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1947年独立之后,为服务于国家建设,政府设置了NGO。自此NGO不断扩大范围,印度成为非政府组织发展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根据印度中央调查局的保守估计,在印度各地已经有200万个非政府组织在运作,印度很可能成为对非政府组织充满机遇的地方。[5]印度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人口约占世界的14%,而贫困人口占世界总贫困人口的37.6%,其中1993—1994年期间,印度的贫困人口达3.2亿,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农村。为此,印度专门成立了农村发展部,注重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主要负责农村扶贫计划、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改善、乡村卫生改善、社会救助事业、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就业保障、荒地综合开发以及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发展部形成一整套的行政运作体系来促进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
印度非政府组织在扶贫中的参与是多种因素的结合。政治因素是促进印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结束殖民统治之后,印度执政党为了体现政府的慈善和人性化,推动一系列的公共物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在拉吉夫·甘地的组织带领下,非政府组织迅速兴起,并推动参与农村建设性发展计划,比如在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基础教育、农业推广,以及改变贫穷者身份标签等方面积极参与,创造出自力更生、自治和自给自足的乡村社区。甘地和平基金会、印度土布和乡村工业委员会(KVIC)[6]、乡村发展志愿者协会(AWARD)分别制订了五年的计划,大力支持印度土布行业以及乡村工业,并给予特殊的免税政策。随着政治选举的变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物价上涨、粮食短缺、工业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增加并且导致广泛的腐败,贫困问题越发严重。到20世纪90年代,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扩展市场和市场参与者作为贫困问题的解决之道。世界银行认为,非政府组织会给穷人带来“声音”,促进公共部门的透明度和问责制;鼓励公私合作和参与式方法,在社区层面培育社会资本,并帮助控制不良影响。20世纪末期,印度采用结构调整政策,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国家从政治生活的中心逐渐回归到社会福利领域。(www.xing528.com)
印度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有着强有力的政策背景支持,在印度的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年)中明确提出要将非政府组织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当中,每年投入50亿美元交付给非政府组织使用,允许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发展中承接政府项目,与其他慈善团体合作,并且允许非政府组织加强社区动员,整合乡村地方资源,监督地方官员的行动。这个计划对于非政府组织参与贫困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府直接以项目的形式资助非政府组织,并将其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之中,其中具有较好效果的项目主要包括家族基金会项目、印度自我就业妇女协会、乡村综合发展项目、全民扫盲运动、乡村供水计划项目、非正规教育项目等。印度官方数据显示,非政府组织参与的主要范围与一些国家重大事件相关,比例最高的参与领域是自然灾害,主要是海啸,占比为17.6%,公民问题占比为12.5%,健康问题占比为11.2%,环境问题占比为9.9%,政治法律问题占比为8.8%,与非政府组织管理和问责相关的问题占比为9.3%,儿童相关的问题占比为6.9%,妇女相关的问题占比为5.1%,其他相关的问题(包括动物的权利、残疾人的权利、名人事件和同性恋等)占比为15.5%。[7]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政府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非政府组织得到政府的直接资助,开始在印度各地乡村建立分支机构,促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和项目能够覆盖到更加偏远的贫困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