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宁波市域协调发展的研究

探究宁波市域协调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加快推进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步伐,从而优化市域资源配置、提升市域产业结构、完善市域公共事业、协调市域各主体利益,进而激发市域发展活力和增强市域竞争力,对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关系重大。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就是把市域视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内部各区域作为其功能各异的子系统。

探究宁波市域协调发展的研究

杨丹萍 卓林松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群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城市——区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与协调发展,以取得尽可能大的乘数效应,推动区域快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宁波作为我国发达地区,其市域内部各区域之间已逐步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在功能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等方面也不断演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市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初步具备。如何加快推进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步伐,从而优化市域资源配置、提升市域产业结构、完善市域公共事业、协调市域各主体利益,进而激发市域发展活力和增强市域竞争力,对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关系重大。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就是把市域视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内部各区域作为其功能各异的子系统。在市域范围内,借助市级政府的统筹协调功能,对各区域发展作出整体安排,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激发和调动各层次、各区域、各领域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内部各区域封闭发展的格局,减少因行政界限或利益错位所造成的内耗,利用中心城市和市域其他增长极的极化、辐射功能来整合利用市域内各类资源,促进市域内部各区域功能互补、协作发展,形成对内统筹、对外开放的融合力强大的功能组团,获得市域整体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打破市域内部地域界限,从体制机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资源耍索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各种制度性障碍。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尤其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打破阻碍要素资源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提高市域内部各区域相互之间的开放程度。促进资源要素在市域范围内持续、合理、看效流动,使市域各要素资源流在质态、量态、时态和空间上的均衡和协同,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

统筹规划、建设和使用市域公共事业,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等。在规划上要体现市域一体、内外衔接和综合化、功能化、网络化的理念;在建设和使用上要实现内部区域协作、共建共享共管。由此避免重复建设、分散使用和无序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化安排,促进市域内部各区域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形成联系紧密、相互支撑、功能互补、市域一体的公共事业体系。

根据市域统筹与办调发展的目标和战略,结合本地产业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统筹规划市域产业分布和内部各区域的产业定位,建立特色明显、布局合理、产业融合、高增值、强辐射、广带动的市域产业体系。通过完善市域产业政策,出台土地、财税、投资等优惠政策,在总体产业格局上,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按照与市域环境资源匹配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型产业,提升和优化市域产业布局、结构和形态,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整体转换。加强产业内和产业上下游的配套和衔接,拓展、完善和提升产业链,积极鼓励产业和企业向优势区域流动、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富有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产业板块。

通过健全利益诉求渠道和利益博弈平台,保证市域内部各区域、城乡、群体的利益得到充分的反映。同时,建立市域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包括信息交互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在坚持市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使不同区域、领域、群体的利益得到全面的权衡和照顾,从而促进各主体利益的均衡和谐。既减少由于相互间的摩擦导致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流失,又能激发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各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

1.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一是独特的体制机制优势。首先,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确定的“较大的市”,在立法、行政、财政、规划、经济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长期以来市管县体制对于宁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市域一体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上述优势使市级政府具有更大的调控能力和发挥空间。二是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首先,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把市域协调发展作为目标之一,财政管理模式逐步由生产型向公共型财政转变,地方税务体制向垂直管理、适度统筹转型。逐步完善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实行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困难群众等“四个倾斜”;其次,在国土资源管理、规划管理方面,建立了条块更加协调的管理体制,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建立了基础设施协作共建机制。逐步推行了城建项目属地化管理,由各区承担行政区域内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和发挥区级政府的积极性。并对跨区域城建项目引进竞争、考核机制,培育城建项目代理主体企业;最后,健全了市域生态环境统筹补偿机制。建立了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交易权制度和污水处理按质收费制度。

2.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规划体系逐渐完善

一是市域各项规划陆续出台和实施。《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获国务院批复,《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和《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已颁布实行,以这两个纲要为基础,象山港区域和余慈地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也将陆续出台。根据市域总体规划,开展了各县(市)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并统筹编制了市域市政公用行业和社会事业的专项规划;二是市域与大区域规划对接进展顺利。宁波组织开展了市域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需要跨区域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等前期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促进了与国家及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单位的衔接。

1.市域统筹协调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近些年来,宁波相继成立了市域统筹城乡发展、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余慈地区建设等领导小组,统一决策部署城乡、南部地区、余慈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及时对涉及不同领域、区域的重大事项进行沟通协调〃市及下辖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地方也建立相应工作小组,并建立和,完善了保障统筹工作持续推进的一系列协调机制。

