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析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图民间文学、民俗类和手工技艺三大类就占总量的近四分之三。从近期普查的结果来看,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象山、宁海、慈溪、郸州、奉化,此五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占全市资源量的近70%。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类型来看,外来文化主要分布于宁波的南部和北部区域。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析

宁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课题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据最近全市范围内的普查来看,我市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超过一万项,其中,民间文学民俗类和手工技艺三大类就占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的近四分之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正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我市应建立以法律保护模式为主线,以民间保护和文化建设模式为依托,以城市建设和产业开发模式为补充的多种保护模式,加强对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从英文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翻译过来的。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坚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战略的高度,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所包括的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2005年以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称为民族民间文化,2005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才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对这一概念的外延,我国又作了非常具体的说明。从目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分类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由18大类组成,分别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和其他类。18大类又分为100余个小类。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时,把18大类合并成10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2007年5月10日,浙江省文化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确定台州市、宁波市等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普查试点的通知》,宁波市是浙江省唯一的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2007年5月15日,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发《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甬文广新发[2007]32号),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目前,各地正在对各种普查线索进行论证,并筛选重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149个乡镇(街道)完成了项目的筛选,以下分析将以此为依据展开。

浙江省目前普查的共有17大类(民族语言暂不纳入普查范围),在数据分析时,为研究方便,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的分类办法和我市的资源特点,把普查中的17大类归并成11大类,即1.民间文学;2.民间美术;3.民间音乐;4.民间舞蹈;5.戏曲、曲艺;6.民间杂技、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7.民间手工技艺;8.民俗(包含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9.传统医药;10.民间知识;11.其他类。

到目前为止,149个乡镇街道共筛选出10320个重点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3492项,民俗类3045项,民间手工技艺类1127项,传统医药类522,项,民间杂技、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354项,民间知识类411项,民间美术类276项,民间音乐类297项,,民间舞蹈类209项,戏曲、曲艺类234项,其他类285项。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图

民间文学、民俗类和手工技艺三大类就占总量的近四分之三。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应调查的小类共9类,从我市目前调查到的项目类型来看,涵盖了8大类,缺少史诗类。

宁波民间文学种类图

民俗:民俗类由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五个大类组成,在这五大类中,最多的是人生礼仪,共1044项;民间信仰731项;岁时节令习俗604项;生产商贸习俗355项;消费习俗311项。

宁波民间习俗种类图

手工技艺类:手工技艺类应调查的小类共9类,我市该类资源涵盖了全部9个小类,其中农畜产品加工类626项;工具和机械制作类165项;其他类130项;编织扎制类103项;织染缝纫类62项;金属工艺类21项;造纸、印刷和装帧类11项;烧造、糅漆类9项。

宁波手工技艺种类图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所占份额较少,只占总量的10%。

1.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区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主要分布于偏僻的山区、海岛渔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近期普查的结果来看,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象山、宁海慈溪、郸州、奉化,此五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占全市资源量的近70%。其中,宁海和象山两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比较独特。

2.宁波外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区域

宁波是个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的区域,远的有来自中原地区的影响,近的有来自邻近地区的影响。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类型来看,外来文化主要分布于宁波的南部和北部区域。

南部主要指宁海和象山两地。宁海和象山历史上曾同属于台州,宁海直到1952年才第一次划入宁波专区,此前的一千六百余年一直处在台州地域文化的熏陶之下。山地出志士仁人,文化性格中的忠孝节义较为突出,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重文轻武,与宁波本土文化的温和谦恭、行事低调的风格大相径庭,由此造就了不同于宁波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象山作为海岛型文化,一直扮演着大陆文化的接受者的角色,即海岛文化具有较强的外源性特征。象山由于象山港的存在,外来渔民比较多,异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在象山的痕迹更多,特别是象山石浦一带,受福建等地的影响比较明显。

北部主要指余姚和慈溪二地。南北朝时期,绍兴一带已经人满为患,据《宋书》记载,当时的会稽郡守孔季恭曾徙无资之家移民到宁绍平原的东部去垦殖湖田。目前余姚和慈溪西部的语系属绍兴语系,不同于宁波中部的宁波本地语系,且慈溪西部群众仍有看绍剧的习惯,可推断当时绍兴而来的移民主要聚集在今余慈一带,这一区域受绍兴文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慈溪,外来移民文化更多更杂,除了西部倾向于绍兴文化体系以外,其辖区内不仅有来自宁波本土的居民,也有来自福建等地的百姓,因此,慈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庞杂。

