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市教育局高校办课题组摘要:本课题通过对宁波劳动力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以及各高校进行的调研,较客观地反映了宁波市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因此,开展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一方面能在数据呈现上显示了宁波和谐发展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更好地确立宁波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格局中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宁波教育局高校办课题组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宁波劳动力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以及各高校进行的调研,较客观地反映了宁波市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宁波大学生就业反映了宁波高校事业发展适应、服务地方发展的状况,同时,也反映了近年来宁波高等教育在教育导向、教学建设、办学机制上内涵发展的水平。调研发现:宁波已初步形成了以民营企业需求为主的大众形态的就业市场体系,就业市场供求体系相对平衡,但在大学生就业上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和错位现象。政府应转变职能,通过完善相应的就业制度,构造和谐的就业环境,协调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在大学生就业上充分发挥服务的功能。

根据《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的要求,宁波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可以客观反映宁波高校事业发展适应、服务地方发展的态势,同时,也可以客观反映近年来宁波高等教育在教育导向、教学建设、办学机制上内涵发展的水平。宁波作为沿海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呈现了全新的发展机制,丰富的发展模式。因此,开展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一方面能在数据呈现上显示了宁波和谐发展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更好地确立宁波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格局中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因此,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上一年度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中国毕业生网”的分析使用了“就业寒流”一词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劳动局社会保障市张小建副部长则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与全国整体状况比较,2007年宁波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平稳。宁波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近年来人才需求整体上求大于供,与去年同期相比2007年1-3季度宁波市劳动力需求略有下降,但求人倍率仍保持在1.4以上,对大学毕业生的求人倍率也保持在1.1以上。(宁波市劳动局提供)与2006年比,2007年宁波市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平稳,总数达32315人,比2006年增长2033人,同比增幅6.7%。截至2007年8月30日,宁波市2007届高校毕业生中已签约28519人,占88.3%;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2843人,占8.8 %。

对宁波市各高校调查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签约率达到85.6%,本科院校达到80.6%。本科签约率较高的专业包括:外语专业、土木工程、机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广告等,签约率超过90%;签约率较低的专业包括:医学(除临床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高职高专院校70%以上专业初次签约率超过90%,签约率普遍较高的专业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外语专业等;除此之外,宁波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大部分院校拥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如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轻纺产品设计与工艺、针织服装专业,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精细化工工艺专业,医药高专的药品管理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初次签约率超过95%,有些专业甚至达到100%。

2007年宁波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整体趋势相对平稳,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相对平和,主要问题仍然是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一是大学毕业生层次结构不合理,专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短缺,而本科以上研究型人才相对饱和。二是大学毕业生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专业无法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需求接轨。另外,一些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一些学校是热门专业,而在另一些学校却受到了冷遇。院校传统的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就业优势明显,如宁波大学水产专业,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纺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等。

据市统计局初步反馈结果,2007年1-3季度宁波市生产总值为2412.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增幅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较一、二季度分别提升0.7和0.2个百分点。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增加值为90.6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1330.64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990.94亿元,增长17.5%。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0.88%、50.67%和48.45%。与上半年相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提高了0.5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突破100亿元的服务业有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12.3亿元、161.1亿元、138.7亿元和10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17.8%、26.7%和13.0%。(数据来源:宁波市统计局2007年1-3季度公报)

在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宁波区域人才需求旺盛,总体保持求大于供,特别是制造业需求大批技术工人,发展迅猛的服务业需求大量营销、管理、服务类人才。由宁波市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1-3季度宁波市劳动力需求超过139万人次,求人倍率1.41;与去年同期相比岗位需求略下降10918人次,而求职人数下降更多,因此求人倍率有所提高。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分别为569人次、563546人次和826820人次,所占比重依次为0。4%、40.50%和59.46%„从行业需求看,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集中在制造业,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成为劳动力需求的主力军。

从总体上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就业者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要求逐渐提高,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来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业人员依然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位居三、四位。而会计出纳以及一些无技能要求的职业的需求人数小于求职人数。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和无技术技能人员的就业机会逐渐减少,职高、高职毕业生以及有技能资格人员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宠儿。

1.大学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分析

宁波市大学生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特别是在中小型民营企业,高职高专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而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中就业的大学生,本科学历比例远大于专科学历毕业生。(详见下表)

2.宁波大学毕业生流向情况

宁波大学毕业生留在宁波大市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50%左右,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留在本市工作的比例高于50%,本科院校比例略低;其次毕业生会选择在杭州温州等我省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而在浙江省其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是当地生源返回原籍工作;省外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低于2%,本科院校比例略高。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其中部分选择继续深造。(数据来自各高校招生就业办的总结材料)

3.毕业生专业对口状况以及换单位情况

专业对口程度反映了高.校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部分高校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宁波市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者占30%,基本对口者占52%,两者之和为82%;而有17%的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