2.市域对外合作交流机制更加完善

宁波制定出台了利用内外资、接轨长三角、推进山海协作等系列配套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决策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建立了统筹国内经济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构筑了覆盖市县两级的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网络,加强了部门、区域之间的联络协商,促进了重大政策、项目、活动的统筹协调。

1.统筹谋划市域公共设施建设

近些年来,宁波加快了市域公共服务设施的网络化建设.统筹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城乡一体的水、电、路、气、信息及环保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与其他功能组团以及各功能组团之间高速公路、干线支路、水路、铁路等立体化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市域公共设施逐步实现体系网络化、管理智能化、通达快捷化。

2.跨区域重要基础设施合作共建

象山港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查,将于2007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沿海中线、象山港区航道疏浚、滨海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开展了对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井编制完成区域排污专项规划。余慈两地的交通、供水、供电、环保、文体等基础设施都在通盘筹划,区间直达公交车已开通,余慈两地的曹娥江引水工程也已开工。.

1.产业结构更趋完善

一方面,宁波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效显著。石化、钢铁等临港主导产业迅速崛起,纺织服装机械基础件、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以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宁波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为港口服务、为先进制造业服务和为城乡居民服务的“三位一体”服务业综合发展格局。随着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宁波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90年的20.7:56.8:22.4改变为2006年的4.9:55:40.1,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见表1和图1)。

表1 1990年-2006年宁波三次产业比例

注:数据来源:宁波市历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其中,KI K2 K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图1 1990-2006年宁波市三次产业比例趋势图

2.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宁波中心城区已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形态,市域内各区域也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形成以余姚慈溪为主的塑料、模具、家电、微型轴承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以鄞州、奉化为主的服装、电子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宁海、象山为主的模具、针纺、文具、建筑海洋经济等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布局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加快市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当前,全球产业分工调整正呈现以下趋势:

1.产业结构高级化

在以信息产业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向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偏移,产业结构高科技化是信息经济时代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

2.产业形态链式化

制造业的国际生产网络快速扩张,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全球制造业领域的产业分工正在向以产品专业化为塞础的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转变,跨国公司将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分解,并根据不同生产阶段对生产要索和技术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地区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的差别,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率的区位配置,形成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

3.产业比重轻质化

“经济服务化”已成为一大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呈上升态势,产业比重轻质化正加快形成。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物流、金砸、信息、咨询、审计等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和热点

4.产业转移整体化

国际生产网络快速扩张导致资本、技术、人才及管理等生产要素跨国界跨区域的大流动,跨国公司除转移传统的制造业外,其研发、设计、中试和公司总部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带动配套企业进行整体性链式转移也渐成气候。

上述背景为宁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纳和集聚国际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索,加快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步伐,不断提升市域在经济价值链中的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转型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由此可见.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已从关注工业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升华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继续强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区域均衡发展的核心目标;二是明确提出要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前景,把握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三是体制机制进行系统革新。突出在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营造区域发展的“造血”机制、创新能力和增长动力。健全互促互动互帮互助机制,促进区域互补互惠、联动共赢。

2.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走向

一是区域政策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十一五”规划表明,我国的区域政策模式发生了四个重大转变:一是由平衡抑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向把全国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进行统筹的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政策转变;二是由过去的重在地区之间资源配置的区域政策转向重在培育区域竞争优势,进而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三是转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区域政策,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高度,体现了空间成氏管理理念;四是从单纯侧重陆地向陆地和海洋协调发展区域政策转变。

二是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根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我国将在财政政策上,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投资政策上,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政策上,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在土地政策上,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在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上,对优化开发区域,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限制开发区域,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如何抓住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市域系统的开放性和融合力,充分利用宏观政策资源的支持,整合市域内外要素资源和市场优势,从而拓展市域发展空间,对宁波而言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整体框架有待确定。目前,宁波尚未对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总体目标、阶段性发展要求、重点发展领域等作出具体规定。二是相关的组织体系尚未形成,宁波还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来系统研究、制定和实施市域统筹办调发展规划与政策.缺乏执行区域政策及规划的有效工具。同时,缺乏区域合作的运作平台,包括合作区域组成的双边、多边机构和具有一定权威的第三方协调机构,难以对区域协同发展进行总体协调,导致区域发展各自为政。三是配套政策体系仍不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财政管理、规划管理、干部考核、利益调整等方面都有待建立相应的政策规范。如:在规划管理上,由于欠缺市域一体的系统安排,导致市域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缺乏协调性、融通性和均衡性。

在利益调节机制方面,还缺乏有效的载体和平台。一是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行政色彩太浓,未能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造成资源配置的不科学和不经济。二是在利益谈判机制上,尚未建立完善的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利益谈判制度,各利益主体缺乏行之有效的博弈渠道。三是在利益补偿机制上,尚未形成一套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利益补偿机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多样化的补偿手段尤其是市场化补偿的相关机制还没有形成。

