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救灾重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

救灾重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危害较大,洪水、地震、雪灾、沙尘暴、瘟疫流感、火灾等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政府积极抗灾救灾的同时,社会组织也踊跃地参与救灾和重建,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抗灾救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参与救灾重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救灾重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

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就饱受灾害的侵袭。著名经济史学家傅筑夫曾指出:一部二十四史,几乎是一部中国灾荒史;一部中华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亦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7]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危害较大,洪水地震雪灾沙尘暴瘟疫流感、火灾等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政府积极抗灾救灾的同时,社会组织也踊跃地参与救灾和重建,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抗灾救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参与救灾重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物资捐赠。中国慈善总会从成立以来就秉承扶危济困、帮助困难群体的人道主义精神,自1998年总会初步确立社会组织接收救灾捐赠主体地位以来,实施了张北地震、98抗洪救灾、抗击“非典”、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西南地区旱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以及印度洋海啸、日本地震等10多次救灾捐赠活动,筹募的捐赠款物达50多亿元(包括各地慈善会汇缴的20多亿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8]

二是生活恢复。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灾民安置、基本生活条件的建立、心理疏导、信息发布等。随着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经验不断增加,其专业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如鲁甸地震后有较大影响的“公益同行·鲁甸地震社区陪伴计划”,支持公益组织参与过渡安置阶段社区陪伴项目,有效回应了社区需求。可以说,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援的意义不仅在于履行公民义务,更在于把社会发展的理念传播到灾区,推进灾区的社会建设。[9](www.xing528.com)

三是灾后重建。值得一提的是,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明确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作为实施原则,吸引了许多社会组织参与灾后重建。中国扶贫基金会参与灾后重建的持续时间长、实施范围广、影响力较大,其灾后重建遵循以下五个原则:第一,首要回应灾后的贫困问题;第二,社区为本;第三,致力于提升灾民自我发展能力;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五,合作、协作与陪伴成长。重点支持贫困社区的产业发展、社区就业机会提供、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弱势人群为核心的社区服务和照顾系统建设、注重培养致力于与灾民共同发展的组织和能力。[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