3.宁波四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

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结合宁波的地形地貌和历史渊源等因素来看,宁波已形成四个相对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即余姚、慈溪板块,宁海板块,象山板块和鄞、奉、镇、北、老三区板块。

余姚、慈溪以四明山和慈溪东南部的低山丘陵与宁波其他区域分割,且两地的地形都是南高北低,在历史上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余姚历史上属于绍兴,1949年才划入宁波专区,因此文化传统更接近于绍兴。1954年10月,原属慈溪的大部分辖地,随着区域调整划入余姚,而余姚北部划入了慈溪。现慈溪中、西部,大部分地方原属余姚,包括慈溪市政府所在地——浒山镇,因此,余姚和慈溪在文化传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板块。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台州文化体系的影响,宁海的文化更接近于台州文化体系。这是一种与余姚、慈溪截然不同的体系,虽同为越文化,但信奉的图腾却不一样,据考古发现,台州为代表的越文化,以蝉蛇为图腾.历史上称为“瓯越”,而余姚等地奉鸟为图腾,称“于越",两地表现出不同的风俗特征,因此,古属台州的宁海便从其他文化板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

公元706年,象山从宁海和越州的鄞县分化出来,单独成立了象山县,此时象山仍属台州,但58年以后,象山就改属明州(今宁波),象山居民成为了明清以来所说的宁波人。虽然此后成为了宁波府六县(鄞、慈、镇、奉、象、定)之一,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象山产生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象山总人口53万,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约8万人。从古至今,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呈现出明显的海洋文化特征,因此,象山应作为一个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而存在。

鄞州、奉化、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和镇海、北仑连成一块,此板块平原面积较多,从语系上来看,属于同一个方言语系,在文化上有比较多的共性。生活在此区域百姓是明清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宁波人,由于该区域交通使捷,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使非物质文化遗存相对来说消失更快。在这一板块中,非物质文化遗存较多的是鄞州区,堪称这一板块的代表。

1.多元性

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来看,呈现出多元性特征。从南到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格各异,北部为绍兴文化辐射区,中部为宁波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区,而南部为台州文化渗透区,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风格在境内共生共荣。以余姚为代表的北部文化的文气、以鄞州为代表的中部文化的灵气和以宁海为代表的南部文化的侠气,勾勒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斑斓色彩。

2.开放性

拥有悠久对外交流历史的宁波,历来是各种文化交汇的地方,在开放的视野下学习、吸纳外来文化的长处成为宁波文化的核心内容。许多来港贸易的船队不仅带来了各地的商品,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不少文化类型和项目,就是在港口停泊过程中,在宁波留存下来。与大陆文化信奉故土难离不同,海洋文化孕育出来的宁波人以外出谋生为常态。宁波人经商的足迹遍布全国,不仅学来了异地的各种技术,也带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而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如宁波的漆器青瓷等制作技艺,就由宁波港传向日本等亚非各国与地区。

3.求利性

南宋以来,义利兼容、工商兼本的思想促使了宁波人对市场、商业、求利文化的认同。由于人口多,资源少,在宁波,传统单一的农耕经济无法满足宁波人的生存需求,易货通商,既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呼唤。因此,宁波民间从事百工技艺和小商小贩者众多,石刻、竹编、弹花、箍桶、缝纫、理发、厨师等百工手艺人和挑担卖糖、卖小百货的生意郎周游各地,由此形成了商业文化浸润的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

4.兼容性

兼容并蓄是宁波的文化基因之一。由于历史渊源、地理位置等多种原因,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外来文化占有不小比例。有的外来文化已融入了本地的文化,逐渐本土化,而得到了很好的扶持和保护;也有一些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出现了变异,得到传承后,就出现了诸如余姚的狂舞、北仑的民间艺术跳蚤会等独特艺术样式。

1.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要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农耕时期,这是一种广泛植根于大众的文化,从它被创造开始,就服务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如生活必需品一样渗透到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缓解劳动的疲劳,山民们唱起了山歌,渔民们唱起了渔歌,耕夫们唱起了田歌,由此产生了民间歌谣;为了打发闲暇时间,有人编起了动听的故事,于是便有了民间文学;看到自然界带给人类的各种灾难,在万物有灵的思维映射之下,人们创造出了各种仪式来驱灾避祸,便有了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产生,首先是因为它们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当时群众的客种生活需要,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发挥过的最大的价值所在。