在区域功能开发方面,功能健全的城市一区域系统尚未形成。一是中心城市作为市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辐射功能尚有待提升。表现在:中心城市经济总量比重偏少,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健全、要素集聚度偏低等、对市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二是市域各功能区块协调性较差。县域发展基本还是停留在缺乏区域之间关联性的个体发展上,县域之间功能重叠和经济同构并存,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功能区块.影响了市域整体功能的提高。三是跨县域的特殊区块功能开发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包括制度设计、行政协调、专项规划实施等在内的成熟方案。

在市域公共服务体系上,区域或领域之间的不均衡依然存在。一是由于各县域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距(详见表2),以及目前以县域统筹为主的财政体制和公共设施及服务机构属地建设、使用、管理的现状,导致县域之间在公共服务上不平衡;二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在就业、卫生、教育、社保、环保、文化等公共事业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表2 2006年宁波市各县(市)各类指标比较

数据来源:2007年宁波统计年鉴

说明:宁波市区包括海曙、江东、江北、北仑、镇海、鄞州。(www.xing528.com)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运作机制

1.探索建立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

市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可分为纵向组织结构和横向组织结构。前者是指由行政链相联结的各级行政主体组成,政府行政主体应组建统一的市域统筹协调发展决策机构,跨部门、跨区域的专职执行机构,相应的参谋咨询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后者是指由行政主体、社会中间层主体、市场主体三者组成的社会组织结构。在目前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尚未发育健全的情况下,行政主体在其中应发挥更大的主导性,加强社会中间层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培育建设。

2.完善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工作体系

市域统筹与协调工作体系包括区域内部性协调、区域间协调和市域整体性协调三个层次的工作机制,完善市域统筹与协调工作体系应从建立健全上述工作机制着手。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市域内各行政主体之间的纵横向联系,建立制度化的交流沟通平台,加强各级各地相关部门的协调与联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开拓渠道,促进行政主体、企业、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市域统筹与协调制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地缘性、基础性制度,指各县(市)、区政府制定的体现当地特点和符合当地发展规律的地方性制度。第二类是公共性、协调性制度,这是市域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根本和关键。市域发展需要错位竞争,需要差异化,但就市域统筹与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言,在制度与政策层面更需要统一性、同一化。因此,在市域制度与政策安排机制上,要强调市域一体的系统考量,区域地缘性、基础性制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域公共性、协调性制度,从而消除政策制度的属地化、部门化弊端,打破市域内部各区域因制度与政策差异造成地域的界限与壁垒,提升市域整体的制度竞争力。

对市域而言,内部各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各区域由于基础条件差异,表现出来的利益诉求必然不同,极易在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中形成局部的信息封锁和不良竞争,导致市域有效资源的浪费和整体利益的流失。因此,必须建立市域参与主体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制度化的整体安排.在引导区域发展中,对各区域的外部不经济行为进行限制,对各区域的利益溢出则通过转移支付进行补偿,促进各区域利益诉求的趋同、均衡与调和,消除市域各区域之间在对内合作和对外合作上的封闭、重合与失衡。

对市域规划实行一体化的系统安排,提高市域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性、融通性和均衡性。改进和完善内部区域规划制度,提高市级规划与各县(市)规划以及各县(市)区规划之间的衔接性。为此,必须加大市域整体规划的立法和动态监管力度,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域整体规划统筹协调机制。

1.完善市域统筹与协调政府调控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首先,构建市域统筹协调发展决策体制。建立由市级政府牵头、跨部门、跨区域的市域统筹协调发展决策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市域发展规划、对关系市域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进行工作部署;其次.组建专司执行的职能部门。要求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专业性的机构,负责市域统筹协调发展具体任务的贯彻实施;再次,建立专家委员会。聘请市域内外各个方面权威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以市域相关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为依托,根据决策需要开展研究和咨询活动,并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建议。

二是完善市、县管理体系。在依法和尊重县(市)区发展要求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市一级政府的调控范围,把要素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重要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建设、城乡发展统筹等重大事项纳入市级政府的总体调控,形成相关的制度化调控或协调程序。完善市级政府的调控手段,增强经济、法律等调控杠杆的效率,构筑市与县(市)区之间以及各县(市)区之间信息沟通和发展协作的平台。深化行政区划调整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特殊开发区域管理机构与相关各级政府的关系,明确职责、优化机构设置,确保特殊区域的顺利开发。

