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视角看,劳动力空间分布的改变会经历如下过程。产业结构变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显著影响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而劳动力的流动受工资水平这一指挥棒的影响,地区收入势差使劳动力从工资水平低的地区流向高的地区,从而劳动力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化的流程图分析过程如图5-1所示。
图5-1 产业结构影响劳动力分布流程图
从图5-1来看,产业结构变动会引起一连串的反映,最终会改变劳动力在空间的分布。当然,劳动力分布改变也会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比如,随着人力成本的升高,企业向人力资本更加便宜的中西部转移,这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分布引起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很好的示例。本书主要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来观察它对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化产生何种影响,因此,书中主要对上图中箭头实线传递部分做出解释说明。
一、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传递过程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依存关系。当我们关注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时,通常会观察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如何变化的,而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学者的观点存在着明显分歧,但是对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学者们达成了共识。早期的理论研究者在主流经济学界似乎形成了一种确定的观点,即经济增长决定产业结构。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经济增长会引起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收入增加会改变消费者的偏好,进而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引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可以看做经济增长的一个结果。对这一近乎公理的判断提出质疑的是以结构主义为特征的发展经济学家,学者们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索洛在1957年发表的《技术变化与总量生产函数》一文中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有赖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索洛模型中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采用索罗余值法,这一方法是建立在希克斯中心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它是以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作为研究前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可以近似做出该假设。而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状态,资源在不同部门的配置是非均衡的,由此劳动和资本会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流向效率高的部门,这是经济中的结构效用促使经济增长[169]。
假设一个经济体有n个产业,产业生产函数采取C-D生产函数形式:
式中:α和β分别表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
总生产函数与单个产业函数存在如下关系:
产业i的经济增长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α和β分别为第i个产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qki,qLi分别为第i产业资本投入生产率和劳动投入生产率。记GTFPi为第i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第i产业产出的贡献。
通过关系变换,可得到产业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核算方程:
GTFP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加权和,权数为i产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主要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是从要素投入的角度,说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在各行业所占比例不同带来经济增长的变化,资本与劳动力会从效率低的部门流向效率高的部门;第三部分是从产出的角度,说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示i产业产出占总产出变化比例变化促进经济增长。
新古典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偏离均衡后会自动回到均衡状态,但缪尔达尔的观点则与此不同,他认为经济的发展会偏离最初的位置,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回到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态的发展会得到强化。因而,区域会出现贫穷落后的地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情况。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空间子系统会重组,中心外围的边界也开始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也会按照一定的规则,从工业化前期到后期在空间上呈现不同的变化[170]。
从经典理论解释可以发现地区发展不平衡,部门间的工资差距是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主因,劳动力流动是平衡成本和收益的行动结果。根据新古典理论的解释框架,劳动力流动主因是预期收入的增加,理论的假设是基于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前提,在这种分析框架下很难反映劳动力流动和地区产业发展的规律。产业结构变化也有内在原因与逻辑,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由一产向第二、第三产业变动,三次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产业转移,在渐进式地改变着产业的空间布局,同时产业的变动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影响。可以说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现象,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产业转移产生的结果。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相互联系,从内涵来看,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空间位移,也就是在国家或地区间的转移,通常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而劳动力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城乡,产业或地区之间的转移,一般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学者从我国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的现实观察,把产业与劳动力流动的阶段分为[171]:改革开放之前产业单向转移,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与产业呈现同向转移,2000年前后的劳动力与产业逆向迁移以,2008年以来产业单向转移四个阶段。从两者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产业转移一般承载着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内的流动和空间动态组合与集聚,而劳动力流动并不一定意味着产业转移的发生。可以说,劳动力流动对于产业的作用力要小于产业结构变化对于劳动力区域分布的决定作用。
产业转移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产业转移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向。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表明,企业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及知识溢出效应,发达地区企业不愿改变区位产生集聚,也决定了劳动力在该地区的聚集。一般经济理论表明,产业向何处转,往往会导致要素也向该处集中和集聚[172]。因而,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的集聚和转移会改变了劳动力的流向,由此产生劳动力在区域内的重新分布。
劳动力的流动能够改变地区劳动要素的空间分布,区域发展经历了单中心、强单一中心、等级次序中心和区域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一演化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势差的存在,劳动力会从一个区域流向另外一个区域。因而,会出现产业结构效应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引发劳动力区域间的流动,从而出现劳动力空间有疏有密的空间分布状态。
二、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劳动力空间分布模型解释
1.基于劳动力分布模型解释
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劳动力在就业结构上的转换。产业的发展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合理配置才能保证生产服务得以进行,也就是说两者之间需要适当的比例才能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从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三种类型的产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相同,产业结构演进主要经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换,同时,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阶段两者相关,不同阶段中劳动力的配比也在变化,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状况也能反映出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和结构变动情况。
