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迁移的关系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迁移的关系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产业结构的概念众说纷纭,争议颇多。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中,产业结构这一概念用以概括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一般认为,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是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作用的结果。因而,与本书研究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区域的界定。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迁移的关系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与指标体系

产业结构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产生和不断扩展,它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产业结构的概念众说纷纭,争议颇多。产业结构既可以解释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也可以解释为某个产业内部企业关系问题。贝恩(Bain)认为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的企业关系,采用市场结构的方法去评判一国产业[9]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中,产业结构这一概念用以概括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本书认为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属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范畴,不应包含在产业结构体系之中,产业结构应单纯指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从广义上讲,产业结构就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所体现的联系方式,通常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之间产值的比例。从狭义上讲,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是产业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组合,经济生产活动实施与进行所需的具体产业部门。

产业结构能够直接反映出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总体状况,在空间上可以表现为不同部门结构的组合集聚与相互关联的组织形态;同时,产业结构是一整个链条的有机组织形式,依赖产业扩张和经济发展,地区主导产业拉动区域经济,通过分工合作和其他部门发生交换关系。虽然三次产业的比例不能囊括所有的产业问题,但能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表征产业结构总体发展情况,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直接核心的反映。

如何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选择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解,多数研究者对产业结构的分类是根据解决问题的应用倾向,围绕产业结构的相关问题给出指标体系。就国内对产业结构指标体系梳理,已有研究所采纳的指标简要归纳见表2-1。

表2-1 产业结构指标体系

由上述文献梳理可见,产业结构的指标划分经历从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划分到产业部门划分的变化。同时,对于如何反映产业结构变化,学者所选择指标也在逐渐统一,通常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等一系列指标被认为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www.xing528.com)

二、劳动力空间分布

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数量上以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来计算。本书分析劳动力分布时是以就业人口计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失业登记制度使得普查得到的失业人数相对于就业人口而言微不足道;另一方面由于本书的研究视角是从产业结构来观察劳动力,失业人口可看做沉淀劳动力,因此本书主要观察占大多数的就业劳动力空间分布。

劳动力空间分布状态是劳动力在区域之间流动的结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地区移动与人口的地区移动紧密相关,基本一致[19]。劳动力在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之间转移,是由劳动力流动最终形成空间分布结果。劳动经济学家对于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更多的关注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迁移的目的。一般认为,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是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作用的结果。同时,劳动力在空间聚居位置的移动变化,也会受到这三种力量的制约。劳动力流动的一个特殊阶段,是由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分布的大变动[20]。我国劳动力流动经历由生存本能驱动的迁移,到有目的和有意识的迁移。在劳动力市场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产业因素对于劳动力分布的影响已经不容小视。

劳动力分布从地理空间来看,表现为劳动力在不同地域的聚集分散。本书所指的劳动力空间分布主要是从地理空间角度来描述劳动力在地域之间的疏密。因而,与本书研究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区域的界定。本书主要以行政区划分京津冀各单位,北京、天津(区县)作为划分单位,河北省以地级市作为划分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