2.健全市域统筹协调社会组织体系

从我国区域协作的发展趋势看,新一轮区域协作已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在这种形势下,市域内各区域政府应调准自身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和组建一批区域性中介组织,为企业跨区域的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同时,促进企业层面的磋商和合作机制建设,鼓励以网络型的产业组织空间形成产业群落,支持关联企业的兼并重组、跨区域强强联合,通过企业跨区域分布和跨区域并购,以强大的市场力量推动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和整合,从而促进区域之间逐步自然融合。

在市域范围内着力打造均质的政策制度体系,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制定和规范区域政策制度体系,从而提高市域内部的开放性和凝聚力。根据宁波现阶段发展态势,可在以下几个领域率先开展制度一体化实践:

1.市域交通制度

重点对市域交通布局和功能定位进行制度协调,共同制定宁波港整体发展与区域港区相互协调的重大政策,促进港口资源的分工与协作。对市域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大经营方式和投融资政策协调,加强市域交通线网、交通点网、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集疏运的多式联运的制度协调。

2.市域城镇发展制度

城镇发展制度合作是打破行政区划疆(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重点围绕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镇体系制度协调机制。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推动城镇体系发展和完善,形成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的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城镇等级规模体系。

3.市域产业制度

重点对市域产业规划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产业政策实施制度合作。要对市域产业布局中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及布局、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区域布局等进行统一调控。在产业布局与分工中,重点要协调市域主体功能区在内的规划与建设制度,统筹市域各区域功能定位与区域利益。

4.市域资源环境配置制度

市域内各级政府作为环境与资源要素科学配置的主体,需要加强共同保护市域大环境和各类要索资源的制度合作。重点对市域水系利用与保护,大气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开发与土地指标配置,基本农田的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工程的规划与建设等进行制度协调。

5.市域社会保障制度

重点加强对市域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制度协调。建立科学规范的市域劳动力流动制度,形成合理控制市域人口规模、结构、布局的市域综合人口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域医疗卫生制度的协调,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协调市域城乡关系,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制度化协调,建立制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不断提高市域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1.健全系统化的市域规划体系

一是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实现高度融合,并与市域城乡一体化、生态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重点区域开发等各专项规划在时限上相衔接、内容上相协调;二是强化市、县规划协调,按与中心城市整体功能相匹配的功能组团的要求来编制县(市)总体规划,实现县(市)总体规划与宁波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性,从而实现优化城乡空间资源的配置和市域整体功能的形成;三是统筹规划余慈地区、鄞奉地区、象山港等跨县域的重点区块的发展。

2.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控机制

一是提高规划权威性。各级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规划与各类工作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强化监管的力度,使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二是要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同时,根据规划自身实施需要以及与其他规划衔接的需要,建立规划的动态调整制度,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创立全主体利益均衡、补偿和增进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是健全各行政主体的事权、财权相匹配的机制。目前已经实施财政体制改革,财权发生了变化,分担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比例的事权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与之匹配。二是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市级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资源要素市域配置、产业布局调整集聚和实现县域间更加均衡发展时,应重视研究解决利益再分配的问题。三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主要有水源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部分区域被限制发展产生的利益缺失的补偿等。

2.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促进区域内外的广泛合作,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增进和各区块利益的多赢。一是实现信息对称,建立以市级政府与县(市)区政府沟通的事项、程序和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规章或章程;二是建立区域间的谈判机制,从平等利益主体的原则出发,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在涉及事权财权调整、产业布局调整、资本流动引起的利益得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等事项时,由各利益主体通过谈判来明确责权利,并建立相应规范;三是建立区域主要领导的联席会议制度,在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进行协商,为区域合作提供条件;四是促进区域合作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确立各类企业在合作交流中的主体地位,为区域合作奠定微观基础。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能否健康和可持续地推进,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制度创新,消除影响市场作用发挥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1.推进市域内部市场开放

积极推进市场一体化步伐,培育市域一体化的土地市场、产权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打破区域、行政边界对市场有形或无形的分割,实现各种要素在市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无形的手”实现资源尤其是各类紧缺资源的最优利用,以市域为整体参与国内更大区域乃至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

2.改革市场准入制度

逐步消除行业壁垒,特别是公益性行业的垄断保护,降低民营资本的进入门槛,政策鼓励与经济激励相结合,调动民营资本市场优质基因的能动性,发挥民营资本在资源优化配置中“鲶鱼效应”,激活经济和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阎勤,《市域经济——宁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培祥,《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英]哈维·阿姆斯特朗等,《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经济地理》,2007.5

[5]林崇建、吴向鹏,《市域统筹谋划,提升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J],《宁波通讯》,2007.6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10.18

[7]《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宁波市“十五”规划汇编,2007.5

[8]《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R],宁波市“十五”规划汇编,2007.5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宁波市人事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