正常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但是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也会给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对宁波部分高校的调查表明:毕业生跳槽现象比较频繁,统计中发现有50%左右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2007届毕业生从实习到就业就有40%左右变动过单位。客观层面上看,毕业生集中的江浙一带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毕业生频频跳槽,直到找到满意的岗位。主观层面上看,毕业生们对高薪水和发展潜力的追求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薪酬一直被比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而这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成以上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于1000-2000元之间。在大学生对收入要求日趋合理的同时,有少数大学生提出了“零工资”,这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景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在对理想的薪酬水平调查中,9%的大学生选择接近1000元,选择1000元至2000元的有46.5%,也有29.2%的学生把最低收入水平定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数据来源:宁波团市委《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面对日益激烈的择业竞争,部分学生存在着明显不适应。调查表明,因择业竞争日益激烈而感到“恐慌、和“胆怯”的分别为4.8%和4.4%,觉得“紧张”的有11.8%,70.3%的人认为:压力大“。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与其他的就业群体相比,缺乏社会经验、社会适应性差是其明显的劣势。(数据来源:宁波团市委《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调查表明,64.4%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价值取向上最看重的是今后的发展前景。选择稳定性较强的工作的占27.4%,选择自主性工作的有33.9%。目前,全市有大中专院校近20所,全市本专科生、研究生达12万多人。调研表明,64.4%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价值取向上最看重的是今后的发展前景。选择稳定性较强的工作的占27.4%,选择自主性工作的有33.9%。与过去不同的是,对工作稳定性的追求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的发展机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调研发现,17.4%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想选择创业。(数据来源:宁波团市委《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宁波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大学毕业生层次结构不合理。宁波民营制造业基础雄厚,近两年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劳动力市场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表现出专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短缺,本科以上研究型人才相对饱和。宁波市自1999年以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但高校整体上仍摆脱不了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发展的偏好,既存在于现有的本科院校中,也表现在新建的高职院校上,加剧了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被大众普遍认为“热门”的专业,如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在就业中却遭到了冷遇。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对未来职业发展变化理想化,设置的专业超出了现实人才发展的需求,学生已经毕业了,而产业发展还未成熟,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例如:从理论上分析,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以人为服务主体派生出来的职业很火爆,如形象包装师、美容师、色彩设计师、职业推荐师等。但从近两年宁波社会实际需求来看,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都很少。一方面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宁波地区较晚,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两方面的反差造成了局部的供求矛盾。

三是大学毕业生流向不合理。宁波大学毕业生超过一半留在本地就业,有两成以上到杭州、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其他大部分返回生源地就业,省外就业人数不超过2%,去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1.缺乏社会经验制约就业

据各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2%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就业的主要因素。而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高达66%,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7%)。大学传统教育模式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但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较低的现象,而这两种能力正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主要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在应聘能力上,研究生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学历的.学生。此外,大专和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评估成绩要明显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尤其在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两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党政机关、国企等用人单位,还是社会人士或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估分数都低于学生自我的评估值,尤其是在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两方面。(信息来源:宁波市团委《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2.大学生就业的不稳定心态制约了就业

大学生对薪金的期望与企业预期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而大学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带来的信誉问题,才是主要制约因素。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定位的宣传,以及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对初次就业薪金的期望值与现实逐渐一致,造成企业就业高门槛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的信誉危机。

“先就业后择业"观念,“零工资就业”观念,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一种积极的回应,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大学生在初次就业中表现的良好心态并没有在工作中得到延续,频繁地转换工作,降低了大学生就业信誉度,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导致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更趋于保守。

3.近六成在校生缺乏明确择业目标

职业适合性是指职业需求和从业人员的个性之间是否具备基本的匹配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理论认为,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合性不仅对求职的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及工作成就的取得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高校调查显示,54.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而“不了解”的比例为45.1%;65.5%的人自认为“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而另外34.5%的人则表示“不了解”。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从高年级开始,大多数学生的择业意识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建立。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的择业意识是从三年级以后才开始形成的。调查者认为,这意味着近六成在校学生缺乏明确的择业目标,“这种状况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年代水平。1000-9000万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这些企业正是宁波市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对的主要对象。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采用救火式的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盲目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是解决宁波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

宁波市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状态协调平稳,社会的需求与大学培养的人才结构层次基本一致。主耍的人才需求来自民间,来自民办企业,宁波区域大众形态的就业体系已经形成。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政府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协调各方利益,建立公平、合理、流畅的大学生就业环境。(www.xing528.com)

