经济学家意识到,对市场机制的简单推崇并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新古典主义对经济问题的纯经济分析存在缺陷,除经济因素外,一国历史、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