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NGO防灾减灾应急救助措施

德国NGO防灾减灾应急救助措施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防灾减灾社会化是德国灾害救助的重要特色,防灾减灾志愿者服务网络是德国公民保护体系的支柱。其中,德国技术援助署救援范围覆盖多个灾害种类,专门从事国内外灾害救灾抢险工作,由800名专职工作人员和8万名志愿者组成。德国在防灾减灾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在应急抢险中主要负责制订计划,并通过与非政府组织签订互助合作协议等形式,明确在灾害救援中的分工和义务。

德国NGO防灾减灾应急救助措施

德国是世界上典型的工业化带动农村发展的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党基金会赛德尔基金会倡导“等值化”理念,希冀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和村庄建设等方式实现农村的工业化,以此减少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创造农村高质量的生活,并将农民留在土地上。德国社会组织参与到扶贫最具有特色的是灾害救助领域

防灾减灾社会化是德国灾害救助的重要特色,防灾减灾志愿者服务网络是德国公民保护体系的支柱。目前,德国8280万人中约2300万人是志愿者队伍成员,其中义务服务时间超过各类灾害预防救援标准的志愿者超过180万人,这些志愿者主要来自德国工人助人为乐联盟(ASB)、德意志生命救助协会(DLRG)、德国技术援助署(THW)等公民保护服务组织。其中,德国技术援助署救援范围覆盖多个灾害种类,专门从事国内外灾害救灾抢险工作,由800名专职工作人员和8万名志愿者组成。志愿者在管理和培训、装备配置标准化、装备物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志愿者均接受过专业的救灾知识技能培训、减灾知识宣传以及灾难救助工作等方面的训练,主要包括医疗救助、通信维护、海事救援、技术援助、照明设备、水质净化及其他辅助类领域。(www.xing528.com)

德国在防灾减灾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在应急抢险中主要负责制订计划,并通过与非政府组织签订互助合作协议等形式,明确在灾害救援中的分工和义务。具体的操作模式为:一是政府部门制订应急救援计划,并配套财务部门拨发财政款项,将社会组织、社区互助组织、志愿者团队都考虑在应急网络组成成员之中,纳入应急管理框架,共同提高灾害应急能力。二是非政府组织在明确责任义务之后,分工协助政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以及智力支持,组织开展自救和互救行动。三是对非政府组织中的参与救灾人员开展紧急救助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以红十字会组织为例,30余万志愿者都经过专业应急和救助训练。这些应急和救助训练对于救助现场是十分有效的,当救助志愿者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时,面对灾害现场的事件,会做出最迅速的反应,知道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从而提高救助的效率,也可以组织带动其他人紧急参与。四是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应急决策议事机构和协调机构中的参与,在机构设置中议事和协调机构必须由政府官员、社区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代表等多主体组成,建立信息共享和联络的平台,从而避免混乱无序。五是灾害预警系统和危机信息系统的建立,这些信息在灾害发生之前、灾害中和灾害后都有重要作用,集中向社会和个人宣传灾害预防和救助的办法,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步骤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