2.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了多种文化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起点,在充满理性色彩的精英文化产生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存在,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各种文化资源而逐渐丰满。在精英文化受到各种异邦文化冲击而发生变化时,非物质文化却像永不移动的河床一样,依然承载着中华文明,使之得以薪火相传。由于这一特性,非物质文化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库,人文学科、自然学科都始源于非物质文化之中,文学艺术更是以非物质文化作为其生长的肥沃土壤。如诗歌艺术根植民歌民谣小说创作的母胎是民间故事的口头传承,而无论是宏大的交响乐还是典雅的芭蕾舞,其原初形态都不外是民间音乐与舞蹈。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人文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以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声吆喝、一支小曲,却包含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信息,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一个民族和地区精神的博物馆及生产、生活、艺术的百科全书,全方位地反映了农耕时代特定区域的风土人情。由此入手来了解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民情、人文历史的方式,自古就有。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甚至经济学、法学、环境学、人口学乃至自然科学输送着汩汩不断的源头活水。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城市精神的生成和传播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精神特质,是城市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而这个总和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宁波城市精神为“诚信、务实、开放、创新”,这是在宁波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升华提炼而产生的,并体现在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之中。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渗透的爱国、团结、勤劳、真诚、守信的元素是锻造宁波城市精神的大炼炉,与此同时,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不断传播着这一精神。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

民族的文化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好莱坞大片、互联网、迪斯尼乐园、麦当劳饮食文化为代表的当代文化,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推进着文化扩张。我国的文化早已成为一些国家有意识进攻的目标,他们把自身的意识形态包装上时尚、新奇的外壳,通过各种渠道蜂拥而至,尤其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文化殖民。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和怀疑,使我们民族的认同感遭遇危机,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丧失,所以,必须坚守和推广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保护和利用好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www.xing528.com)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文化多样化,保护当地文化个性的源泉

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将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多样性,说到底也就是差异性,是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吸引、互为补充、互相依存的前提。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域,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一个世界的不同地区和国家,正是靠差异性来证明自身身份和存在意义的。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生活、植根于民间的文化,人类社会的多变性和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鲜明的个性及其所构成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一直是现代人为之着迷的地方。因此,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就是保持文化差异性、多样性和城市文化个性的有效途径。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任务,目前,各地已启动这一建设任务。调查显示,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有很大的改善,经济建设不再是浙江新农村建设当中最突出的问题,而普遍反映的是文化生活的匮乏。所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多年来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可以看出,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途径是依托农村所固有的文化资源而非外来的输入,因为输血只能救急,而造血才是农村文化充满活力的根本。针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这一现实,通过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建新农村文化体系将是一条可行之路。

4.民间文化资源是审美价值、旅游价值等多种现实价值的组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失去了它所依存的环境条件,原来的实用功能不断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它的审美价值、旅游价值等新的现实价值。如传统手工艺曾经与过去的生活紧密相连,但在现代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中,它们的实用价值也随之降低乃至消失。还有许多民俗、表演艺术也都脱离了它们原有的意味,而转化为纯粹的娱乐活动,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新的价值体现。

宁波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编撰工作同步。1979年,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文艺家协会联合发起“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编撰工作,这是一项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中华民族文化长城”的巨大系统工程。宁波市也于此时开始了这一系统工程。自下而上数以万计的文化工作者和民众参与了这一浩大的工程,1988年至1989年完成了宁波市和11个县市区的“民间文学三集成”的编辑、出版工作。此后,又陆续出版或编辑了《宁波民间舞蹈集成》、《宁波民间器乐集成》、《宁波民间歌曲集成》、《宁波曲艺志》等七大集成,抢救、挖掘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整理了六十多万字的宁波传统曲艺精品。

1996年,宁波文化部门推出以民间艺术的挖掘、创新为内容的“一乡一品”创建活动,当年命名20个乡镇的特色文化为“一乡一品”。此后,宁波又在“一乡一品”工作思路上,提出了特色文化建设,使城乡各地的民间艺术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这一阶段的宁波文化部门介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只是停留在点的保护上,即抓住几个在当地比较有基础的项目进行挖掘,还没有从面上进行全面的保护。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我国从政府层面开始了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全国和浙江省部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真抓实干,稳步推进。

为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市政府结合部、省有关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加强宁波市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全面抢救和保护宁波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各县(市)、区的工作职责。成立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群艺馆。目前,在市群艺馆专门成立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配备了6名工作人员,负责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辅导、研究、交流和业务培训.等工作。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近几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基本查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公布第一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扩展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创建、命名活动,设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着手编制并基本完成《宁波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名录》、《宁波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分布地图集》,做好《浙江省民族民间造型艺术集成》、《浙江省民族民间表演艺术集成补辑》中宁波部分的编撰工作,完成《宁波市民间器乐集成》和《宁波市曲艺音乐集成》有关资料的补充工作,基本建立宁波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库、网络服务平台和数据库。

