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地缘的关系,自古以来,京津冀文化一脉,是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至2015年,京津冀常住人口已超过1亿人,流动人口超过1400万人[139]。本章利用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各地统计年鉴,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区域分布特征进行截面(空间)分析,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的时空特征。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依渤海湾且与山东省接壤,南与河南省交界,西靠山西省,北连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为21.5×104km2,海岸线全长约640km,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指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所覆盖的区域,包括北京市和天津市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张家口等共11个地级市[137]。由于地缘的关系,自古以来,京津冀文化一脉,是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自金代于1153年定都北京,历经元、明、清和“民国”初期的800多年来,由于北京的首都地位,使得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政治经济的腹心区域,成为我国人口集聚的核心地带之一。在明朝,京津冀地区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的不足100万人增至到永乐中期(约公元1414年)的200万人。在清朝,京津冀地区从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的185万人增至到嘉庆末年(公元1820年)的645万和光绪末年(公元1990年)的900余万人[138]。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北京和天津的政治经济地位优势,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输入地之一。至2015年,京津冀常住人口已超过1亿人,流动人口超过1400万人[139]。
本章利用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各地统计年鉴,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区域分布特征进行截面(空间)分析,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的时空特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