其次,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决定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173]。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三次产业分布决定了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同时,产业特性不同决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差异化分布。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化社会,再到后工业化时代的演变过程中,劳动力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过程中,具有排挤和吸纳劳动力的双重效应。新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使传统劳动力的需求发生改变,产生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而新兴部门的出现又会吸纳新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就业规模和质量随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而改变。
最后,刘易斯和托达罗的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会逐渐减少,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同时带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同步上升。库兹涅次的研究发现,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第二产业不能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有更强的吸附能力[174]。因而,在产业结构变化演进中,劳动力将在三次产业间转移。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相互影响的[175]。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就业结构有决定作用,而就业结构也会反向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库兹涅次通过对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就业结构的变动往往要滞后于产业结构[176]。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1975年出版的《发展模式1950-1970年》一书中,通过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转换问题,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在人均国民收入提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快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会明显上升的趋势。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就业结构转换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农业产值与劳动力向工业转换基本是同步的,而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从而两者之间出现偏离[177],出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的情况。
三次产业在区域间分布的差异,决定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形态,由此带来劳动力区域分布形态各异。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与不匹配,两者之间的偏离,引起劳动力的集聚与疏散,显现为劳动力空间分布差异。
劳动力空间分布的疏密,是在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地区差距的牵引力下逐步形成。劳动力在由一地区迁移另一地区过程中,寻求工作岗位是他们能够保持迁移发生的原动力。由此可以把劳动力分成两类:就业人口Xi和失业人口ni,就业人口随时间的变化率为[178]:
式中:i—研究的某一区域;
Ji—工作岗位数;
Xi—某地区的就业人口;
ni—该地的失业人口;
ε—就业人口增长的比例常数,就业人口的增长决定于工作岗位Ji与就业人口Xi之差,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工作岗位空缺。
当Ji=Xi时,工作岗位与就业人口数平衡,就业人口不可能增加;当Ji<Xi时,就业机会不足,一部分就业人口会失业,就业人口会减少,对劳动力存在挤出效用;当Ji>Xi,这时就业机会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该地对劳动力存在吸纳效应。因此,ni值表示失业人口增加,此种情况下有空缺岗位时填补会很快,否则,如果ni=0,这一地区有空缺岗位存在,对劳动力有强吸纳力。(www.xing528.com)
某一地区失业人口ni的变化率可以表示为:
式中:λi—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系数;
pi—劳动力总数;
<p>
—迁入此地的劳动力变化率;
<p>
—迁出此地的劳动力变化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就业机会的变化,也就是经济发展的情况,因而采用有限制增长的演化方程来表示经济的发展。
式中:k—比例常数;
Mi—表示就业机会;
Ji—工作岗位数。
从历史数据的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最强的产业,因此,模型把工作岗位数Ji和就业机会Mi分成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两部分。
式中:—第三产业发展潜力;
<p>
—其他产业。
其他产业岗位就业机会的增长最简单线性变化形式:
式中:η—比例常数;
ri—该地区其他产业就业岗位的增长率。
计算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增长率,也作出线性变化形式:
式中:η—比例常数;
pi—总劳动力数;
r—第三产业劳动力需要的变化率。
上述模型主要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从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充足和空缺,解释区域劳动力吸纳和挤出作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演进对劳动力在区域上的分布具有直接传导作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可以反映出劳动力的分布状况。在劳动力分布模型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劳动力流入及流出的角度,对产业结构改变劳动力空间分布做出解释。
2.两个地区劳动力供需均衡解释
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这一地区劳动力需求的改变。劳动力的需求曲线是一个向弯的弧线,从短期来看,劳动力的供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假定有地区A和地区B两个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中的劳动力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也就是工资双方具有完全信息,如图5-2所示,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数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用S表示劳动力的供给曲线,D表示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地区A劳动力供给曲线是SA,需求曲线是D1,此时劳动力在工资W1水平下达到均衡,劳动力的数量是QA;地区B劳动力供给曲线是SB,需求曲线是D2,此时劳动力也在W1工资水平下达到均衡,劳动力的数量是QB。若地区A产业结构发生变动,产业i需要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这时地区A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就会移动到,它和劳动力供给曲线SA在更高的工资水平W2处达到均衡,此时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为,由于地区A和地区B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是同质的,并且两个市场具备完全信息,因而更高的工资水平W2会传导至地区B,此时地区B的劳动力愿意供给的数量增加为这部分劳动力会因为预期收入增加愿意流入到地区A市场中来,那么地区A的劳动力供给增加,所以向右移动到处,此时供给曲线与有了新的均衡点,也就是在工资W3水平下劳动力的数量变为整个分析过程表明,当地区A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引发了就业岗位数的增加,就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地区B劳动力在预期收入增加的牵引下流入地区A,最终地区A的劳动力数量由QA增加到。如果从劳动力的空间分布角度看,地区A的劳动力密度变大,劳动力在空间表现为聚集分布。
图5-2 地区A产业结构对地区B劳动力供需影响
同样的,地区A劳动力供给曲线是SA,需求曲线是D1,此时劳动力在工资W1水平下达到均衡,劳动力的数量是QA;地区B劳动力供给曲线是SB,需求曲线是D2,此时劳动力也在W1工资水平下达到均衡,劳动力的数量是QB。若地区A产业结构发生变动,产业i结构调整,此时已经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对劳动力存在挤出效应,这时地区A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将移动到它和劳动力供给曲线SA在工资水平W2处达到均衡,此时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为是被挤出的劳动力数量。由于地区A和地区B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是同质的,并且两个市场具备完全信息,而地区B的工资水平依然是W1处,那么地区A被挤出的劳动力因为在地区B可以得到更高的预期收入,因此劳动力流向地区B,从而地区B的劳动力供给由SB右移到,它与需求曲线D2形成新的均衡点,此时工资水平为W3,劳动力数量为
整个分析过程表明,当地区A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引发了就业岗位数的减少,也就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得地区A劳动力在预期收入增加的牵引下流入B地区,地区B劳动力供给增加,最终地区B的劳动力数量由QB增加到。如果从劳动力的空间分布角度看,地区B的劳动力密度变大,劳动力在空间表现为聚集分布(图5-3)。
图5-3 地区A产业结构对地区B劳动力供需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