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查清资源,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我市从2004年起开展了全市民间艺术普查。各县(市)、区遵循“全面普查,项目优先,濒危优先”的原则,截至2006年底,共普查出民间艺术项目438项,其中表演艺术类277项,造型艺术类132项,民俗类29项。

2007年5月,我市在完成民间艺术类普查后,启动了涵盖多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为了使这次普查真正做到“三不漏”,宁波市把普查工作落实到每个村和社区,全市2600多个村和420多个社区投入了这次普查工作,共面向全市发放了20万张普查简表,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近30万条。宁波普查方法被浙江省命名为“宁波普查模式”,并在全省推广。

为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我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2004年举办了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开展了民间艺术大会串、浙江现代民间绘画邀请展、民间艺术家高妙兰农民画作品展、《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展》首发式和高妙兰民间艺术座谈会等活动,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潮。为抢救和发展地方曲艺,我市2005年举办了地方曲艺大会串,四明南词、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宁波评话、三北小锣书、雀冬冬、唱新闻等曲种纷纷亮相,为立体地、动态地保存地方曲艺留下了宝贵资料。2006年举办了宁波市首届文化遗产日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民间剪纸大赛、优秀民间艺术图片展,公布了宁波市首批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和第一批宁波市青少年传承基地,宁波朱金漆木雕、梁祝传说、奉化布龙和宁海平调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成功举办庆祝第二届文化遗产日大型广场活动,宁波市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推出甬城“搜宝”大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公布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到今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的喜人的成果:四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慈溪市、奉化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象山竹根雕和奉化布龙所在地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镇海龙鼓、奉化布龙、北仑造趺莲灯等民间表演项目在全国、全省屡获大奖;6个民间艺术项目被命名为浙江省“一乡一品”;93个项目被命名为宁波市“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陈德鸿、余海军两位画家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优秀民间画家”称号。

虽然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绩,但从政府层面上来说,无论是我国还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都是刚刚起步。主要表现在: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人才不足对我们来说是个好课题。,保护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各种保护机制尚待完善。第二,开始于二十几年前的搜集工作偏重于“文艺”而非“文化”,民俗、民间美术、大量的手工技艺等均没有纳入视野,存在着盲点。第三,作为空间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造型艺术,虽然我市有一批丰富的历史遗存,较突出的有古桥、民间雕塑、民间织绣等,但保护状况令人担忧,传承困难,第四,我市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体规划。第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我国政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重视,我市也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但由于历史积累的欠账较多,从目前来看保护工作仍显得、难点较多,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明确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贯穿执行,以期获得更好的工作成效。

根据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保护现状和现有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普查,濒危优先”、“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整体保护,还原生活”四大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要坚持政府保护和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相结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团结和扶植各种民间组织,协助政府共同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全面普查,濒危优先”原则。要在前人普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全面了解和掌握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编制保护目录清单。对那些处于濒危状态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要优先安排,抓紧抢救;对那些濒危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年老体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记录;对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和实物,要授权有关单位积极征集、妥善保管。

3.“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原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第一原则应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任何以开发、发展、旅游、娱乐等为目的的活动,只要有可能造成对文化遗产的损害,都必须停止;但不反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只要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应该加以支持。

4.“整体保护、还原生活”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满足于标本保护办法,而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使它与周围的建筑、人群、风土人情相互映衬,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实行整体保护。

从国内和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主要有五种,即民间保护模式、文化建设模式,城市建设模式,旅游开发模式和法律保护模式。民间保护模式是指协会、行业或个人等出面,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建设模式是指由文化部门负责推出的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保护模式;法律保护模式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建设模式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延续城市历史根脉,避免城市建设的同类化而采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动;产业开发模式是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产业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上述五种保护模式在现实中经常同时出现,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间保护模式、文化建设模式和法律保护模式的立足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开发模式的立足点分别是城市和市场,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不少专家对能否依靠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持否定态度,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实例很少,因此,我们认为,对前三种保护模式应加以推广,而对后两种保护模式应持谨慎态度。

目前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出单纯依靠民间保护的模式,但还只停留于文化建设模式上,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开发模式均未形成气候,而法律保护模式离人们更加遥远。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急需丰富和完善。鉴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点、保护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我们认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以法律保护模式为主线,以民间保护和文化建设模式为依托,以城市建设和产业开发模式为补充的多种保护模式的依次推进。