1.调整就业政策,完善区域间人才流动的就业保障机制

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调整尚未完全到位、就业保障机制运行尚未完善。如异地就业仍然存在很多隐性障碍,不同城市供求之间缺乏接口,渠道仍不畅通。转移就业仍直接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分属不同地区管理。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未做到完全放开,一些单位招人仍以本市户口作为必备条件,“非本市户口免谈”成了很多求职者的拦路虎。各种地区、行业、性别、外貌的隐性歧视打击了毕业生的求职热情,不敢追求其他城市、其他行业的岗位,而是聚缩在小范围与本学校、本专业学生形成恶性竞争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和就业保障体系,建立多地区、多部门就业工作的单项目或多项目合作,打破区域间壁垒,提高大学生择业的区域自由度。政府要提高政策有效性,制定鼓励大学生异地就业的有效政策,放宽人才流动政策,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去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工作,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2.推动社会相互协作,建立复合型就业市场体系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大力推动下,各高校与宁波市人才市场合作,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不同规模层次的人才招聘会,通过筹办各类招聘会,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各高校与企业之间也加大了合作力度,许多企业主动到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专场招聘会,例如有些企业在学校组织类似于技能大赛形式的招聘会。另外,近两年许多社会力量也投入到大学生就业市场,如一些信息公司、网络公司、新闻媒体等,宁波大学在就业市场建设方面的积极创新,就引起了中央媒体关注,今年4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变大为小有加有减高校‘内外兼修‘促就业”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社会力量的投入丰富了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形式和内容。

多种形式、复合型就业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但体系结构表现得还相对松散,无法构成整体,充分发挥其功能。2007年高校与人才市场合作举办的招聘会不下300场,但大多形式内容趋同,缺乏特色。次数多,密度大,效果却不断下滑,降低了其对企业和学生的吸引力。而多种渠道形式的人才招聘会或活动,由于缺乏制度的监督和保障,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政府应推动大学生就业社会协作网络的建立,运用自身的优势,调动用人单位、高校、其他社会力量,建立“校内与校外、大型与小型、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精品化、品牌化”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

3.通过政策扶持,打破企业用人“高门槛”

企业人才招聘中,为降低人力资本投入,减少人才流失的风险,倾向于聘用有工作经验、高技能人才,对应届大学生较为冷淡。造成这种局面,不仅仅与大学生在就业中缺乏信誉度、频繁跳槽有关,也与我国缺乏人才流动信誉体制和保障机制,以及无视企业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成本有关。政府应从促进宁波区域整体人力资源水平发展和提高的角度,通过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教育补助等形式,鼓励企业招聘应届大学生,通过企业再培训提升地区人才优势。自2006年起宁波市每年投入2000万元,通过各类培训机构为企业免费在职培训员工。政策得到了企业主的积极响应,对提高我市劳动力整体水平意义非凡。这一政策有待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应在培训中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培训计划和目标应由企业自主或参与制订;另一方面应增加应届未就业大学生的职业培训项目,因为现在每年新增青年失业人数中,大学生占将近50%。

结构性就业难主耍表现为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和区域流向不合理。导致不合理的因素主要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要面向市场,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和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进行高校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高校应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转变办学理念的长期工作,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1.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坚持面向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针对宁波产业发展态势,确定学校发展的层次和特色,避免高校走入追求大规模、高层次的怪圈。宁波地区高职院校就业率高于本科院校,并不代表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高,相对办学悠久、实力雄厚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正是胜在他们培养的人才层次和规格满足了宁波乃至浙江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而其办学的特色方向与区域优势产业相切合。高校保持办学优势,提升办学水平,并不代表要提高办学规模和层次,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才是关键。

2.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走“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道路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积极主动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各专业的招生规模都是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确定。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高校的主要就业市场在地方,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能力为主线,任务驱动,科学探索,才能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教学实践中培养“两创”人才,才能给毕业生创造真正的就业前景。

在专业建设、招生计划制订上,要充分考虑地方需求,及时调整,顺应市场变化。如前几年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海上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当不错,但由于生源要求高,招生指标少,在培养人数上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与这类专业对口的大型船运公司在招聘时往往要求一定规模的初选人数,使得这两年来到宁波大学招聘的大型船运公司数量逐渐下降,影响了该专业的发展。又如纺织业被人们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在宁波,纺织业是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年仍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专业正是紧扣产业脉搏,培养的纺织类人才源源不断输送到全省纺织企业,成为了纺织行业的“黄埔军校”。

3.弘扬宁波帮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职业品质

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近几年,宁波大学毕业生流向不合理,近50%留甬工作,其他也主要回生源地,愿意到省外创业的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到西部落后地区工作。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将凭借家庭关系寻找工作作为就业的主要途径。这种趋向违背了宁波人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文化传统。

高校应结合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1.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品德不应该受冷落

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先就业后择业”,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映。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显出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2.确立大学生明确的职业目标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进行生涯规划,确定所学专业的能力主线,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学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3.加强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达成率。高校应面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就业教育中重视“成人”教育,将自立自强意识的灌输融入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和学校活动中。

[1]宁波市劳动力市场2007年第一、二、三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与分析报告,来源: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2007年10月

[2]宁波13所高校2007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表及就业工作总结,来源:宁波市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2007年9月

[3]宁波13所高校近两年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来源:宁波市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2007年10月

[4]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诊断--就业难,来源:中国人才招聘网2007年4月24日

[5]2006年宁波市大学生去向统计,来源:宁波市人事局,2007年10月

[6]宁波市统计局2007年1-3季度公报,来源:宁波市统计局,2007年10月

[7]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6年11月25日

(沈剑光 蒋和法 周震豪 景翠兰 许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