1.加强法律保护模式的创建。法律保护模式是所有保护模式的基础和保障,文化保护只有用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用法律或制度的屏障保护文化,才能保证其不受强势文化的冲击,避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而放弃保护的原则。法律保护模式是最重要的保护模式,但也是目前全国和各地都普遍薄弱的环节。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其中涉及到的深层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快构建宁波法律保护模式应是今后几年内的首要任务。法律保护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必须明确政府的责任,公民的义务、普查的方式和要求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和传承。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文化价值,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并培养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与开发。应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归属主体,主体不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智力成果权属于国家。时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应规定不同的鼓励和限制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障措施。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经费、机构、税收优惠政策、专家咨询机构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建设。应用法律形式确定保护工作者的来源、培训途径、奖惩办法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门类的保护细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面非常广,一部总则还不能充分囊括保护对象,因此,对具体保护门类还应制定具体的保护细则。

2.继续强化文化建设模式和民间保护模式。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研究型保护、展示型保护和传承型保护三种保护措施的构建。

在研究型保护方面,一是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划定重点普查区。宁波的重点普查区应放在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具体指慈溪、余姚、象山、宁海、鄞州、奉化六地,而重中之重是象山和宁海两地。重点普查区在人员、经费、机构等方面要有完整的配套,市、区两级政府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支持,尤其对象山和宁海两地,市级要进行重点扶持。二是确定重点类别,进行重点研究。根据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点,重点做好相关类别的研究:民间文学方面,重点做好民间故事的搜集和整理,特别是对人物、史事、地方、风俗和土特产传说要继续进行挖掘;民间艺术方面,主要是对本土原创的艺术类型的深入普查;民间习俗方面,要重点做好婚嫁系列习俗、抗倭系列习俗、海事系列习俗、商业系列习俗、迎神赛会习俗等五种习俗的挖掘。三是采取划区域、划类别的研究、保护。在普查基础上,归纳整理宁波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的资源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探索本区域文化优势,并通过弘扬各自的文化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

展示型保护主要指通过各种专题性展示场馆、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展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未来几年,可利用普查和研究成果,成立富有宁波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如展示婚嫁系列的、商业系列的等等。除了建造政府投入、以公益性为主的博物馆以外,更多地要鼓励集体或个人兴办各种专题博物馆、收藏馆。除了开辟各类展示场馆外,还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各种舞台。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活动舞台就是分布于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包括迎神赛会、传统节日、丧葬祭祀和喜庆吉日期间举行的仪式。在这些民俗活动过程中,各种民间音乐、舞蹈、体育、杂技、工艺美术制品等竞相比美。随着时代发展,上述的种种仪式大多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从而造成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失去了生存空间而消亡。为了留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为之搭建新的舞台,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

传承型保护指对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沿革、高超技艺水平、独特艺术价值而又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抢救了传承人就是留住了文化传承的血脉。我市应对已列入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项目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传承保护,如建立传承场所,评选杰出传承人给予政府津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此外,要改革传统的传承路径,尝试以学校教育的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城市建设、产业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构建双赢的局面。

宁波城市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点在于农村的建设。我国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要求,而新农村建设必然会面临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问题,如果让农村建设不当,很容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启动之前,文化要先行,特别要争取把对古村落的保护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活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节日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等要进行整体保护,使新农村建设同时成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兴运动。

产业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活态保护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只有依靠活态的传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比如一些民间手工艺项目,最好的保护办法就是让从业人员致富,这样项目它才能真正活起来,这样的保护也才是有生命力的。再如以前使用的斗笠、蓑衣,有的地方把它保存下来,做了一些改造,使它们不仅能够成为日常生活用品,还能作为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冯骐才主编.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敕工程普查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区县(市)、区民间文学三集成

[3]刘守华.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4]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5]姜彬.区域文化与民间文艺学[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6]白庚胜.民间文化资源论,中国文化报,2005.09.17,003版

[7]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8]於贤德.论宁波帮的精神财富.http://www.nbzx.gov.cn/article.jsp?aid=1250

[9]刘晓梅.南宋浙东学派的实学思想对浙江民众现代文化心理的影响.http://\www.nbdx.cn/homepage/view.php?id=l 147051627

[1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倡议.2006-06-02

(汪志铭 竺蓉 孔燕 陆顺法 王永棠 刘芳 张一清 陈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